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麗莉 張立業 盧月月

摘要:目的探討早期運動護理對腦梗死偏癱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以80例偏癱腦梗死患者為對象,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比較兩組下肢DVT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下肢疼痛、腫脹及DVT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干預后Fugl-Meyer評分升高,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降低,觀察組升高/降低幅度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干預后血流峰速度、平均速度均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干預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原時間(PT)水平升高,D二聚體(D-D)水平降低,觀察組升高/降低幅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早期運動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偏癱腦梗死患者下肢DVT發生率,改善患者下肢功能及下肢血液狀態及流速。
關鍵詞:早期運動護理;偏癱腦梗死;下肢深靜脈血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7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腦梗死偏癱患者為對象。納入標準:符合腦梗死診斷標準,并經CT或MRI確診;伴有偏癱癥狀者;均為首次發病;入組前超聲檢查無下肢DVT;入組患者遵循知情同意原則。排除標準:腦出血患者;重度偏癱無法起床者;患者處于昏迷狀態者;合并精神系統疾病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合并惡性腫瘤者[1]。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40例,年齡43~75(58.21±5.55)歲,男27例,女13例,偏癱部位:右側肢22例、左側肢18例,糖尿病7例,高血壓11例。觀察組40例,年齡42~76(59.14±5.73)歲,男25例,女15例,偏癱部位:右側肢21例、左側肢19例,糖尿病6例,高血壓13例。兩組年齡(t=0.737,P=0.463)、性別(χ2=0.658,P=0.417)、偏癱部位(χ2=0.050,P=0.823)、糖尿病(χ2=0.092,P=0.762)高血壓(χ2=0.238,P=0.626)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早期運動護理:(1)成立護理小組,根據患者病情制定早期運動護理計劃;(2)護理人員借助小枕墊將患者腳后跟墊高,保持患者小腿與床面成30°,深呼吸,實施膝關節與踝關節屈伸、被動拓屈、背伸內外翻,20次/min;護理人員指導家屬給予患者按摩,由肢體遠端向近端按摩肢體股四頭肌及二頭肌,5min/側;(3)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臀大肌、股二頭肌及四頭肌收縮練習,連續進行24次。上述動作從入院后4d開始,3次/d,持續10d后評價效果[2]。
1.3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下肢疼痛、腫脹、DVT發生情況;檢測患者下肢股靜脈血流速度(下肢血管彩超);檢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partialprothrombintime,aPTT)、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time,PT)(全自動血凝分析儀);檢測D二聚體(D-di-mer,D-D)(酶聯免疫法);利用Fugl-Meyer量表評估患者下肢運動功能;利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評估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3]。
1.4統計學
處理數據分析采用SPSS21.0。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Fugl-Meyer評分、NIHSS評分比較(表1)兩組Fugl-Meyer評分、NIHSS評分干預前比較無差異(P>0.05);兩組干預后Fugl-Meyer評分升高,NIHSS評分降低,觀察組升高/降低幅度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本實驗將早期運動護理用于偏癱腦梗死患者,針對性的鍛煉患者的股二頭肌等肌肉,促進機體的血液循環,并逐漸恢復患者的關節功能,促進患者康復[4]。結果顯示,早期運動護理干預組患者下肢DVT發生率為2.5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00%,且該組患者Fugl-Meyer評分升高明顯,提示早期運動護理可有效減少下肢DVT的發生,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接受早期運動護理干預患者NIHSS評分降低明顯,提示早期運動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并且早期運動護理干預組患者改善明顯,表明早期進行運動干預,對患者的膝關節及踝關節進行訓練,并指導家屬進行按摩,利于促進下肢的血液流動,有效防止下肢DVT的發生。干預后患者的aPTT、PT及D-D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提示該種干預模式可有效改善機體的凝血狀態,降低血液的黏滯度。
結語:
腦梗死好發于中老年人群,其致殘率及致死率均較高,偏癱為致殘的最常見表現。相關研究指出,腦梗死偏癱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風險較高。因此臨床應重視對腦梗死偏癱患者下肢DVT的預防。
參考文獻:
[1]桑春妮,師新娟.早期運動護理對偏癱腦梗死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J].血栓與止血學,2021,27(01):145-146.
[2]朱碧青.早期運動護理對腦梗死偏癱患者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觀察[J].吉林醫學,2020,41(03):733-735.
[3]張曉玲,石蕊.早期運動護理對腦梗死偏癱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J].血栓與止血學,2020,26(01):123-124.
[4]楊雪梅,王明麗,王紅梅.早期運動護理在腦梗死偏癱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預防效果[J].血栓與止血學,2019,25(06):1045-1047.
山東英才學院 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