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芳
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特別是建國70多年來,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快速增長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奇跡的背后,深刻地映照出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情國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普,以鑒古知今的筆觸,撰寫的《奇跡》(中央黨校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系統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締造這些偉大歷史奇跡的深層次原因,對于我們學史明理增信,進一步增強對黨的情感認同,都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全書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抗美援朝、社會主義基本建設、實行改革開放、港澳回歸、融入經濟全球化、脫貧攻堅、反腐倡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十六個章節,沿著時間的脈胳,清晰呈現出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所建立的不朽豐功偉績。
1949年10月1日,沐浴著金色朝陽的新中國,在萬眾矚目中宣告成立,從此,中國歷史開啟了嶄新的紀元。建國之初,黨就把整個的工作重心,由農村轉移到城市,理順了全國的經濟秩序,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財政體系。廢除了以往帝國主義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不平等條約,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當家做了主人。在隨后的朝鮮戰爭中,為了粉碎帝國主義的戰略包圍,中國共產黨更是以臨危不亂的政治定力,一邊發起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一邊有條不紊地開展工農業建設。歷史已經雄辯地證明,朝鮮戰爭的勝利不僅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也為中國贏得了幾十年的和平發展環境,而這一切,都是中國共產黨高瞻遠矚堅強領導的結果。
在隨后進行的如火如荼的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依然是黨凝聚起全體中國人民的愛國之心,打破西方各國的重重經濟封鎖,克服各種難以想象的困難,與天斗,與地斗,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不但研制出了原子彈、氫彈等國防利器,還逐步建立起了現代化的工業、農業體系。尤其是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使中國邁入到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代表的農村改革和以激發國有企業活力的經濟體制改革,雙管齊下,使國民經濟一步步邁上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在此基礎上,中國共產黨審時度勢科學制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如今,站在歷史的交匯點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又就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如何開好局,如何走好新時代里的新征程,進行了頂層戰略謀劃,為推動更長遠發展,為全面建設、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回首往昔,自強不息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歷經70多年的不懈奮斗,特別是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到世界前列,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679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99.1萬億元,2020年突破了100萬億元。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實現了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惠及人口最多的減貧進程;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把諸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創造了舉世驚嘆的中國奇跡。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這些奇跡深刻地說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文化,是黨團結帶領人民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根本保證。
百年芳華映初心,使命在肩創偉業。當前,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要進一步堅定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增強機遇意識、風險意識,善于化危為機,立足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同心同德,奮發有為,就一定能夠有力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創造出不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新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