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良賀
摘要:生命教育與個體的生存和發展密切相關,是以個體生命的完整需要為出發點,通過教育形式實現對生命質量和價值的提升。深入研究和掌握生命教育的內在發展規律,研究重大疫情背景下防疫情生命教育課程內容的建構和教學實踐方法,在統籌規劃的基礎上加強生命教育觀念、加快實施生命教育在新冠疫情之后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也是當前的熱點話題。
關鍵詞:生命教育;防疫;課程;
引言
疫情期間,我國教育領域堅持“停課不停學”,利用抗疫過程中上下一心、全民團結的機會,針對各階段的學生開展了有關生命教育的理論指導和實踐過程。疫情緩解后,生命教育成為學生復學復課之后有一項重要教育內容。
一、疫情視角下生命教育的含義
生命教育最終的教育目的不只是為了讓人們“活著”,而是為了實現對生命品質和價值的提升,關注個體的終身生命成長和整個生命過程,使人們明白生命存在的價值。因此生命教育的理念首先應該包括生命教育的終身性。在生命安全的基礎上實現生命價值,進而提升生命質量,是個體生命的主要內容。因此在生命教育中要做到生命安全教育和生命價值教育并重,從內到外實現個體生命教育水平的提升。其次要注重生命教育觀的完整性。對個體生命的,生命教育是是一個系統性的教育,包含了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整個過程,應該包括生存、災難、死亡以及生涯等各個方面有關于生命的教育內容。
二、防疫情課程的生命教育課程內容建構
(一)生存教育內容
無論對死亡的態度如何理性,從生命價值的持續發展來說,生命的“存在”還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生命教育課程建構中要體現提高學生的生存意識,使學生正確看待疫情,從思想意識上更加珍愛生命,深刻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增強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還要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使學生在對新冠病毒詳細了解的基礎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運用正確的方法做好病毒的防治,在此基礎上合理調整和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把疫情對自己的影響降到最低。除此之外,還要提高學生對生存意義的感悟和理解,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來面對疫情。
(二)災難教育內容
在人類歷史的發展中,針對人類整體的重大災難充斥著整個過程,生命教育中不應該回避對學生的災難教育。生命教育課程設計上首先要提高學生的災難防范意識,讓學生明白災難發生的偶然性、必然性和突發性,時刻保持危機意識,避免在災難降臨時手足無措,提高災難中的生存機會。在此基礎上,要提高學生的災難應對能力,在保持責任和擔當意識的同時,使學生掌握正確應對危機的方式方法。
(三)死亡教育內容
出生和死亡是生命的必經環節,也是生命教育中經久不衰的話題。在死亡教育中,要能使學生正確看待和面對生命的終結,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死亡觀,消除對死亡的恐懼,在對死亡必然性深刻理解的基礎上,更加珍視和愛護生命,進而對生命的內涵有進一步的思考和領悟。
(四)生涯教育內容
個體的生涯是指個體的整個生命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可能會在不同的生命階段扮演不同的角色。生涯教育能使學生存生命整體的高度認識到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從而有意識的去追求生命價值的實現,升華自己的生命質量,是學生在對生涯充分認知的基礎上,對自己的生涯作出合理規劃,努力為實現人生目標而奮斗,在奮斗過程中實現內心和能力的真正強大,提高生命活力,促進生命的深度發展。
三、防疫情課程的生命教育實踐方法
(一)主題式生命教育
要針對教育對象調查他們的生命教育情況,了解他們對生命教育知識的具體需求,設計有現實意義的教育主題內容,結合疫情防控深刻理解生命教育的本質和內涵,把生命教育的主題方向盡可能細化,不但使教育更有針對性,也能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在生命教育主題活動的開展中,要結合身邊的防疫案例作為生命教育材料,能使學生理解的更加深刻,也更有學習的積極性。
(二)多種教學形式的運用
信息化發展時代,教育形式早已經不再局限于學校教育的范疇。現今各個年齡段的人們生活中都離不開網絡的影子,各種媒體的多元化發展也促進了教育形式的多樣性。比如可以制作一些生動有趣的有關生命教育的網絡課程,對權威的疫情防控知識做出通俗化和趣味性的解讀,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過程中完成生命教育過程。
(三)結合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等重要。再開展生命教育時,應該加強學校與家庭的交流溝通,取得生命教育共識,是生命教育理念從學校延伸到家庭,提高家長的生命教育意識。這不但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生命教育效果,同時也是對家長的一次很好的再教育機會。通過與家庭教育的結合,發揮學校和家庭的協同教育效果,為學生營造更加完整的生命教育氛圍,使學生接受到更多的生命教育知識熏陶。
結束語
生命教育提入日程和真正實施的同時,要對疫情下生命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做出合理周全的設計,避免使教育落入形式化的窠臼。構建科學的教育課程,運用合理的教育實踐方法,取得生命教育的實質性成果,無論是對現實還是長遠來說都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唐仕榮.疫情下的農村小學生命教育實踐[A].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第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2020:6.
[2]徐斯雄,何會寧.重大疫情下生命教育的內容、原則與實施策略[J].教育與教學研究,2020,3404:55-66.
[3].《新生命教育“抗疫”版》[J].教育,2020,08:2.
[4]盧立濤,劉可鳴.疫情下的思考:中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內容及實施途徑[J].中國教師,2020,05:26-29.
[5]董新良,張盼盼.疫情背景下的生命教育:理念、內容與實施途徑[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801:106-111.
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臥龍山街道李樓小學 272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