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維炳


遵義市匯川區沙灣鎮衛生院退休干部謝大普,退休后,心系家鄉的百姓疾苦,充分發揮自己在家鄉口碑好、威望高的優勢作用,多方籌資協調,歷經3年的千辛萬苦,修通了一條難度極大的村組致富公路,為沙灣鎮混子村硝廠村民組和建設村木寺臺村村民組119戶人家注入了邊遠山區農村鄉村振興的巨大活力。
2016年8月,71歲的謝大普說服經商有成的兒子謝小春,拿出10多萬元,組織100多戶群眾經過日夜奮戰,自籌資金修通了4.2公里崎嶇公路,讓119戶人家走上了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
為修建好此條公路,謝大普白天指揮炸石巖,晚上做群眾思想工作,自己摔傷了,忍痛堅持指揮,全程4.2公里,按照4.5米的寬度,共占土地、林地和荒山30余畝。謝大普帶頭把自己5畝多山林土地不計費,在謝大普的號召和影響下,30多畝修路占地一律不算錢。此路修通后,解決了沙灣鎮最邊遠119戶人家的出行,打通了沙灣鎮混子村和建設村鄉村振興的屏障。
謝大普把天險變通途,為鄉村振興作出的巨大貢獻已成為方圓數十里和干部群眾的佳話。76歲的謝大普說,“我雖然還不是共產黨員,但我是黨和人民培養出來的,我要為中國共產黨的事業奮斗終身”。
一位高齡老人感黨恩的高尚情懷,一位普通退休干部放射出的巨大能量,能讓高山低頭,使河水讓路,讓占地30畝群眾自愿不要補償,讓懸崖巨石搬家,使100多家農戶在鄉村振興中提高精氣神,為故土的子孫后代播種著幸福。凡踏上謝大普帶領群眾修出的懸崖公路,都會用驚訝、贊賞來表達對謝老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