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琪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商務英語中的隱喻,提出翻譯措施,助力于提高商務活動交流有效性。研究過程中,以商務英語隱喻概述為切入點,將商務英語中隱喻分為方位隱喻、實體隱喻和結構隱喻,提出翻譯原則及方式,從而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商務英語;隱喻;翻譯
前言
隱喻研究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在認知語言學中,認為隱喻不僅屬于語言現象,也是人們談論思維的工具,其已經成為語言學研究熱點。特別是在當今社會,各種層次、門類交流深入,交流中隱喻作用及地位愈發突出,是否能夠正常理解隱喻功能對于交流活動質量與進程具有直接影響。隱喻是運用語言的普遍現象,商務英語屬于專門用途英語組成部分,故也存在諸多隱喻。因此,應當做好商務英語隱喻翻譯,為順利實施商務交流提供支持。
一、商務英語隱喻概述
商務英語涉及領域眾多,專業性較強,社會發展下擁有商務含義逐漸豐富,部分短語在商務英語和通用英語中意思不同,如Dosage and administration中administration代表用量,不同于通用英語意思。商務英語中常見一詞多義情況,以認知語言學而言,均屬于商務“隱喻”,隱喻概念體系是人們思維、認知、語言和行為的基礎。
隱喻能夠讓人們以熟悉的概念體系掌握、認識新知識,優點在于生動、形象、間接,主要是由于隱喻通常“以舊知新”,是建立在事物相似性基礎上,人們通過兩類或兩個對象屬性相似點或相同點,由此及彼,從一個對象屬性向另一個對象推理,以認識新事物,進而實現認知范圍的擴大。
隱喻是語言運用中的普遍情況,理查茲作為英國修辭學家,曾說:“我們生活中每三句話極可能出現隱喻。”商務英語也含有諸多隱喻,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與生產力進步下,國際交流中商務英語舉足輕重,理解和翻譯隱喻已經成為順利展開商務活動的重點,需加強對隱喻翻譯的理解,明確其結構與類型,方能更好地翻譯隱喻。
二、商務英語的隱喻類型
1.方位隱喻。人類生存中方位空間作為基本概念,是任何自然地相互作用,以自然界空間方位等空間對稱概念所架構的,即為方位隱喻。人們借助方位隱喻映射經濟行業抽象概念,價格下跌、上漲均可采取隱喻表達方式。如價格上漲可表達為:Price is turning shot up/rising/high...,價格下跌可表達為Price is turning down/low。同樣,最高價格可以用ceiling price形容,最低價格可以用bedrock price表述。將非物質看作社會中客觀實體,使得價格下跌和上漲猶如物體下降和上升。
2.實體隱喻。在認知主義經驗中,認為人們認識世界是以現實中摸得著、看得見的實體概念與人們體驗客觀物質世界為基礎,將抽象經驗也看作為有形實體。因此,實體隱喻是以具體有形概念理解泛化、抽象、模糊的概念,在商務話語中廣泛應用此類隱喻。如point the market is leader,通過將市場比喻為“領袖人物”,以此表明市場存在風向標和領導的指示作用;還有經濟報道“American economyis in health”,將經濟比喻為“人”,以此顯示美國經濟健康。另外,big returns代表買賣雙方均可獲得益處與回報,以隱喻方式將市場“實物化”“物體化”,即下跌為price fall,凍結資本為frozen asset等。
3.結構隱喻。就認知語言學而言,結構隱喻屬于通過明了清晰的概念構建模糊、陌生的位置概念,借助隱喻概念構架實現良種概念的重合,將已知概念談論的相關詞用在位置概念談論中,從已知概念借助兩者相似性映射至位置概念。英語結構隱喻常見為:Time is money,經濟新聞中為:Bankers do not want to prick bubbles。此bubble用以進行經濟泡沫隱喻,不屬于本意的“水泡”。采取人們生活中常見的概念指代商務領域概念,經濟運作泡沫是資產價值已經超過實體經濟,以不結實的泡沫映射表面經濟繁榮,內里危機四伏,無法擺脫如同水泡的命運。還有the world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以信息高速路隱喻互聯網高速發展。
三、商務英語隱喻的翻譯
1.遵循翻譯原則。在商務英語隱喻翻譯中,應當遵循以下原則,避免出現翻譯失誤的情況,實現雙方高質量有效交流。具體如下:
(1)維持隱喻特點。翻譯英語隱喻原文后,應當在漢語譯文中將隱喻特征、寓意等保留下來,使得聽者或讀者能夠體會到表述者相同的意象與信息。如undermining capital market將undermining翻譯為“在……之下”,類似漢語中的動搖根基,不僅保留了因與特征,還留下了相同的文化意向。
(2)彌補喻體缺失。在商務英語隱喻翻譯過程中,需要采取彌補方式補全原本英語隱喻文化意象在漢語中的誤傳和缺失,確保借助翻譯能夠將英語思維文化意象傳遞至讀者思維中,感受相同意象信息。如John lost his shirt when the business,在漢語中Lost one's shirt可翻譯為“輸光了內衣”,不僅保留隱喻特點,且文化意象也相同。
(3)接通關聯文化內涵。譯者應當在譯文中將原文譯體借助合適語言意象進行轉換對接,使得讀者了解隱喻概念。如They are niche specialist,其中niche本意是指夾縫和神龕,該語句中是指某行業其他公司不屑一顧或忽略的市場。在漢語中夾縫無忽略含義,可以“冷門”詞匯塑造近似意向,接通譯文喻體意象。
2.辨識理解隱喻。隱喻理解通常可將其分為兩步驟,一是辨識隱喻,識別隱喻標志、話語信號、語義等,明確話語字面含義,對照語境對字面意義真實性及適用性加以評估,判斷出與語境相符的非字面含義。如Auditing is the lame ducks of accounting firms,譯者需要對文章內的原意具有充分了解,方可辨認隱喻話語信號。該句子中譯者需掌握lame ducks的含義,以表面而言為“瘸腿鴨子”,鴨子行動不便,需結合上下文語境,僅按照字面含義存在語義缺陷,可翻譯為“審計是會計事務所的弱點”。二是推斷隱喻含義。理解隱喻是理解譯者轉移喻體特征至本體,且重新認知本體的流程。隱喻概念系統內,根本上隱喻意義拒絕與原本領域的結構特征與意義。句子一旦確認從隱喻層面理解,則需要明確求解原則,考慮事物眾所周知、明顯的特征,尋找事物特征的交集,進而確定意義。如lame ducks中,lame譯為行動不便的、瘸腿的,此為該單詞的明顯特征,根據語義可知句子表述的是會計事務所,而會計事務所怎么會被說為“行動不便”呢,通過聯想類比可推斷原文中瘸腿鴨子和“需要援助企業”具有相似性,以此了解其是指會計事務所的弱點。
3.加強細節翻譯。原文中解析辨識隱喻屬于逆向喻化,翻譯中主動將一種語言轉變為另外的語言屬于主動喻化。譯者表達階段正式將原作語言產物以獨特本質通過另外語言構建,構建中譯者需突破語言障礙,了解原作語言層面表達的深入含義,為讀者揭示更多內涵,以實現順利交流。隱喻翻譯之所以將其看作喻化,是指將其從一個概念映射至另一個概念,“概念”指的是語言不通,此過程需要譯者尋找兩個語言中相似、相同的表達詞句。譯者能夠尋找的相似的映射方式,重新構建隱喻則較為簡單,采取直譯方式即可。但是,不同民族語言隱喻的概念組織、取向等存在差異,大部分情況仍和映射語言存在矛盾,需要譯者細心辨認,以意譯方式實現準確翻譯。商務英語翻譯隱喻中存在固定轉換,常見動名詞用法如下:
(1)把市場看作球體或液體,包含浮動需求buoyant demand,崩盤collapse,下跌fall,持續remain,開市open,運轉become等。
(2)把經濟喻人,包含名詞的經濟復蘇economic recovery,經濟如同有機體的活動方式,如增長grow,復蘇recover,醫治cure,消退decay,運轉move,預期think,需求need等。
(3)把商場喻為戰場,如貿易戰trade wars。
不僅是動名詞,商務英語介詞、形容詞等也可稱為隱喻載體,翻譯方式和動名詞類似。
4.實現語篇連貫。語篇結構由主位、連貫、銜接因素構成,做到篇章結構中這三因素相互呼應,思維層面上隱喻具有系統性,一旦標題中出現隱喻,則整體篇章均圍繞該主題展開,發展的篇章語境也有關標題隱喻,其可能出現在組織語言的諸多層次之中,包含句子、詞匯、單詞及篇章,進而保證整體篇章各組織形式上或意義上增強聯系,實現語篇概念和意義的連貫性,實現詞匯銜接。“Wal-Mart's entry into South Africa”“the Beast in the Bush”文章中Bush、Beast等相關詞匯,如饑餓的捕食者、追趕獵物的動物、尋找獵物、悄悄追蹤獵物等描寫,對應著打開南非市場、步步接近、尋找商機等內容,其隱喻形象生動,譯者需全篇了解隱喻含義,以確保語篇連貫性。
結語
綜上所述,商務英語中存在較多隱喻,需結合隱喻翻譯原則,通過辨識理解隱喻、加強細節翻譯、實現語篇連貫的方式,為商務活動順利開展奠定語言基礎。
參考文獻:
[1]常虹.商務英語及物性隱喻句及其翻譯研究——以隱喻式存在句“there+be”為例[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20(5):106-111.
[2]李丹丹.概念隱喻視角下的商務英語翻譯教學[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7):177-179.
[3]陳周洲,周綿綿.從語法隱喻理論看商務英語合同中名詞化的功能及其翻譯[J].大眾文藝,2019(24):197-199.
[4]雷花,邵文婷.電子商務英語翻譯在采摘機器人多語言系統中的應用——基于ESP理論[J].農機化研究,2020(2):234-237,242.
[5]商莉君.框架語義理論下商務英語概念隱喻的意義構建與漢譯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9):49-51.
[6]柳溪萌,李雪嬌.茶產品商務英語合同中的語法隱喻現象研究[J].福建茶葉,2019(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