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增臣 朱文平 陳亞紅 楊偉杰 李艷霞


【摘要】? ? 高等師范院校是國家培養中小學教師人才的搖籃,肩負著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和任務,尤其是目前在國家提出的課程思政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立足于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的現實情況,同時將傳統的線下教學模式進行“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改造升級,并將其與課程思政進行系統的有機融合,達到1+1>2的教學和育人效果,結合周口師范學院化學專業的儀器分析實驗課程,首先對儀器分析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了分析,在教學管理模式和教學內容方面提出了改革思路,同時在課程建設方面無縫嵌入了思政內容,利用思政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從思政教學內容中主動尋找自己的興趣,主動融入國家科技發展戰略,增強同學們科技強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課程教學中嵌入更多的創新型實驗,借助思政培養自己的科技創新能力,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下對儀器分析實驗”課程思政”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 ?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 ? 課程思政? ? 融合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時代,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新起點,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歷史節點,新時代的大學生肩負著新的歷史使命和任務,高等師范院校是培養中小學教師的重要基地,同時又面臨著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目標,如何才能既“立德”,又“樹人”,如何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新時代使命感和責任感的高素質應用師范型人才,對整個課程的設計和講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改革開放初期,國家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新世紀初期提出“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黨的十八大以后,提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科技發展在國家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體現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尤其是目前國家之間科技實力的競爭日趨白熱化,我國還面臨著很多“卡脖子”的技術問題,像芯片、半導體、高精尖儀器等與世界一流水平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這些領域涉及的技術都與儀器分析課程有著緊密的聯系。所以,如何將儀器分析課程與國家戰略、民族情懷、個人發展聯系起來,做到“三全育人”,成為儀器分析實驗思政課程重要的改革任務[2]。
一、儀器分析實驗課程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1.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脫鉤現象嚴重
儀器分析實驗是一門化學師范類專業的必修課程,涉及的大型儀器較多,儀器分析方法復雜,應用性強,使用范圍廣泛,傳統的線下教學模式為老師“講”,學生“看”,然后寫實驗報告,但是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暴露出明顯的弊端,學生無法理解儀器分析實驗課程的真正意義,無法真正從思想上理解具體儀器分析方法的含義,學生在實驗室看到這么多“國外”牌子的大型儀器和昂貴的價格的時候,更多的是一種驚訝感,還無法理解這些大型儀器背后的含義,尤其是并不理解我們國家目前在大型儀器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無法理解為了研制某些大型儀器,老一輩科學家所具有的大無畏的科學獻身精神和他們所具有的高尚的思想品德。無法將學習大型儀器知識與服務國家真正從思想上聯系起來,轉化為自己學習儀器分析課程的內生動力,長期以來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存在“兩張皮”的現象,甚至有時候面臨課程理解困難時會產生學習興趣不足的情況,所以結合目前儀器分析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我們將傳統的“線下”教學模式升級為“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同時將其與課程思政內容進行系統融合,充分發掘儀器分析實驗課程涉及的思政內容,真正將思政內容與課程內容相結合,進行了“線上線下”教學模式下儀器分析實驗思政課程的積極探索,取得了重要的實踐效果[3]。
1.2儀器分析實驗傳統教學模式與師范專業人才培養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脫離
傳統的儀器分析實驗教學模式是老師僵化的“教”和學生僵化的“學”,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將師德教育提升到較高地地位,大學生尤其是師范專業大學生在專業教學過程的師德教育缺失嚴重,“科學精神、科學情懷,科學道德”等問題在專業教學中并沒有得到體現,另外在長期“重基礎,輕專業”的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實驗課程學生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作為應用型大學轉型發展高校周口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也采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出現學生理論較好但是動手能力不足的情況,無法滿足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要求,尤其是驗證性實驗較多而創新型和設計型實驗不足,同時由于經費問題和大型實驗設備缺乏問題較為嚴重,儀器分析實驗課程中新技術、新設備、新方法更新較慢,導致課程內容與實際應用有些差距,也導致某些學生學習的興趣不足,積極性不高。
二、“線上線下”教學模式下儀器分析實驗思政課程的改革措施
2.1將思政實例放到線上,搬到實驗室,做到課程的全過程育人
在儀器分析實驗思政課程改革探索的過程中,將傳統的線下教育升級為線上線下教育,將思政教育貫穿于儀器分析實驗課程的整體,達到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的目的(圖1所示)。將與具體的實驗項目相關聯的實例放到線上,做實驗,更要學精神,學課程,更要學品德。例如光譜光學儀器作為儀器分析實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涉及了紫外-可見光譜儀、紅外光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等重要的儀器分析方法,而作為國家重大科學研究基礎設備的世界最大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與光譜光學有著重要的聯系,作為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南仁東先生付出了其全部心血,最終倒在了其熱愛的工作崗位上,通過在光譜儀器分析中植入南仁東先生的光輝事跡,同學們通過在線上學習其深厚的專業功底(圖片2),偉大的愛國精神和科學情懷,通過了解南仁東先生淡泊名利,待人誠懇,胸懷全局,鞠躬盡瘁的高尚品德,同學們不僅學習了專業知識,更提升了自己的個人修養,在自己的心中樹立了典范,提升了學習的興趣,真正達到了立德樹人的目的,也達到了培養“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新時代師范生的專業培養目標[4]。
在實驗室中,儀器分析實驗課程涉及的大型儀器較多,而其中大多數儀器均為國外生產的儀器,同學們看到這種情況,感受到更多的是新奇,通過在線上平臺植入更多的高新技術視頻,例如生產芯片使用的極紫外光刻機、高端半導體、德國布魯克生產的核磁共振光譜儀等相關內容,讓同學們在線下開展實驗的時候感受到的不僅是新奇感,更是強烈的責任感,如何解決我國目前在高新技術方面面臨的卡脖子問題,在高新技術上實現突破,是實現民族復興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環節,是同學們通過儀器分析實驗需要學習的內容,培養了學生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民族振興的使命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2.2開設更多的創新型實驗,鼓勵同學們走進老師的研究室,開展創新型研究,培養學生的科學創新精神。
儀器分析實驗課程具有很強的應用屬性,這與培養應用型人才是相適應的,所以在新的教學模式的探索過程中,摒棄了傳統的老師“教”、學生“學”的僵硬化教學,開設了更多的創新型實驗,例如原子吸收光譜的應用實驗中,讓同學們直接從學校的排水溝中取水,進行樣品中重金屬離子的分析測定,實驗更加貼近實際,激發了學生上課學習的興趣,另外,鼓勵同學們走進老師的研究室進行科學研究,上課只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儀器的認識和操作,對其實際應用并沒有很深的認識,所以通過走進研究室,進行系統的科研鍛煉,加深了對儀器分析實驗方法的認識,同時通過解決科研中出現的“意料之外”的問題,培養了學生的科研創新精神,另外在科研訓練中,在導師的指導下撰寫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科研素養,學生也真正理解了儀器分析實驗課程的意義[5,6]。
三、結束語
新時代的大學生肩負著新時代大學生的使命和責任,作為培養化學專業師范生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傳統的線下教學模式無法滿足新時代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系統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問題,將“線下”教學模式升級為“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同時將思政內容植入到整個課程體系中,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己的科學情懷,奉獻精神和創新精神,在目前的實驗條件下培養學生積極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提高了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參? 考? 文? 獻
[1]兩個一百年.引領前行的時代號召.人民網[引用日期2017-09-01]
[2]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人民日報, 2016-12-09.
[3]基于課程思政的儀器分析實驗課程改革探索,山東化工,2017,47,128-129
[4]南仁東主要成就和貢獻----深切緬懷南仁東先生,中國科學院,2017-09-19。
[5]胡萬群,張萬群,邵偉,楊凱平,李維維,孫晴,朱平平,儀器分析實驗“課程思政”教學探索與實踐,大學化學,2021,36(3),2011003.
[6]楚清脆,田陽,鮮躍仲,等, 以學生為中心的儀器分析實驗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探索與實踐,大學化學,大 學 化 學 2021,36(X),2009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