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平座
人類歷史的列車駛入21世紀20年代,出現了巨大的變化。科技革命曙光照亮世界,“科學”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們顯然需要從歷史的、經濟的、社會的、人類的更深的層次,研究和領會本輪科技革命的深刻意義與歷史價值,科技革命將推動人類社會進入科學社會主義時代,實現劃時代的經濟變革。
第一,本輪科技革命是世界歷史的偉大轉折。人的世界與本原世界是不同的,是本原世界的一部分。人的世界是人類接收信息的總和,是在無限時間和空間上為人所認知的,是可知的。本原世界是無窮的不依賴于人的認識能力的存在,是不可知的。人類之于龐大的自然系統是微不足道的。科學的認知能力僅限于“人的世界”。人類必須處理適應好本原世界,努力實現自身的價值最大化。所以,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必須處理好的主要關系。
就目前的認知能力,我們研究認為本輪科技革命催生了人類的第三次文明。第一次文明是原始社會,人的體力主導世界,按體力分配;第二次文明是階級社會,占有生產資料主導世界,按生產資料分配;第三次文明是科學社會,科學技術主導世界,按人的科學價值分配。
第二,本輪科技革命是一場深刻的社會大革命,是中國解決若干國內國際問題的利器,是取得改革開放全面勝利的法寶,是中國面向全球競爭的重要方法論。
科技革命的目標是實現每個人的價值最大化,研究和創新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和價值理論。科技革命推動價值革命,創新經濟、金融與貨幣理論與制度,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研究和創新以人民為中心的,具有全人類共同價值觀基礎之上的國際貿易與貨幣體系,防止新的金融與貨幣霸權,建立全人類共享、共識、共贏的科學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推動劃時代的經濟變革和發展。
首先,本輪科技革命將推動價值革命,從根本上改革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重塑經濟基礎,推動社會變革。
本輪科技革命是以信息革命為基礎的信息化革命、智能化革命、生命科學、新能源新材料和空間技術等深刻科學技術變革,它將使價值函數發生重要變化。“人的價值”成為價值函數的主變量,成為經濟運動的基礎元素,商品、貨幣、企業、政府成為價值函數的中間變量。
價值函數由原來的傳統模型轉向立體化、多維化、無形化。宏觀經濟發展將發生巨大變化,不能再用傳統分析方法分析經濟。
智能化革命將使原有的“中等收入陷阱”轉化為“人的價值陷阱”,傳統的競爭格局發生變化。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科技優勢通過機器人、無人化、自動化、平臺化,化解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從而形成長期戰略性優勢;中國人口優勢需要通過更加個性化、科學化的專業分工的深化轉化為價值優勢和新的競爭優勢。
本輪科技革命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使人的價值可以準確計量和核算。這是價值革命的關鍵。大數據和區塊鏈為人的價值管理和創新提供了基礎設施,化解了“馬克思難題”。在科學計量和標準下,“人的價值+區塊鏈+納什均衡算法”將形成新的世界數字貨幣體系。這是人類貨幣從商品本位貨幣到信用本位貨幣,最終回歸到價值本位貨幣的必然結果。
新的世界數字貨幣體系對于中國這樣一個擁有14億人的人口大國十分重要。只要中國不陷入“人的價值陷阱”,以人的價值優化目標的數字貨幣體系的建設,將使中國的“人口數量紅利”轉化為“人口質量紅利”。中國經濟可以再創另一個真正的“中國奇跡”。
其次,本輪科技革命催生數字經濟,重構世界經濟、金融與貿易體系,形成新的世界經濟格局,有巨大機會,也有巨大風險。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數字中國建設。數字經濟已經到來。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是新一代互聯網技術和區塊鏈。區塊鏈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價值的計量、管理、核算和創造。
在數字經濟下,股份制將向通證制轉化。通證就是人的價值憑證。它雖然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最終都可以回歸到“人的價值”。
數字經濟拓寬了世界經濟的時間和空間,改變了全球經濟的運行格局。中國必須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與“人的價值”的數字貨幣,并且實現與國際標準的聯合與合作,避免成為“經濟孤島”。
第三,科技革命推動的價值革命和數字經濟從本質上將調整生產關系和歷史進程。數字經濟背景下的通證經濟,客觀上按照科學的方法,使勞動成果向人民進行分配。因為通證是向股東、員工、客戶、消費者進行分配的數字憑證,歸根結底是人的數字價值憑證。徹底改變了資本分配模式原有的階級社會的生產關系。實際上是向全體人民進行科學的分配,這是一種共享經濟、開放經濟、科學經濟、民主經濟。這種經濟模式正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分配模式。它是科學的、有效率的,實現了世界價值觀的有機統一。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