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菁
【摘? ? 要】在當前教育形勢下,人們越來越重視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其中,小學美術課程更應該發揮其天然優勢,對學生的創新潛能進行挖掘。本文主要立足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美術;信息化教學;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7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3-0143-02
Research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Art Teaching
(Sanwu Primary School, Cizao Town, Jinjiang Ci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HONG Yajing
【Abstract】Under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form, people are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chool students' "ethics, intelligenc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labor". Among them, the primary school art cours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its natural advantages and explore the innovative potential of student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art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art;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Innovation ability
一、美術教學中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相關學者提出:“創新能力雖然具備傳統性的思維特征,但同樣,也具備較為獨特的思維規范。同其他思維模式比較,創新能力更具新穎性、靈活性以及藝術性。”由此可見,在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的過程中,必須以美術等具備藝術氣息的科目為主,找尋培養創新能力的新方法。在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這方面,美術教學存在眾多優勢:第一,在美術作品中存在美的特征,能夠對小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其中,小學生的感官會受到抽象性藝術的影響,能夠引導小學生多角度展開思考,并且在思考的過程中樹立起創新意識。第二,美術課程對小學生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夠促使創新能力的培養達到良好的成效。探索知識的首要條件便是興趣,想要達成美術活動開展的根本目的,教師就要對小學生的活動興趣進行充分培養,而在對一系列創新能力培養活動展開設計期間,能夠對小學生學習并體會美術知識的樂趣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例如,通過情境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方式,可以引導小學生進入輕松、有趣的學習環境中,促使其能夠積累豐富的美術經驗,對生活進行細致觀察,從而為美術創作帶來更多的素材,進而形成良好的創新能力,促使其提升學習的自主性以及積極性。第三,創造能力、創新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后天培養的。在小學階段,美術是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學科,能夠通過自主想象、自主創作、自主動手,從而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創造力與創新力,推動學生日后全面發展。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存在的問題
(一)未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缺乏明確目標
目前眾多小學校園并沒有對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高度重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只是向小學生簡單地講解一些基礎美術知識,隨后便是按照教材或大綱對小學生進行繪畫、創作指導,結果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創新能力培養目標有所忽略。
(二)教學方法影響創新能力的培養
教師講解、布置圖畫讓小學生在課堂中復制是我國小學美術的傳統教學方法,無法讓小學生對美術知識自主理解,也無法在腦海中轉變為自己想象的模樣。如此,雖然能夠確保小學生學到一些美術知識、繪畫技巧,但是并未帶給小學生過多鍛煉創新能力的機會,對其創新能力的培養產生了制約。
(三)無法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當前在開展美術教學期間,教師并未有效設計一些課堂互動、教學情境,這同樣也間接影響到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教師在課堂中提出的問題,屬于一些較為基礎的問題,只是對小學生掌握美術知識的程度進行反映,無法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久而久之,便會對其創新意識的培養產生影響。除此之外,小學生有時創作的一些繪畫作品沒有及時得到教師的反饋與鼓勵,同樣也會影響到其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一)采取多樣化的美術教學活動
對于美術教學活動而言,存在多樣性、豐富性等特征,教師要將教育活動要求、教育活動內容作為依據,從而靈活選擇教育活動方法,促使小學生能夠在美術活動的變化多端中有所收獲。通常情況下,教師可以采取以下幾種美術教育活動形式,以求對小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第一,小學生普遍感興趣的一種自由創作形式便是“添畫”,可以將以往教師畫、小學生模仿的單一教育活動方式做出轉變,為小學生提供更大的自由想象空間。例如,在教學“生活中的基本形”期間,教師可以先讓小學生在白紙上畫出自己記憶中或者是較為感興趣的圖形輪廓,如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圓形、三角形等,隨后,再讓小學生開動腦筋,對這些圖形進行“添畫”,如將正方形繪制成一幢小房子;將圓形繪制成一個車輪;將長方形繪制成一輛小汽車。促使小學生在“添畫”的過程中,能夠深入體會繪畫的樂趣,不僅能夠發揮想象能力,還能對小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有效、充分培養。第二,小學生由于年齡特征,非常喜歡做游戲,而在美術教學活動中融入游戲,能夠為小學生繪畫興趣、創新能力的培養帶來幫助。例如,在教學“秀秀我的玩具”時,教師可以指導小學生利用彩紙、水瓶、紙殼、木棍、棉布、棉花等材料制作城堡與娃娃等玩具,然后開展“過家家”的游戲,促使小學生在游戲樂趣的促使下,通過自主動手制作,從而形成創新能力。第三,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強的階段,對任何事物都喜歡去觀察,因此,教師可以選取一些著名畫作,讓小學生欣賞,從而讓小學生對繪畫的技巧、色彩的搭配有深入的了解。隨后,教師引導其根據畫作的特點自主創作,從而對其創新能力的培養起到一定的協助作用。
(二)小組合作中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
小學生之間每天都有許多聚集的時間,彼此之間能夠相互學習、相互促進,起到取長補短、查漏補缺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抓住此點,在美術教育活動中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促進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例如,在講解“安全標識”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小學生創設一個“設計動物園安全須知”的活動,將小學生劃分為各個小組,要求其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制作一個動物園的安全須知,要求小學生通過交流、探討,從而設計出有趣的字體,并且可以讓其可以在須知上繪畫一些動物、違禁物品等內容,起到豐富安全須知的作用。通過此,調動學生繪畫、創作的熱情,并且在設計的過程中,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隨后,可以采取小組之間互評的方式,給予制作最精妙的小組表揚與鼓勵,調動每一位小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自主性,并且在互評中學習其他小組的優勢,改進并創新自己小組的設計作品,實現美術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給予小學生自由表達的空間
小學生創新能力、想象能力的產生,同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教師不可在教學中為小學生設立過多的條例,避免對小學生創新能力的養成造成束縛。美術教育活動就是一種創造性活動,啟發、引導、支持、鼓勵學生創造個性的作品是教師的主要任務。長期以來,教師已經習慣讓小學生臨摹作畫,此種過于傳統的活動模式,將會導致學生習慣性地對一切事物進行模仿,而不再具備創新的意識,也就對其創新能力的培養造成了一定影響。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小學生大膽想象,大膽作畫。例如,在“童謠童話”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自行繪畫姿態各異的卡通形象與有趣的故事場景,促使小學生能夠對自身的想法大膽做出表達。
(四)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活動
美術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時,必須不斷強化美術教學活動中的互動性。師生之間加強互動,能夠確保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積極性,并且完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美術教學活動能夠有效提升活躍度。隨后,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夠調動小學生的各種感官,在欣賞圖片、視頻的過程中,可以活躍大腦并調動想象力,想象教師展現的畫作可以如何創新,實現創新能力養成的目標。例如,教師在開展“色彩大家庭”的教學活動期間,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小學生展示橙子、蘋果、牡丹花、草地等圖片,促使小學生能夠對顏色有一定的了解。隨后,教師可以讓小學生自行創作,選取身邊簡單易得的物品,觀察這些物品的顏色,并且確保色彩之間的協調性。如紅色、藍色相協調的鉛筆,橙色紅色、相協調的書包,綠色、藍色相協調的雨傘等。通過創作,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并且達成活躍美術教育活動的目的。
綜上所述,開展美術教學,不僅能夠陶冶小學生的情操,還能夠全面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探索思維能力以及審美能力,可以有效豐富其校內、校外生活。而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期間,必須將小學生好奇心強、探索欲強、創造性強等年齡特征作為依據,通過轉變教育方式與教育理念,活躍美術教育活動的氛圍,實現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朱霞.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教育,2016(07).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