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 苑
(黑龍江省第三醫院 婦產科,黑龍江 北安 164000)
產婦經陰道分娩,可以從根本上提高新生兒的肺部功能,為一類正常的分娩方法,因而被全社會所推薦[1]。但有些產婦在分娩時,因新生兒過大等原因,需采用會陰側切術,目的在于有效提高分娩成功率,降低會陰撕裂率。但這種手術方法畢竟是一種有創性操作,極有可能造成產婦產后產褥感染,也影響產婦的陰部美觀。
氣囊仿生助產法為近幾年備受醫界推崇的新型助產技術,這種技術經產科專用氣囊聯合計算機程序和人工調整,可有效控制產科氣囊的充放氣過程,發揮外界模擬胎頭下降的過程,能夠有效擴張女性產道,提高自然分娩率,緩解產婦因分娩所產生的疼痛感,達到縮短產程的目的。
選取2017年6月25日—2020年6月25日來黑龍江省第三醫院生產的100例初產婦為研究對象,根據干預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的平均年齡(29.39±3.62)歲,平均孕周(39.18±1.62)周。觀察組的平均年齡(30.48±2.77)歲,平均孕周(40.09±1.24)周。兩組的基線資料經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常規化干預:當初產婦進入產前活躍期,如果胎先露直至坐骨棘或棘上1 cm、子宮口開到6指時,助產人員于宮縮間期實施人工破膜。此刻,助產人員應當有效地監測產婦的羊水情況和胎心音。0.5 h之后,為產婦靜滴內含2.5 U的縮宮素(5%)、葡萄糖溶液500 mL。初始滴速為8 d/min,結合產婦的實際情況來調整滴速,保證產婦的合理宮縮。
觀察組采用氣囊仿生助產技術:產婦生產前,助產人員首先對產婦進行心理疏導,為初產婦介紹與分娩有關的注意要點。當子宮口開到3~4指時,告知產婦排空膀胱,采取仰臥保持截石位生產。應用碘伏棉球消毒會陰,鋪設好無菌孔巾,放置窺陰器,有效暴露子宮頸。消毒完畢后,在子宮前固定好宮頸前唇,之后把氣囊放在產婦的子宮口內,連接好全自動仿生助產設備,維持合理氣囊直徑,子宮頸為60~70 mm、陰道為80~90 mm。具體持續時間為子宮頸4 min、陰道擴張時間為5 min。于30 kPa壓力值下擴宮2次,擴陰道3次。子宮口擴大至5 cm時可實施人工破膜,有效擴張陰道上段2次。擴張1次陰道下段。助產士應及時監測新生兒的胎心及胎動情況,保證該階段的有效宮縮,令產婦娩出胎盤。在開展子宮頸檢查的過程中,查看產婦是否存在子宮頸撕裂傷。傷口長度若達到 2 cm,應及時縫合。
(1)比較兩組新生兒的Apgar評分。內容包括呼吸、心跳、皮膚顏色、肌肉張力、喉部反射五項指標。總分為10分,10~8分表示新生兒的窒息已糾正,4~7分表示新生兒有輕度窒息,0~3分表示新生兒有重度窒息。(2)比較兩組產婦的生產時間。

對照組中,新生兒分數在7分以上的有16例。觀察組中,新生兒分數在7分以上的有30例。觀察組中新生兒分數達7分以上的人數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觀察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以及總產程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的生產時間對比
常規化的經陰道分娩助產接生技術,產程時間較長,產婦疼痛嚴重,有的產婦還會出現諸如產程停滯以及會陰撕裂等并發癥。近年來,隨著我國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氣囊仿生助產術在臨床上得到應用。氣囊仿生助產術的普及從根本上解決了產婦生產時產程停滯的問題,有助于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充分擴張子宮頸,降低軟產道損傷的概率。
氣囊仿生助產技術安全有效,將其用于自然分娩助產有以下幾大優勢:(1)應用此法能縮短產婦的生產時間,緩解由于疼痛時間過長造成產婦疲勞,緩解產婦的痛苦。同時,降低產后出血的發生率[2]。(2)令產程時間保持在6~8 h左右,增加了產程進展時間的可控性。改變既往醫生和助產士針對分娩時間掌控被動、盲目的不良局面[3]。(3)這種技術的普及能夠降低新生兒胎頭受壓的時長,避免新生兒缺血、缺氧、腦病的發生率,降低新生兒的窒息發生率[4]。(4)白天產婦的精力相對充沛時,助產人員應對產婦實施科學的氣囊助產。同時對產婦進行心理疏導,令產婦感到自己得到他人的重視,加大產婦積極生產的依從性與心理安全度,也增加了產婦自然分娩的信心,消除了不良情緒對產婦的影響[5]。(5)白天院內醫療護理力量較為集中,應用氣囊助產能夠緩解夜班助產人員的壓力,對于提高母嬰安全分娩系數與產科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組的實驗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以及總產程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新生兒分數7分以上的人數顯著多于對照組(P<0.05)。結果表明,產婦在自然分娩的過程中,采用氣囊仿生助產技術有助于提高產婦的自然分娩率,確保產婦的順利生產,縮短生產時間,提升新生兒的Apgar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