劉愛樓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以育人宗旨觀照,培育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棟梁之材,需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的良師益友;從教學過程審視,教師要遵循課程思政教學客觀規律,在發掘元素、融入課程、價值內化各環節充分發揮作用。新時代要做好一名思政教師,不僅要達到知識性與價值性、科學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境界,更應著力提升四種課程思政核心能力素養。
牢不可破的思想武裝。其內核是強烈堅定的“四個自信”和責深情切的愛國情懷。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實施主體,教師應當懷有強烈的道路自信,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始終堅定;懷有強烈的理論自信,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性、真理性始終堅信;懷有強烈的制度自信,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能夠促進全面發展;懷有強烈的文化自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高度認同;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秉持新時代知識分子“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舍我其誰的時代擔當。我們辦社會主義教育,就是為了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新時代教師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應堅定地扛起時代擔當,以提升自身課程思政能力素養為起點,積極協作、取長補短,系統建構推動專業思政、學科思政的能力,為建設全局性綜合性育人體系貢獻應有力量。
先行一步的自省自覺。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對教育的本質有經典概括:“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睂ξ覀兊膯⑹臼?,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教師要傳授給學生的,自己要先學懂弄通。實施課程思政,就是推動教育領域的“供給側改革”,引導廣大教師既做“經師”更為“人師”,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自覺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全面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積累“搖動、推動、喚醒”學生的源動力,把深厚的愛國情懷、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確的價值判斷、科學的思維方法和扎實的專業知識傳遞給學生。
形神兼備的授課藝術。法國教育家盧梭有句名言,“教育的藝術就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學生喜聞樂見,才能印象深刻。教師圍繞課程思政任務進行的所有知識儲備、課程設計、價值內嵌,最終還是以課堂教學為主要渠道,直觀地呈現給學生。如何讓學生聽得進、記得住、做得到、常反思,需要高超的授課藝術與技巧。要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準確傳遞信息;要善于轉化類比,加深學生印象、促進“消化吸收”;要精于課堂管理,穩控節奏為教學目的服務;要不拘方法形式,靈活運用講授示范、翻轉課堂、情景模擬等手段,將理論情境轉化為現實情境、理論文本話語轉化為實踐工作話語。
(講課人系湖北師范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