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玲
【摘要】? ? 隨著現代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技術在基礎教育管理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學校管理和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但是,由于部分基礎教育對大數據技術缺乏正確和理性的認識,使其在應用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困境,因此,要使大數據技術更好地為基礎教育服務,就必須對其應用方向進行探索,以更好地促進大數據在學生就業、教師管理等各個環節的應用,從而提高基礎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關鍵詞】? ? 大數據? ? 基礎教育? ? 教師管理
引言:
在大數據技術不斷發展的現階段,互聯網技術已滲透到生活各個領域,從而為提高整體的運行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基礎教育教學中,大數據技術與學生事務管理、教師專業管理等有機結合,提高了整體的教學質量。大數據技術有很好的應用優勢,因此下面就大數據在基礎教育管理中應用的必要性和方向進行分析探討。
一、大數據技術在基礎教育中應用的必要性
以不斷變革的教育體制為基礎,結合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做好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工作,將是基礎教育所應重視的內容之一,但在當今智能化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人才培養的需要,因此,將大數據技術融入到基礎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僅可以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而且可以優化教師的專業素質,為基礎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首先,數據分析使教學模式在大數據時代更具針對性,但目前我國基礎教育在教育管理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學生入學前對所學專業及就業方向缺乏正確的認識,導致學生在入學時產生困惑心理,同時又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是教師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上缺乏主動性,導致教學內容缺乏前瞻性,從而給學生帶來具有現實意義的學習指導。
三是在這兩種復雜的情況下,對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基礎教育會產生不利影響。
其次,就是大多數基礎教育的教學主體是大班,這使得任課教師很難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在使用大數據進行教學時也會因人數過多而出現顧及不到的現象,從而使整個教學呈現群體化而忽視個性的現象,從而使基礎教育的教學質量很難得到提高。
最后,在當前社會節奏越來越快的背景下,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師不僅要做好日常的教學工作,更要做好對學生心理狀態的觀察、理解工作,為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但目前在基礎教育管理中如何做好學生心理觀察工作,將是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的問題之一。
基礎教育教師和管理人員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都是通過經驗習得來糾正學生的一些陋習,但是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卻很難起到實效性的作用,教學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很難得到提高。所以要想更好地整合和分析信息數據,必須積極引進大數據技術,從而為提高數據應用的科學合理性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基礎教育大數據應用的具體思路
在基礎教育運用大數據進行事務管理的過程中主要將其運用到數據的采集與整合中了,由此更好地實現信息數據構建的體系化,為推動數據運用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1應用之前,做好數據采集工作
在信息數據收集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對每一位學生的基本信息進行收取,以此更好地在后續的學校管理過程中發揮智能化的作用。一般情況下,每位學生都將擁有一張智能校卡,其中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實現對學生不同場景的信息監管,進而提升學生信息評估的精準性。
基于對學生不同維度的數據收集對學生的行為、心理素質以及學習情況構建分析模型,以此更好地提升學生信息采集管理的整體質量水平。除此之外,還需要對學生的生活信息、學習情況以及就業發展規劃等進行收集,由此對其進行優化分析,并基于數據分析的結果優化教學管理模式,由此從根源上改善教學質量水平,為社會輸送更多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
大數據的采集管理還能對具有心理危機的學生做出預警,以此更有利于管理人員對個別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心理教育,引導其構建健康的心理機制,為社會發展培養人格健全的學生。
2.2數據采集之后,做好數據存儲工作
在數據采集完成之后就需要做好相應的數據存儲工作,通過基本數據整合為一個數據庫來源,進而更好地優化對學生事務的管理,同時還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都學生數據庫的零成本搭建,為進一步優化數據運用工作奠定良好基礎。其次,則是可以通過購買阿里云平臺以及其他廠商平臺的方式解決數據存儲問題,為進一步構建完善的數據運用網絡奠定良好基礎。數據庫的信息整合還需要做好相關的格式統一工作,對其中存在模糊性的數據進行清理排除,以此更好地提升存儲數據的可用性。在基礎教育未來的發展中,信息數據庫將是為提升學校管理質量的重要文件來源,其中留存的學生資源以及管理經驗將成為后來者的重要福利,為提升整體的學生管理工作質量奠定良好基礎。
2.3以嚴格的規章制度保障數據的安全
為了更好地確保數據管理的安全性,就需要構建完善的規章制度進行數據管理,使得整體的數據質量能夠得到保障。現階段,部分基礎教育數據依然存在責任不清、數據繁雜以及集成管理不規范等現象,由此使得呈現學校發展現狀的數據報告存在失實的現象,由此將不利于基礎教育開展后續的教學管理工作。
因此在確保數據安全的過程中就需要通過完善數據獲取的途徑,以此更好地提升數據獲取以及存儲的規范性,為基礎教育管理提供真實的信息數據。
三、大數據技術在基礎教育中的具體應用
3.1用數據指明學生的學習方向
由于基礎教育所需的理論文化基礎比較淺顯,因此社會對基礎生的評價更多是專業技術不強、就業沒保障等, 由此將增加社會各界對基礎教育的偏見。因而在現代大數據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通過大數據庫系統的建立使得學生的基礎信息以及就業去向信息得到快速收集,以此為后續的學生專業培養提供更加具有借鑒意義的信息資源,為構建教學與就業之間的橋梁奠定良好基礎。當前主要通過爬蟲技術實現對外部信息的獲取,其中基于大數據信息對相關崗位的任職要求進行資格、薪酬以及工作條件的抓取,進而為學校就業指導提供明確的方向。
同時,系統也能夠通過數據分析,為學生提供動態、全面的就業信息資源,以此更好地提升技能學習的針對性,并通過不斷優化自身的學習方式以及知識架構,為后續的就業發展提供良好保障。將大數據技術融入到就業數據收集中,能夠更好地提升就業指向的維度,通過畢業薪資、工作年限以及知識結構的了解,能夠更好地通過可視化數據展現給學生,為其做好自身的職業規劃奠定良好基礎。除此之外,在基礎教育管理的過程中也需要基于數據信息做好不同專業的就業引導工作,為促使學生實現學習目標、就業目標提供支持保障。
3.2實現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育
通過大數據可以設置不同層級的教學目標,進而實施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育,通過在線學習平臺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時長、質量以及后續的復習時間查詢,能夠更加具有針對性地開展個性化教育,精確地構建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而教師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加以引導,進一步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系統度學生的考試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并在掛科較多的學生系統中予以教學警告,以此讓學生能夠正確地認知自身的學習狀態,進而通過端正學習態度、優化學習方式轉變功課不及格的現象,為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為了更好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統計,教師可以通過發布電子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數據收集,進而為后續的教學計劃作出優化調整。
由于課程教學的可是是有限的,因此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就需要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因而師生之間需要加強交流的頻率,并在課后時間進行針對性地練習,以此提高自身對課程的把控能力。其次,還需要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課程學習資源的查找,對其中的內容要領進行學習,以此提高自身的自學能力,優化課程內容結構。現如今,教師也可以通過創建網絡交流平臺的方式與學生進行課后的交流和指導,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線上答疑,以此提高問題解決的實效性。同時教師也可以將具有參考價值的教學視頻上傳到學生網絡系統中,讓學生進行學習和探究,以此提高課程學習內容的深化程度。
個性化教育需要基于學生對知識的了解以及認知程度進行分層設置,以此更好地實現對學生針對性能力地提升。傳統的課堂教學目標是具有統一性的,由此導致部分知識運用基礎不佳的學生難以跟上教師教授的速度,使其難以實現課程教育的目標,而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以基于不同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學習能力作出個性化教育對策,由此更好地提升教育的整體效果。
3.3為學生行為管理提供有力工具
為了更好地改變當前教學系統更新不及時、動態監管力度不強的現象,就需要通過大數據技術的引進,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動態實時的監管,以此更好地達到總結學生行為規律的目標,對其中掛科較多、心理存在的異常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管理,進而更好地通過大數據去優化整個教學系統的管理模式。
除此之外,基礎教育還可以通過大量信息數據的發掘和分析,使得教學服務更加精細化和科學化,以此提升校園管理的精準性。例如可以通過校園卡實現獎學金的發放、獎懲記錄的等級以及基本信息的登記等,由此在獲取學生大量信息數據的基礎上,對學生的整體行為狀態進行預判,進而為優化教學管理模式提供數據支撐。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信息時代,基礎教育管理者需要充分意識到大數據技術融入教育管理的必要性,通過優化大數據技術運用的力度使得整體的教學質量以及管理水平得到更好地提升。
大數據技術的到來使得傳統的教育理念以及思維方式發生了重大變革,因此教育工作者更加需要通過辯證地分析和看待大數據技術,才能更好地推動基礎教育朝著良好的態勢發展。
參? 考? 文? 獻
[1]李紹中,王曉敏.大數據分析在基礎教育教學質量評價中的應用研究[J].探索與實踐,2017(4).
[2]韓成勇.大數據在基礎教育管理教學中的應用及面臨挑戰探討[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