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 要】新時代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全面發展的幼兒,重點培養幼兒的文化素養與綜合能力。幼兒教學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幼兒教師應主動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來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從而滋養幼兒的文化素養。本文主要分析了傳統文化與幼兒教學結合的必要性,并提出有效的教學策略,包括講歷史故事、開展節日文化活動、實現家園共育、創設文化環境、組織實踐活動等,以期提高幼兒的文化素養。
【關鍵詞】傳統文化;幼兒教育;重要性;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4-0085-02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Preschool Education
(Wuchuan Xincun School, Baiyin District,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GAO Chengling
【Abstract】 The main task of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new era is to cultivate children with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cultivating children's cultural literacy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so kindergarten teachers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use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to carry out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eaching, so as to nourish children's cultural literacy.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combining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childrens teaching, and proposes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including telling historical stories, carrying out festival cultural activities, realizing home-kindergarten co-education, creating a cultural environment, organizing practical activities, etc., in order to improve children Cultural literacy.
【Keywords】Traditional culture; Preschool education; Importance; Teaching strategy
一、傳統文化在幼兒教學中教學的重要性
(一)文化的發展需求
隨著社會持續的發展與進步,人們對文化工作的重視程度也在逐漸提高,教育學科也只有在文化背景的支撐下才能實現文化傳承的工作。在幼兒課堂中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新課標改革的主要要求,更是文化長久發展的重要需求。幼兒教育自身就具備一定的文化元素,因此幼兒教師在日常教學時不但要講解文化知識,還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幼兒教學進行科學有效的結合,將文化作為幼兒課堂的支撐力量,促進文化教學的可持續長久發展。
(二)幼兒個體的發展需求
文化教學是幼兒階段教學的重要內容,對幼兒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的培養都有重要的作用,而文化教學更是幼兒個體的發展需求,有助于幼兒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因此幼兒教師應將傳統文化與幼兒相互結合,并主動探尋幼兒文化學習的興趣點,提高幼兒的文化學習積極性,適應幼兒自身發展需求。
二、在幼兒課堂中進行傳統文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融入歷史故事
歷史故事中同樣有著豐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此幼兒教師可以在幼兒課堂中通過融入歷史故事內容來給幼兒滲透傳統文化,通過歷史故事、文化成就的講解能夠讓幼兒深入學習文化知識的產生過程,體會文化的發展與演變,如此能夠進一步拓展幼兒的文化思維與文化情感,充分啟迪幼兒的文化智慧,讓幼兒在文化歷史中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比如在給幼兒介紹重量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幼兒講解“曹沖稱象”的歷史故事:五六歲的曹沖利用自己的智慧解決了稱量巨象重量的問題,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上石頭,最后只需要稱量石頭的重量就可以知道象的重量了。聽完這個歷史故事,幼兒驚嘆于古人的智慧,同時也對重量也有了一定的學習興趣,增強幼兒的文化素養。在幼兒課堂中講解歷史故事能夠極大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與文化思維,
(二)結合節日文化開展活動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大量的文化內涵與傳統文化,因此幼兒教師可以以此為切入點來進行傳統文化與幼兒日常教學的結合,利用不同節日文化的不同價值來組織豐富的實踐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揮傳統節日中的教育意義,提高幼兒的個人文化素養與綜合能力,如此不但能夠加強幼兒對文化的了解程度,還可以促使幼兒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深入且全面的了解。比如在臨近春節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帶幼兒進行春聯的學習與書寫,首先,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給幼兒播放關于寫春聯與貼春聯的動畫視頻,為班級幼兒講解春聯的來歷與作用,再組織幼兒進行春聯的書寫與張貼,不但能夠提高幼兒對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還能夠進一步增強幼兒的動手與個人實踐能力。
(三)家園攜手為幼兒教育滲透傳統文化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兒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構建線上平臺,從而更好地與幼兒家長進行溝通,從而更加全面地進行傳統文化教學,家校聯手共同進行高效的文化教育。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家長教導幼兒學習勤勞節儉等傳統美德,在端午節時也可以組織幼兒與家長共同進行包粽子的活動,并讓家長及時在線上平臺上傳相關的照片或視頻,比一比誰最勤勞,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快速拉近幼兒與家長的距離,同時也能夠加強傳統文化在日常教學中的滲透效率。
(四)創設傳統文化教育環境
幼兒階段是孩子形象思維快速發展的時期,一些抽象的、口頭的傳統文化知識可能無法有效引起幼兒的共鳴。為此,幼兒教師應協同園方,共同在幼兒園內為幼兒創設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教育氛圍,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如,首先,幼兒教師可在幼兒園墻面、黑板上張貼或展示傳統文化知識,以漫畫的形式再現,幫助幼兒深入理解傳統文化。其次,教師可以為幼兒創設傳統文化長廊,以節日習俗、詩詞、民間諺語、傳統美食等為主題,在各自區域中加入傳統文化元素。如在中秋節區域中掛上燈籠和燈謎;在詩詞區域用小電影的方式在墻上投屏,介紹詩人的生平事跡;在民間諺語區域附上各種有趣的、關于節氣的動畫人物;在傳統美食區域展示美食的制作過程等。通過這樣的環境創設,幼兒能直觀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意義所在。
(五)組織課外實踐活動
中華傳統文化的外在形式極為豐富,但主觀思想的存在同樣有著重要的地位。所以幼兒語文日常教學課堂中對于傳統文化的教學不應該簡單受限于課堂教學的方式,還應主動落實多種課外實踐活動,積極創新并使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來綜合展現傳統文化,從而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的學習氛圍。幼兒教師可以在平常讓幼兒分享一下自己積累的感興趣的傳統經典詩詞或句子,以此來加強幼兒對傳統文化的感知。此外幼兒教師也可以組織幼兒參觀博物館、地方古建筑物等,從而讓幼兒近距離接觸傳統文化。教師也可以在課上組織幼兒進行寫對聯、剪窗花、名著話劇表演等實踐活動,讓傳統文化與幼兒實際生活相聯系,提高班級幼兒的個人文化自信與綜合素養,將我國的傳統文化傳承并發揚光大。
三、結語
總之,將中華傳統文化與幼兒教學課堂進行深入結合不但可以賦予幼兒課堂全新的生命力,同時還可以促進幼兒綜合素養與個人能力的全面提升,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進程。所以,幼兒教師需要主動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文化歷史等內容來更好地開展幼兒課堂教學,讓幼兒在無形之中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從而提高幼兒的核心素養與文化自信,讓幼兒更多地了解傳統文化,進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傳統文化教育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影響及運用研究”(課題編號GS[2020]GHBWT009)。
參考文獻:
[1]徐雁.論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文化處境[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報,2015(06).
[2]王曉菊.幼兒園開展傳統道德教育的方法及其提升策略[J].學前教育究,2012(03).
[3]張坤恒.如何在幼兒教學中滲透民族傳統文化教育[J].幼兒學,2016(05).
[4]劉金娣.幼兒教育中如何滲透傳統文化[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07).
作者簡介:高承玲(1980-),女,漢族,甘肅白銀人,本科,研究方向:幼兒教育。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