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
摘 要:近年來,人文主義已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注重生活品質(zhì),人們對生活滿意度和主觀幸福感成為學術(shù)界熱門話題。小學階段是個體發(fā)展的基礎階段,對小學生學習生活幸福感的研究在個人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基于多年的從業(yè)經(jīng)驗,介紹了城區(qū)小學生學習生活幸福感的特點及相關優(yōu)化策略。
關鍵詞:城區(qū);小學生;學習生活;幸福感
目前,我國學術(shù)界對于中學生、老年人、大學生展開的幸福感研究較多,分析了這幾類人的幸福感指數(shù)。小學生的生活總體上主要表現(xiàn)為對學校、家庭、自我以及生活環(huán)境。目前來說,小學生積極的情緒較多,消極的情緒較少,但面對學習和生活仍然存在較消極的情緒。
一、小學生學習生活幸福感特點
1.對不同的復雜情況進行挑戰(zhàn)
在小學生的幸福感提升中,需要讓學生了解到學習生活的意義,讓小學生積極地面對學習中的困難。而提升小學生的幸福感,首先是要讓孩子們知道我們將面臨很多復雜情況。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小學生需要做好心理準備,以應對任何挑戰(zhàn),并接受挑戰(zhàn)帶來的幸福感。
2.與對外界的認知協(xié)調(diào)一致
當小學生感到幸福時,要讓小學生專注于自己的學習生活,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地與他人互動,讓學生保證與自然協(xié)調(diào)一致,讓學生感受到幸福與愉快。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幸福感主要是要表現(xiàn)與外界的認知一致,感受到生活和學習中快樂的瞬間,與周圍環(huán)境和諧相處。
3.發(fā)自內(nèi)心且不能被強迫的
小學生有權(quán)享受快樂的童年,需要讓小學生感受到童年的快樂。小學生也有權(quán)知道哪些事情對自己未來的成長有幫助,如何做才可以提高今后的幸福指數(shù),讓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讓小學生積極地進行自我追求,而不是被強迫的。
二、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生活幸福感的策略
1.適當處理負面情緒,養(yǎng)成對生活的樂觀態(tài)度
教師會很好地觀察學生的負面情緒,找出原因,及時地提出解決方案,積極地應對負面情緒,勇于與其作斗爭,快樂學習。在幫助小學生進行幸福感提升時,還要幫助學生保持生活的樂觀,幫助學生在面對困難和失落時可以有效化解。由此,可以通過故事講解,以及讓學生了解積極樂觀面對生活的名人事跡,讓學生感受到樂觀生活的好處,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建立平等、和諧、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師生之間保持平等,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提高幸福感。課程改革后,要求教師在教學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與教師積極地進行交流,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心理。其次,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根據(jù)學生的情況調(diào)整教學方式,積極地引導學生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嘗試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知識的學習,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信息技術(shù)應用的方式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幸福感。
3.改進評價方式,進行靈活多樣評價
一方面是建立網(wǎng)絡班級,架起溝通的橋梁。學校使用校訊通平臺不僅可以建立家長和學校的聯(lián)系,還可以在線開設課程。在線課程可“邀請”父母參加課程管理并見證自己孩子的成長。另一方面是建立成長記錄簿,讓學生在自評中成長。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年齡設置不同的成長欄目,學生也可以自己記錄,一年級的學生由家長記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評判標準來給自己的學習情況打分,他們在一次次給自己打分的過程中提升自評能力。
三、留守兒童學習生活幸福感研究
1.加強管理,施以愛心,提高孩子幸福指數(shù)
在生活和學習中,教師會仔細分析這些留守兒童的活動細節(jié),幫助他們擺脫迷霧,幫助他們珍惜生活,愛自己,照顧他人并融入生活,提升幸福感。每個班級都為留守兒童提供檔案卡。父母應每月定期與孩子溝通,以便可以通過電話對子女進行教育。
2.樹標桿,起模范作用
教師應積極鼓勵和指導生活條件良好、幸福感高、生活計劃好的留守兒童,并以此為基準鼓勵班上其他學生向他們學習并以他們?yōu)榘駱印M瑫r,學校必須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和有益于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的活動,積極發(fā)展他們的潛力,提升他們自信心,激發(fā)幸福感。
四、結(jié)論
幸福是一個綜合的、多層次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人必須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成長成才,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人追求和體驗幸福的能力。對小學生進行培養(yǎng)教育的過程中,必須時刻關心小學生學習生活的幸福感,在不同的情形下關注其情感和心理上的變化并增強他們對幸福的理解,提升其體驗幸福、創(chuàng)造幸福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佟月.小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及提升對策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17.
[2]杜丹,潘利若.城鄉(xiāng)小學生幸福感成分的對比研究[J].教育科學文摘,2008,27(5):60-61.
[3]張遠豐.城市中小學生幸福指數(shù)與堅毅品質(zhì)、家庭環(huán)境的關系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6.
[4]曹飛.中小學生幸福感評價基本問題研究:學生的幸福觀[A].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2013年學術(shù)年會[C],2013.
[5]于輝.小學高年級學生學校幸福感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8.
[6]龔曉娟,習寧英.小學生學習主觀幸福感現(xiàn)狀調(diào)查報告[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2(10):11-12.
[7]劉艷玲.新河縣中小學教師綜合幸福感調(diào)查研究[J].學周刊,2012(16):203.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城區(qū)小學生學習生活幸福感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GS[2020]GHB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