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業華
摘 要:在素描教學中,攝影技術出現之前一直是照著物體來作畫,而近些年照片在素描教學中成為重要的工具。由于手機的普及,學生可以通過手機拍照,或者下載相關圖片素材,很方便地通過照片參考進行作畫。而如何利用這一工具使學生更好地作畫,進而加深對寫實素描的理解,是當前素描教師應該著重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素描教學;照片;描摹;寫實語言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以工作室為導向的創新型教學實踐研究——以素描課程為例”(RKJGY1817)階段性成果。
素描一直是美術類學生大學一年級的必修課,從高中開始教師就一直強調結構素描、大關系,強調大塊面,這成為素描課堂的主旋律。這樣比較容易束縛學生對寫實素描的進一步挖掘。上好一堂寫實素描課程,能夠讓學生的素描功底進一步加強。改進課堂程序化的固有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發揮,能夠讓素描教學更有效率。繪畫風格的多元化能夠讓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發揮,因此素描教學方法和手段需要更加豐富,讓學生對物體的細節把握更加得心應手。尤其大學一年級是打基礎的一年,所以練習寫實素描尤為重要。當然,學生們也不能過分依賴照片,還是需要多訓練自身的觀察能力、感知能力。這些都是在課堂上要注意的問題。針對如何處理好繪畫與照片的關系,教師和學生需要在課堂上多探討和思考。現在學生基本人手一部手機,很方便進行照片參考,但是一定要學會加工、提煉、整合,不然會造成作品沒有生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強調作品的表現力,這樣學生在作畫的時候才有激情。在各種藝術思潮流行的西方,寫實藝術異軍突起,但是照相機發明后,寫實藝術慢慢沒落,于是藝術家尋求新的繪畫方式,從客觀走向了主觀。很長一段時間,藝術家脫離自然,走向表現、變形,尋求內心世界的安慰。但是在藝術家的努力下,照片寫實大放異彩,藝術家再次尋求對自然的描摹,客觀地表現真實的世界,這也是對當代藝術的一種反擊。
一、如何更好地利用照片進行繪畫
相機拍攝的物體細節更加清楚,因此利用照片進行寫實繪畫時能夠更加直觀地觀看到這些細節。這些細節在日常生活中是被忽視的,不容易觀察到。現在很多創作者一般就是拿照片來畫,因為照片直觀、簡單、方便,不需要在畫室安排模特,在照片上只要畫好九宮格,再對應著畫下來,就能夠更加準確地描繪客觀對象。而在畫的過程中,照片不受光線、位置的影響,使得創作者更容易畫出物體的質感,如舊的箱子、生銹的鐵。繪畫方式和繪畫形式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變化著的,因此素描教學也要與時俱進。怎樣提高學生的素描寫實能力和對技法的掌握能力,讓學生的課堂作業相比高中階段有更大的提高,還是值得教師多加思考和探索的。
藝術是多元化并存的,教師不可能要求學生畫的作品一模一樣。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和對繪畫的不同理解,因此必須尊重學生的個性發揮。在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對繪畫關注的側重點不同,有的線條把握準確,有的明暗理解深刻,有的能夠把細節畫得很到位。因此,教師對于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教法,這樣學生對繪畫也更加有興趣。把照片放到課程中來,能夠讓學生對靜物和照片進行取舍,動靜結合,提高學生對畫面整體的處理能力,以及畫面的表現力。而在這一過程中,如何引導學生更進一步畫好寫實素描,需要老師多接觸西方素描和西方美術史,了解歐美藝術院校是如何安排課程的,不斷學習和吸收日新月異的藝術理論思潮,讓自己的理論知識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樣才能教好每一個學生,對學生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優勢。在上課的時候,需要告訴學生不能對照片太過于依賴。這需要引導學生注意細節,比如物體的質感,每個物體是由不同的材質組成的,光和環境對不同的材質有不同的影響,同時要讓學生更加關注局部和整體的關系。對于如何通過細節更加完美地表現畫面,加強畫面的沖擊力,這需要更加深入地觀察物體。繪畫需要與繪畫對象進行對話,了解繪畫對象的故事,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表現畫面。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繪畫,豐富畫面的內容和畫面背后的故事,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在課堂上對素描課程的興趣,畫出一張好的素描作品。
一張好的寫生作品,細節的刻畫是關鍵。尤其是在室內進行寫生的時候,有的同學坐的位置比較靠后,就只能看到靜物的大概樣子,但大學階段的寫生不能還停留在高中階段,只對光影和形體進行刻畫。該如何對照片進行提煉,如何來加工、取舍讓畫面更加完整,是對學生的考驗。藝術是藝術家對生活的提煉,其中加入了藝術家的主觀思想,這樣的藝術作品才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因此,在參考照片的時候,要認真觀察,提煉一些細節,舍掉一些不必要的細節,思考其對畫面整體的影響,從而使得畫面比客觀物體更加有美感,更加有韻味。首先,我們可以通過照片去思考如何構圖,相比以前用手勢做長方形來構圖,或者以速寫形式來快速構圖,照片能夠更加直觀更加方便。一個好的構圖是繪畫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構圖會影響到整張畫面的效果,同時也體現畫家對描繪對象的理解和對物體的取舍。好的構圖能夠提高畫面的整體感、形式感,使得作品更加符合當代的審美,進而反映對當代生活的追求。只有在構圖上仔細斟酌,才能使畫面的形式感更強,更具有沖擊力,才能更好地符合當代生活的潮流。其次,細節刻畫的好壞也會影響畫面的效果。因此,在繪畫的過程中注重構圖和細節,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這一切源于對物體的整合,只有舍棄不必要的局部才能突出整體。繪畫時可以對中心物體進行著重刻畫,或者對一些重點物體進行精細刻畫,所以在作畫的時候得多思考,提高畫面的表現力和藝術效果,呈現出一張好的素描作品。
在畫素描的時候,首先在心里默畫,看哪些是需要重點刻畫的,多考慮畫面的整體效果,從而達到畫面的統一與和諧,這樣有利于呈現畫面的表現力和沖擊力。畫素描的時候需要有自己的想法、情感、認知。在畫寫實素描的時候除了形要準確之外,還得把細節畫好,把細節準確畫出來,從而達到逼真的效果,讓人身臨其境,其中包括描繪對象的質感把握要準確、到位。比如一個牛頭上有兩個牛角,牛頭是骨,牛角是角質物。牛頭偏灰白,牛角偏深棕。牛頭有很多縫和孔,而牛角是由一層層角質物構成,有天然的漣漪紋路。當我們注意到這些區別,在畫面上把物體的固有質感畫出來,才能稱得上是好的寫實素描。要摒棄高中時候的只注重結構和明暗關系,專注對物體的形和細節的刻畫,要明白逼真和自然是寫實素描所追求的效果。在參考照片進行繪畫時,要注意物體的各個細節,突出物體的質感和形狀,多加思考,用心去感受,使得作品更加生動形象,更加逼真。只有教師讓學生理解寫實藝術,引導他們去細致地觀察物體,構思畫面,盡量一開始整體色調較淺,然后再逐步畫細節。而這些需要學生多看,多練習,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畫面的能力也很重要。
二、讓學生把照片當成創作對象來畫,
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素描作為一門基礎課程,歷史很悠久,是藝術類學生必須學習的課程,對將來自己的專業課程有很大的幫助。而在素描課堂中,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僅僅就課堂內容進行練習,缺乏與當代繪畫潮流接軌,尤其是國際交流日益密集,人員往來日趨頻繁,這樣的授課內容和方式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把照片寫實素描引入課堂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多查閱國外各種藝術類圖片資料,這對他們在課堂上的寫生有很大幫助。如何讓學生把寫生練習作業畫成一張好的作品,是值得教師思考的問題。教師需要加強自身的修養和功底,同時還要和學生多交流、溝通、探討,克服在課堂上遇到的困難。在素描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從起稿開始就注重構圖的完整性。要想創作出有好的內容的作品,學生需要了解社會和時代,多讀各類書籍,加強自己的文化素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用心去感受這個世界,多積累人生閱歷。這樣才能夠慢慢形成自己的繪畫風格,有自己獨特的語言符號,才能夠讓別人一眼就認出自己的作品。因此,應該讓學生明白寫生與創作的關系,把觀念從寫生過渡到創作,努力提高自己的寫實水平和藝術表現力。
照相寫實主義從誕生開始,就受到很多人的歡迎,需要藝術家扎實的基本功,把筆觸融入畫面里,使人們看不到筆觸,使人工痕跡消失。畫家仔細、耐心地刻畫,對繪畫對象進行細致描摹,依照原本的模樣刻畫出來,從而使得畫面極其真實,讓觀者帶著各種疑問在畫面上瀏覽,在真實與不真實之間轉換。照相寫實,不是簡單地把圖形復制到畫板上,甚至比照片更加精細,畫面太過于逼真,與人們平時所看到的繪畫形象大不相同,大量地描繪細節,沖擊著人們的視覺感受。由于照相寫實太過于逼真,畫出所有細節,畫家在作畫的時候便很少考慮個人情感,只是對著物體刻畫、描摹,讓人看起來機械、冰冷,沒有情感。沒有主觀因素在里面。藝術家以冷淡、漠然的態度對待一切,從而使得畫面比現實更加逼真。
三、結語
素描是所有專業的基礎,基礎沒有打好,其余專業也學不好。因此,學生應多向大師學習,多臨摹,多觀察社會人生百態,深入生活,體會人生,才能畫出更加寫實的作品。而中國廣大人民群眾也喜歡寫實藝術,容易接受寫實藝術,好的繪畫作品也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教師要努力上好寫實素描課程,必須有正確的理論知識和嚴謹的繪畫手法,這樣才能夠培養更多優秀的學生。尤其是針對如何用好照片、處理好照片與繪畫關系的問題,需要廣大老師和學生多思考、多探索、多總結,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多涉獵多門學科,勤加思考,畫好的作品。
參考文獻:
[1]王中.淺談對西方超級寫實主義的認識[J].美術大觀,2007(6):32.
[2]吳雙.超寫實素描教學新嘗試[J].大眾科技,2010(9):138-140.
[3]趙勇.中國當代素描藝術發展現狀及展望[J].美術教育研究,2012(15):54-55.
作者單位: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