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輝華
沒有“大白鯊”是一個世界,有了“大白鯊”是另外一個世界。
我們怎么在一個風險社會里做出最優決策?
在如今的非常時期,有三個關鍵詞值得注意:一是“黑天鵝”,二是“灰犀牛”,三是“大白鯊”。所謂“黑天鵝”,就是說這種事件非常罕見,但破壞力很強,發生概率很低。“灰犀牛”是說這種事件大概率會發生,但現在不會發生,比方說環境污染,或者珍稀動物的逐漸瀕臨滅絕。
至于“大白鯊”,大家可以想象,在一片平靜的海洋里有一條大白鯊,它一直在這里,但是你不知道它在海洋的哪個地方。你現在要做決策,比如要不要下海捕魚?如果不去捕魚,你就可能餓死;但如果下海捕魚,輕者會受傷,重者會被咬死。請問你現在怎么辦?
這個例子有點像是疫情影響下的世界,我們要做很多決策,但是決策本身就是一種風險,你不做決策肯定是不行的。沒有“大白鯊”是一個世界,有了“大白鯊”是另外一個世界。你知道它隨時可能發生,可是又不知道它什么時候發生,也不知道它以什么方式發生。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拋棄過去經濟學的一些理念,掌握新的決策法則,不妨稱為“大白鯊”經濟學。
第一個法則是確保生存第一。經濟學告訴你,如果是生產者,你追求最大化利潤;如果是消費者,你追求最大化效用。但在一個非常態的世界里,生存第一。
比如說你是企業家,你要買股票,一個股票是高風險高收益的,另一個股票是低風險低收益的,你會買哪個?在常態世界,期望高報酬肯定是選高風險項目。但在一個非常態的世界里,生存是第一位的,如果你選了低風險項目,你大概率能活下去。所以這時決策原則不再是利潤最大化,而是生存第一。這在博弈論里叫“最大最小”原則,意思是說做決策不是選哪個收益最大,而是選在所有可能損失的情況下,哪個成本最小。
第二個法則是要有“換道”意識。研究表明,幾乎70%的多元化并購都是失敗的,應該在某一個領域做深做大做強。但如果在一個非常態的世界里,這樣做可能就完蛋了。
比如汽車行業因為疫情損失慘重,在這種情況下,比亞迪居然轉型成為口罩生產大企業。在一個非常態的世界里,有的時候改換賽道,比在原來的賽道上成為冠軍更加重要,因為原來的賽道盡頭說不定就是萬丈深淵。
第三個法則是少借貸多儲蓄。經濟學里面有個假設叫永久收入假說,如果你知道你未來的收入會增加,那么你可以現在就花以后的錢,這樣的話你現在就可以提高你的消費。但在非常態的世界里,你根本不知道未來的現金流能支撐多久,未來的預期是不穩定的,這時借錢消費、提前消費、透支未來就是很危險的。
第四個法則是花時間分析信息。如果經濟是平穩的,一般來說,競爭會使得資源實現優化配置,找到最優的價格就等于把所有的信息都掌握了。但在一個非常態的世界里,價格不再是唯一有用的信息,甚至價格本身是擾亂決策的信息。所以不能只看價格,要自己花很多時間去分析信息,每一個人的決策所需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換句話說,現在信息高度不對稱,需要小心決策。
摘編自《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