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生肖與圖騰崇拜、天干地支紀年以及術數崇拜有關,衍生出許多文化含義。從唯物史觀來看,主要是物質資料的訴求、精神價值的展現和認知方式的楔入。
首先,物質資料的訴求。在十二生肖的偶像中,如果將龍看作是現實存在的動物如牛、馬、鹿、蛇、龜、鱷、鳥等的化身,那么,可以說,十二生肖都是可以食用的肉食產品。其中的豬、羊、雞隨著歷史的變遷,至今則完全用于肉食;馬、牛、羊可以奶食;雞還可以蛋食。而且,遠古迄今,諸如馬、牛、狗,還是人類重要的生產生活資料。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寫道:“陸地牧馬二百蹄,牛蹄角千,千足羊,澤中千足彘?!奔词乖诮裉欤R、牛、羊、豬依然是重要的社會財富。
其次,精神價值的展現。在十二生肖的偶像中,每種動物都具有人類所沒有的特長。人們崇拜生肖,除了物質資料的訴求和社會婚俗的規范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來自原欲的巫術,即希望人類自身能夠擁有或具備生肖動物所具有的能力?!墩摵狻の飫萜分赋觯鞣N生物都有自己的特長,“以齒牙頓利,筋力優劣,動作巧便,氣勢勇桀”……顯然,與生肖動物相比,人類可以說一無所長,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卻可以利用各種動物為自己服務??季科湟颍耸侨祟惣鞣N生物特長于一身。由此,從整體上說,十二生肖的特長是人類要獲取自然生物的各種能力;從個體上說,每個人都應該具備自然生物的生存能力。可以說,這是人們由必然走向自由的必由之路,也是人類自身精神價值實現的唯一坦途。
最后,認知方式的楔入。十二生肖信仰崇拜的直接結果,就是構成了人們認知世界的基本形式,促進了社會知識的形成和傳播。大致上,以十二生肖楔入所構成的知識體系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有關生肖偶像自身的知識,如傳世文獻中所出現的《相馬經》《相牛經》等。二是以生肖為標識認知其他大的事物,如對于天象,就是以生肖偶像來命名的。三是以生肖偶像來預測生命的軌跡,從而構成宿命論的人生觀和歷史觀。但是因為婚姻作為人生的重要事情,不僅影響著個體一生的生活幸福與否,還將影響著整個宗族的血脈傳承,因此,婚配對象的選擇,可謂是人生的重中之重。以此之故,生肖偶像的命運特長被無限夸大,反而成為掌控人生的鎖鑰。因此,我們在尊重傳統文化的同時,也應理性對待。
(選自《民間信仰與漢代生肖圖像研究》,鄭先興編,河南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本刊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