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蕊

摘 要:通過對現代舞編排方法在技巧項目成套中的應用研究,結合技巧運動評分規則改變,分析兩者在隊形、配合托舉、空間利用、舞蹈動作素材、主題性、藝術觀賞性等方面的優點與不足之處,探討將現代舞編排方法融合進技巧項目成套編排的可行性。歸納出技巧項目成套融入現代舞編排方法的不同元素及難點,借鑒現代舞的編排方式,為融入技巧項目成套編排提供依據,促進技巧項目走向全面化,為技巧項目成套的編排提供有利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現代舞;技巧運動;編排方法
中圖分類號:G808.1
文獻標識碼:A
DOI:
10.3969/j.issn.1006-1487.2021.03.013
技巧項目成套創編中加入現代舞的元素,是中國技巧項目多元化發展的探索性研究。將現代舞編排方法應用到技巧項目成套中,一方面使富有高難度“技巧”的運動更具有藝術性;另一方面,也為技巧項目成套的編排方法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現代舞舞蹈語匯中自由的動作表達、貼近現實的主題以及求同存異的個性彰顯,給觀賞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如何將現代舞編排剛柔并存,綻放自我的創作技法巧妙地運用在技巧成套動作創編中,讓舞蹈與藝術更好地融入技巧運動,創作出反映了真實情感和人性力量的技巧作品,是本研究的著眼點。為深入剖析現代舞編排方法在技巧項目成套創編中的應用策略,我們通過中國知網、百度文庫等電子資源文獻瀏覽、閱讀有關現代舞和技巧運動的書籍和各類報刊,查閱大量與本文有關的文獻資料,收集相關信息,從而為課題研究提供可信的理論基礎。再通過對表演視頻與比賽視頻進行反復觀看與分析,記錄技巧項目成套和現代舞的編排特點、共通點與可借鑒元素。同時,通過5名技巧專業教練和舞蹈教授進行訪談,探討現代舞的編排技法的特點及其在技巧成套創編中的運用。
1 現代舞與技巧運動的概念和定義現代舞,是20世紀初在西方興起的一種與古典芭蕾相對立的舞蹈派別。其主要美學觀點是反對古典芭蕾的因循守舊、脫離現實生活和單純追求技巧的形式主義傾向,主張擺脫古典芭蕾舞過于僵化的動作程式的束縛,以合乎自然運動法則的舞蹈動作,自由地抒發人的真實情感,強調舞蹈藝術要反映現代社會生活[2]。技巧運動,是一項包容技巧難度專項、音樂、舞蹈,并以獨特的綜合形式及具有極高的藝術觀賞性的競技體育項目[3]。隨著時代發展技巧運動也逐漸展示在更多的競技賽場及各大文藝觀賞性舞臺上,為人們所熟知[4]。技巧項目主要包括:女子雙人、男子雙人、混合雙人、女子三人、男子四人、大集體,在新時代技巧比賽中各項目運動員通過難度專項、音樂、舞蹈組成成套展示來比拼競技水平的高低[5]。本文選取技巧比賽優勝成套與現代舞優秀作品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共同點與可借鑒融合因素,主要包括兩類4個作品:一是技巧比賽優勝成套作品:2018年技巧世界錦標賽俄羅斯混合雙人組冠軍比賽成套、2016年全國技巧冠軍賽集體舞《破繭》;二是現代舞優秀作品:2014年舞林爭霸中劉福洋與朱潔靜表演的雙人現代舞《我們的時光》、2015年全國技巧比賽冠軍的集體現代舞《追夢》。
2 現代舞與技巧運動成套對比與分析
2.1 技巧集體項目成套與現代舞成套的隊形分析通過對技巧與現代舞成套作品隊形的對比分析,集體現代舞《追夢》總隊形次數有12次,幾何隊形4次,而不規則隊形卻出現了8次。在集體舞《破繭》成套里,總隊形次數是16次,幾何隊形14次,不規則隊形卻只有4次。經過對比與分析,融合現代舞后的成套在總隊形比集體舞《破繭》少的情況下,依然出現了8次不規則隊形,而集體舞《破繭》的不規則隊形卻只是總隊形的四分之一。從而得出結論,集體舞《破繭》的幾何隊形較多,形式更像是全體體操,觀賞性及藝術性較低。而現代舞《追夢》雖然總隊形次數較少,但大部分隊形卻都是更具有創意性的隊形,打破了幾何隊形的概念,在觀看視覺上更增添了一些創意性與藝術性。
2.2 技巧混合雙人項目成套和現代舞的配合托舉動作對比與分析對托舉動作進行對比與分析,雙人現代舞《我們的時光》在兩個人默契的配合下出現了12次配合托舉動作,而俄羅斯技巧混合雙人成套里,卻只出現了5次配合托舉動作。顯而易見,在俄羅斯技巧混合雙人成套里,對配合托舉動作的重視性較低,主要以難度專項為主,成套總體空間調度缺乏,配合托舉動作較為單一,大部分以個人的小技巧作為主,缺少了一些中心亮點和可觀賞性[6]。而在雙人現代舞《我們的時光》套路里,多個創意配合托舉動作,舞蹈銜接如行云流水般,使觀看者從中感慨到將逝去的青春以及領略到當下美好的時光,使成套作品更具有觀賞性和藝術性。
2.3 技巧項目成套和現代舞空間利用的對比與分析表1分析可見,在四個成套里,技巧項目的成套中在空間的利用明顯上少于現代舞。雖然技巧項目的成套中動作干凈整齊,但在編排上大部分都是以二維平面的動作出現,即便出現地面上的動作,但大多也都是以過渡的形式出現,沒有充分利用三維空間視覺效果,這使得視覺的沖擊和藝術性大打折扣。但現代舞充分利用了空間與地面的活動范圍,充分調動觀眾觀賞的范圍,呈現不一樣的視覺效果,為成套作品增添了更高的觀賞性和藝術性。舞蹈是一種在舞蹈空間里富于動態的人體藝術,重視舞蹈的空間結構,把握住構成人體動作的制約因素,明確舞蹈和空間的相互滲透性、動作與空間、身體與空間、由高壓到低壓,求取平衡的張力,形成復合性的,自發性的平衡,就會使作品更加生動感人[7]。
2.4 技巧項目成套和現代舞的舞蹈動作素材對比與分析雖然技巧項目成套中可以運用許多手型,例如并攏式、分開式、芭蕾手式、拳式、立掌式、西班牙舞手式,但元素組成少,往往只出現個別具有代表性的手勢和動作,并沒有貫穿整個作品,情感與肢體融合不夠,因此技巧項目成套中的舞蹈動作缺乏多元化組合。而在現代舞中的手型和身姿千奇百態,是從各類舞種中吸收和發展的,手型是手臂動作的延伸和表現,從而達到情、運合一,不突兀,會使成套的舞蹈動作更加豐富多彩,生動活潑,更具有感染力。現代舞的樣式各異,不拘一格的舞蹈動作風格以及炫目的編排方法,使得在舞蹈動作上的組合不拘謹,釋放激情。但技巧項目成套中單調的表演方式與舞蹈動作容易使人視覺疲憊,因此需要注入更多的多元化元素,從而通過吸收現代舞的舞蹈動作素材帶入技巧項目成套編排中[8]。
2.5 技巧項目成套和現代舞的主題性對比與分析主題,就是舞蹈的中心思想。鋪開即從“點”到“面”,再從“面”回“點”,明確自己所要表達的“主題”,展開思維創想從“無”到“實”。目前大部分的技巧項目成套中,雖能合理運用通俗編排框架,但編排單一都是根據音樂的節奏強弱來進行一個節奏感的呼應,然而絕大多數參賽隊伍成套更是以舞蹈動作形式化來表現一種被音樂所激發出的激情和情緒,可見缺乏情感遞進,了然無味。現代舞創編,多以音樂作為背景故事,用肢體勾勒出音樂所表達的背景與寓意、主題與思想、自情與共情,最后通過“舞蹈”配合“人物”,傳達出故事情節,使觀看者清晰地感受到作品所表達的主題。在現代舞中,我們極少能見到沒有主題性的作品,而在技巧項目成套中,卻極少能見到具有主題性的作品。
2.6 技巧項目成套和現代舞音樂創作的對比與分析隨著藝術的發展,音樂和舞蹈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對組合,音樂常常與舞蹈結合形成視聽藝術的表達效果。然而舞蹈中動作的節奏常以音樂旋律的節奏為基礎,在舞蹈作品中,節奏正是它們結合的核心因素。富有韻律美的舞蹈動作,是建立在節奏的基礎之上,而音樂的節奏,又需要通過舞蹈動作進一步強化和突出情感表達[9]。技巧項目成套為在賽場上突出氣氛,選擇的音樂旋律和節奏風格均偏向于歐美流行樂,或是帶有明顯爵士節奏的音樂,并且摻雜許多音效,使節奏突兀、旋律激變、情感無法表達、舞蹈無主題內容,使聽覺上缺乏美感和情境感。在現代舞中,音樂和節奏使用的范圍較為廣闊,音樂節奏是動作的感情力度的基礎,旋律強音與弱音的處理,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舞者在舞臺上身體控制高度的范圍、動作幅度的大小及力度的強弱等等。比如,節奏強時可被視覺化為身體向空中擴張飛躍,身體動作也可以隨著音樂節奏的變化,形成不同的姿勢和造型,產生力度的強弱、速度的快慢、時間的長短、幅度的大小、動作圓滑頓挫等方面的變化,無論節奏、旋律、情感、主題、聽覺、視覺都合而為一,藝術層面更高。如果能將現代舞對音樂和節奏的使用方法貫穿于技巧項目成套音樂中,更有利于編排,更能展示成套的藝術性,也更能體現“技巧運動”的美。
3 現代舞編排方法在技巧成套創編中的應用技巧項目成套中的舞蹈和現代舞,有很多共同之處,現代舞的編排方法使作品內容更加豐富、情感更加濃烈且更具有創意,經得起推敲,細品后發現層次分明,主題性強,藝術層面更高,這恰恰也是技巧項目成套不足之處。在保留技巧項目特點和亮點的基礎上,借鑒運用現代舞的編排方法,在隊形、配合托舉、空間利用、舞蹈動作素材、主題性、音樂創作等方面進行創新探索分析,能夠更好地為技巧項目成套編排提供更多的應用方法與資源。
3.1 空間構圖、視覺沖擊——引領隊形設計空間構圖與視覺沖擊、靜態造型與動態層次、整體與單一等等的編排方法,都可以在技巧項目成套編排里勇于嘗試。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技巧項目成套的內涵,豐富其表演形式,還可以增加觀賞性,給觀眾更多的視覺沖擊,留下深刻印象。
3.2 借鑒創新、強化藝術感——配合與托舉的創作思考巧妙的配合托舉動作,能為乏味的舞蹈成套添加靈動性。其實在大部分的技巧項目成套里,我們已經能看到配合托舉動作的身影,雖然看似簡單,但也為成套增加了一絲驚喜,這就是成功借鑒與運用的案例。但仍需加強運用與重視,我們不能只是把它當作一個過渡或單純的一個托舉動作去完成,而是應貫穿整個編排,為其達到推進情感表達的作用,使舞蹈與配合托舉動作銜接如高山流水,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融合,才能使成套更具有一體性和完整性。
3.3 彈性伸縮——打破空間運用的刻板認識運用現代舞立起與跌落、空中與地面的空間利用原則,不但為空間跳躍性的突變加深了空間的彈性伸縮,還能使舞蹈在空間運用層面上拓展舞蹈的豐富性與沖擊性,同時也是舞蹈訴諸視覺空間,提高藝術性的途徑[10]。
3.4 釋放肢體語匯——舞蹈動作素材的再創作手型和手臂動作的延伸和表現,能為大多數技巧項目成套中舞蹈幅度表達不到位的缺點達到幫助效果,且增強舞蹈的張力性。動作的動態與靜止,能為技巧項目成套中的舞蹈顯示出一種更加符合自然生命韻律的節奏感,同時也能為成套增添更多色彩與生命力。
3.5 突破局限——主題選擇新視野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具體精神內涵,舞蹈作為弘揚精神與文化的載體,其根本內涵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發展,就如中華民族燦爛的藝術寶庫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京劇”,也是經過時代變遷文化的影響,融合徽劇、漢劇、昆曲、秦腔等多種唱腔而形成的一個新劇種,通過幾代藝術家的不懈努力、融會貫通、推陳出新,在中國戲曲史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技巧項目也應如此,不能固步自封,應博采眾長,將“面”折合在“點”上,從更多成套中體現主題性,為中國技巧項目在該項運動中取得卓越的成就邁出堅實的一步。
3.6 以樂編舞——音樂創作的預設音樂與舞蹈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音樂是編排一個舞蹈作品的“靈魂”,節奏是兩者之間的“橋梁”。為提高作品藝術性,在創作時音樂與節奏的選擇、編輯等都對舞蹈動作的設計有著很大的影響。音樂中有舞蹈的形象,舞蹈也賦予了音樂的生命力,因此音樂旋律與節奏的選擇決定了舞蹈作品的風格,運用更多的音樂風格,打破以往單一的快節奏創作方式,是提高技巧項目成套視聽藝術表達效果的有利方法。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現代舞的編排方法無論是從隊形、配合托舉、空間利
用、舞蹈動作素材、主題性、音樂創作等方面都更加多元化,內容更豐富,空間運用更加靈活與廣泛,而在技巧項目成套的各方面均顯得較為單調。
在技巧項目成套的編排可以借鑒現代舞的編排方法,將隊形、配合托舉、空間利用、舞蹈動作素材、主題性、音樂創作等,充分地運用在技巧項目成套的編排中。為技巧項目成套增添許多元素與亮點,同時也為技巧項目成套增加了創新性、挑戰性、生動性、欣賞性和藝術性。
4.2 建議
4.2.1 吸取現代舞的優點,促進技巧項目成套的突破與創新勇于將現代舞元素及編排方法運用到技巧項目成套的編排里,大膽實踐,不斷地推陳出新,緊跟時代潮流為中國技巧項目的發展取得突破和創新。
4.2.2 通過融合,提高技巧項目的藝術價值技巧運動在變化中不斷發展,已將音樂與舞蹈的藝術性跟技巧專項難度置于同等重要地位,因此教練員和運動員應該不斷研究學習現代舞獨特的隊形、配合托舉、空間利用、舞蹈動作素材、主題性、音樂創作等知識和技巧,并將其融合到技巧項目的成套里。
參考文獻:
[1]
倪育軍.現代舞的發展歷程與創作特點[J].作家天地,2020(17):152+154.
[2]胡雪.現代舞的特點與藝術魅力探討[J].黃河之聲,2020(08):167+169.
[3]熊放.技巧運動藝術性探討[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03):42-43+28.
[4]潘寧.我國技巧運動可持續發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6(10):40-44.
[5]王文生,梅倩.亞洲技巧運動的發展與思考——兼評2013年第8屆亞洲技巧錦標賽[J].運動,2013(10):1-3.
[6]楊艷,陸玉林.世界技巧錦標賽男子四人靜力性動作編排研究[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4,30(02):76-77.
[7]肖雙婧.現代舞編導創作思想探討[J].黃河之聲,2020(13):167.
[8]聶小燕.對技巧運動中舞蹈編排的初步探討[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4(03):97-98.
[9]陳麗文.淺析音樂節奏在現代舞中的作用[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32(06):189-193.
[10]喬素.現代舞舞蹈編導中的創作思想及創作結構分析[J].藝術品鑒,2020(33):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