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興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計算機的日益普及,數學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數學作為一門工具學科,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因此數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但是由于初中數學又是一門抽象化、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因而學生在學習初中數學的過程中會到處碰壁,這就會導致部分學困生對數學缺乏興趣,從而數學成績下降。因此,提高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績,成為當前初中教師所面臨的問題。就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對策進行分析,希望對初中數學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困生;成因;轉化對策
數學作為一門工具學科,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相較于小學數學而言,初中數學更加系統化與復雜化,因此,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真正掌握初中數學知識。但是初中階段正處于學生叛逆的階段,學生會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對于老師和家長的話不以為然,會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因而導致數學成績下降。所以初中教師應當了解學困生成績下降的原因,并針對學生特點制訂出合理的方案,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讓學生全面發展。以下本文首先討論了初中數學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其次提出了轉化學困生的對策,希望可以讓每位學生都能全面發展。
一、初中數學學困生產生的原因
(一)環境影響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教育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我國國民的受教育程度也在提升,因此許多家長都會對孩子寄予高度的期望,但是一些家長過分期望將會給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學習壓力,導致初中生會擔心自己成績不理想而無法安心學習,長此以往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基礎知識薄弱
初中數學學習不同于小學數學,初中數學在小學數學的基礎上更為系統和復雜,因此初中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需要扎實掌握數學基礎,如果學生在小學沒有打好堅實的基礎很容易跟不上教師的步伐,因此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感到吃力,這也是導致初中數學學困生的原因之一。
(三)教師因素
部分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會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來向學生教授相關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真正考慮到學生是否對教學內容感興趣以及是否真正理解所講內容。另外,這種教學方法無法關注到每名學生的學習狀況,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是很難理解的。因此采用這種教學方法會導致學生喪失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甚至出現逆反心理。
(四)學生自身因素
初中數學是抽象化和系統化較強的學科,它主要考驗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對理解能力不強的學生來說,學習初中數學是較為困難的。另外,初中數學知識較為枯燥乏味,在學習過程中會涉及許多復雜的公式,所以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下降,最終喪失學習數學的信心逐漸成為數學學困生。
二、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對策
(一)對學困生進行幫助和鼓勵
家長和教師都要對學困生進行幫助和鼓勵。對于家長來說,家長要對孩子抱有一定的信心,要與孩子多進行溝通與交流,了解孩子的內心所想,并幫助孩子建立起對數學的信心。對于教師來說,教師要對學生給予充分的尊重,在教學過程中多給予學困生幫助和鼓勵,要及時了解學困生的學習狀況,并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措施來提高學困生的數學成績,從而增加學生對數學的信心,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二)改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密切關注學困生的學習狀況,并針對他們的情況實行相應的對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提升課堂的趣味性,改變以往壓抑的課堂氛圍,或者利用多媒體技術等學生感興趣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讓教學內容更加直觀,一定要關注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多與學生進行互動,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三)學生個人也要提高對數學的重視
對于學困生來說,他們由于基礎知識薄弱,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愿意真正投入數學學習中去而導致數學成績下降,缺乏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因此學困生個人要回歸課本扎實基礎,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注意總結反思,只有這樣才能逐步建立對數學的信心,激發數學興趣。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班級中利用“一幫一”的學習形式,讓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幫助基礎知識較薄弱的學困生,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養成互相幫助的良好習慣,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促進了學困生與優秀學生之間的交流,學困生可以向學習優秀的學生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三、結語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它的地位和作用是極其重要的,然而它又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因此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學困生個人盡可能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培養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去適應初中數學的特點。教師也要對學困生進行幫助和鼓勵,針對他們的情況進行制定相應對策,激發他們學習初中數學的興趣,為將來的數學生學習涯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徐尚花.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對策探究[J].考試周刊,2021(2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