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鴻
摘要:隨著現(xiàn)代化教學的不斷發(fā)展,當前的教學形式也發(fā)生了相應的改變。翻轉課堂作為當前較受歡迎的教學模式,得到了眾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睞。翻轉課堂指的是學生在課前自學,并且通過探究等活動強化自身對知識點的理解。這種教學方式逐步應用到各個學科當中,給教育教學帶來新的發(fā)展方向。主要探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科學中的合理運用。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初中科學
翻轉課堂與傳統(tǒng)教學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課堂教學效率,但是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在教師授課前進行自學,從“先教后學”逐步演變成“先學后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對教學內容也會提出見解。
一、利用微課進行課前預習,推動初中科學教學
微課在當前教學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其時間短、內容集中,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了解本節(jié)課程的核心內容[1]。初中生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因此,利用微課教學更加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對于教師教學來講也起到一定的幫助。微課不一定通過網(wǎng)絡進行,也可以作為學生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浙教版初中科學七年級上冊“升華與凝華”一課為例,在微課中,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幫助學生理解這一內容。首先,教師在微課當中介紹升華與凝華的相關定義,并引出問題思考:你在生活中見到過升華現(xiàn)象嗎?學生在接到問題時陷入了思考當中,這時突然有學生說道:“家里的樟腦球放置一段時間后就消失了,可能就是升華現(xiàn)象。”學生的這一回答引發(fā)了其他同學的討論,有的學生表示贊同,也有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首先要肯定學生的細心觀察,并且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分析,探討這一情況是否屬于升華現(xiàn)象。在這一過程當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激發(fā),并且在微課的輔助下更好地理解了教學內容,也符合翻轉課堂的教學思想,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科學。
二、通過小組合作模式,提升學生理解能力
小組探究模式也是當前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不可缺的,學生在小組當中可以提出自己對問題的看法以及猜想,并且可以與組內的其他成員相互探討。小組合作更有利于學生解決學習困惑,對所學知識也會有新的感悟和認識,對學生自主能力以及探究能力都會得到相應提升[2]。
以浙教版初中科學七年級下冊“透鏡和視覺”一課為例,生活中有很多東西都利用了透鏡,與初中生的實際生活有緊密的聯(lián)系。基于此,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透鏡講解本課內容,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學習小組,在正式授課前尋找身邊包含透鏡的物品,并將體積較小的物品帶到課堂中,與小組其他成員進行探討。學生在家中找到放大鏡、相機鏡頭等物品。在正式授課時,教師需要對透鏡以及其基本定義進行講解,引導學生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性質,然后指導學生對自己組內的物品進行分析,哪些屬于凹透鏡,哪些屬于凸透鏡。每個小組經(jīng)過探討與思考,最終將相機鏡頭、遠視眼鏡、放大鏡等歸入凸透鏡,將近視眼鏡等劃分到凹透鏡中。當學生將物品劃分類別之后,教師可以詢問學生的判斷依據(jù)是什么,學生回答通過觀察、觸摸以及基本定義,最終將物品進行歸類。教師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促使學生在小組當中分配學習任務,并通過團隊合作進行學習,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掌握了教學內容,也提升了團隊協(xié)作能力。
三、及時進行練習,引導學生歸納知識點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離不開復習和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對自身的學習效果進行檢驗,對于大多數(shù)同學都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再次講解,有助于教師調整教學計劃。從學生角度出發(fā),有助于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對于后續(xù)學習具有導向作用[3]。
以浙教版初中科學七年級下冊“牛頓第一定律”一課為例,力學作為科學課程中的重點內容,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遇到問題,因此,教師需要制訂合理的練習內容,并指導學生歸納課程重點內容。例如,學生可以在筆記本上歸納牛頓第一定律是用來描述慣性的物理學定律;慣性與速度沒有關系,與質量有關系。學生只需要表述正確即可,不一定使用專業(yè)術語。學生在練習的同時,也對知識點進行了整理,對學生學習而言起到輔助作用。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雖然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但是在實際教學當中依然要從實際需求出發(fā),利用微課、小組討論等形式,激發(fā)學生對初中科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值得教師注意的是,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更加寬松、自主的學習環(huán)境,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駱超群.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科學中的應用初探[J].新課程導學,2020(14):74-75.
[2]梁曉寅.翻轉課堂在初中科學教學模式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少年,2020(10):171,173.
[3]包永強.翻轉課堂在初中科學教學模式應用的初探[J].新課程(中學),2019(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