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莎


摘 要:鄉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不僅能增強學生對家鄉文化的認同感還能培養學生傳承與傳播家鄉文化的使命感,進而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用英文講好家鄉的故事。分析靜海鄉土資源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開發和利用的現狀、阻礙以及解決途徑。
關鍵詞:靜海鄉土資源;初中英語;開發和利用
鄉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于新課改以來逐漸受到重視,教育工作者也意識到了以前英語教育模式下出現的“中國文化失語”現象,注意到增強學生民族文化自豪感以及培養學生傳承與傳播優秀中華文化能力的重要性。我們祖國的發展受到了世界矚目,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家鄉的故事是當下最需要做的事情。許多英語教師在課堂中率先垂范,進行了相關實踐。學生對貼近自己生活的話題十分感興趣,這樣的教學實踐能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使學生更多認識家鄉,提升文化自豪感與家國情懷,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能力,進而繼承與弘揚鄉土文化。
一、靜海鄉土資源介紹
(一)旅游資源
光合谷和仁愛團泊湖博覽園以“天然活水”溫泉為主要特色;薩馬蘭奇紀念館現展示薩馬蘭奇先生生前收藏的珍品,延續薩馬蘭奇先生對體育、文化、藝術的追求;西雙塘擁有明清古街、中國農宅、荷花塘、鳳凰湖水上樂園等景點;綠源生態園地理資源豐富,大清河、子牙河平行貫穿全鎮,是集餐飲、垂釣、采摘、農活體驗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生態園。
(二)歷史文化
靜海歷史悠久,可追溯到春秋時期。北宋大觀二年置靖海縣。境內有西漢古城、漢代陶樓、宋代古船、義和團“天下第一壇”等歷史遺跡,承載著靜海厚重的歷史。佘太君望兒歸來的王二莊、姜子牙釣魚的釣臺村、李世民與兒子辭別的慈兒莊、燕王朱棣囤糧的梁頭、乾隆題名的興隆街等歷史傳說,增添了靜海歷史文化的神秘色彩。
(三)文人佳作
靜海人文薈萃,如張孟良創作的《兒女風塵記》,被朱德委員長推薦為全國12部優秀長篇小說之一,《血濺津門》出版后被改編成評書、連續劇的形式廣為流傳;董秋斯轉譯的《戰爭與和平》受到文學巨匠茅盾的極高評價;馮志創作的《敵后武工隊》被文化和旅游部和中央軍委評為“全國十大文學著作”和“軍事教科書”;團泊洼“五七”干校留下了周楊、華君武、吳祖光、梁斌等一大批當代頂級藝術大家的青春足跡;郭小川的一首《團泊洼的秋天》,把靜海的無限秋韻展現得淋漓盡致。
(四)飲食文化
靜海地處“九河下梢”,是京津冀的“菜籃子”和“城市廚房”。特殊的人文和地貌讓其產生了獨特的產品和富有特色的小吃。“獨流老醋”“臺頭西瓜”“金絲小棗”“王口炒貨”“劉記獨流白糕干”“信記燜子”“中旺火腿腸”等特產聞名全國。央視國際頻道的《美食中國》節目對“王口吊爐燒餅”“獨流老醋燜魚”和“中旺燜子”制作技藝進行了精彩呈現。
(五)產業經濟
靜海的空間布局是“兩城三區六園一帶”。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全國唯一以循環經濟為主導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林海循環經濟示范區是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健康產業園內有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體育學院和23個專業體育場館,以教學、科研、醫藥、體育健身等七大產業聚集為主,致力于打造國內特色鮮明的健康產業示范區,已被列入第一批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名單。WTA天津公開賽、第十三屆全運會、環團泊湖自行車賽等重要賽事在此成功舉辦。
二、靜海初中英語課堂中開發和利用鄉土資源的現狀
筆者調查了靜海區91位初中英語老師在課堂中開發和利用鄉土資源的情況,發現大部分英語教師對靜海具有歸屬感,認同靜海濃厚的歷史與文化底蘊。另外,95.6%的老師認同鄉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有利于學生的英語能力和家國情懷的培養。但在實際英語教學中,老師對鄉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卻不多見。
此次調查顯示,有45.05%的靜海英語老師從未進行過相關嘗試。進行過相關操作的老師中有71.43%認為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提高了,這表明學生更喜歡貼近生活的英語課堂,更愿意談論與家鄉相關的話題。所以在以后的英語課堂中,教師不妨更多地進行相關嘗試與操作。
三、靜海初中英語課堂中開發和利用鄉土資源的困境
從上圖可以看到有意愿進行鄉土資源開發和利用的老師所占比例遠高于從未在實際英語課堂中進行過相關嘗試的老師占比。那是什么原因阻礙了教師進行相關實踐呢?根據91位老師對“您認為阻礙您在英語課堂中開發和利用靜海鄉土資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這一問題的回答,總結出教師面臨的困境主要有如下幾點。
(一)對靜海鄉土資源了解不多
調查顯示,高達86.81%的教師對鄉土資源的了解是在生活中無意識積累的,并不成體系,而且只有12.9%的教師會特意進行了解。調查還顯示,多于半數的初中英語教師對靜海鄉土資源了解不多或幾乎不了解。教師在不了解的情況下是不會在課堂中進行開發和利用的。
(二)教師開發和利用鄉土資源的能力不足
本次調查顯示,除對靜海鄉土資源了解不多這一因素外,另一個困境是教師的鄉土資源開發能力不足,比如不知道怎么開發、不能將鄉土資源與教材進行有效整合、英語表達不夠準確以及自身的意識、認知的局限和課堂習慣等。
(三)學生方面的阻礙
部分教師有進行鄉土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意識,也想進行嘗試,但一些鄉鎮和農村校學生的生活環境限制了學生的視野,學生對鄉土資源了解不多。還有教師表示學生的基礎差,完成基本教學已經很困難,各方面開發都受限。此外,學生的英語表達水平也是一個阻礙因素。
(四)其他方面的阻礙
外部環境的阻礙主要是一些地區不夠重視鄉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缺乏成體系和易操作的資源,如人們的相關意識欠缺以及硬件資源如多媒體資源的欠缺和網絡不好等。來自學校方面的阻礙主要是英語課時量不足,課內時間都用來學習教材內容了,沒時間進行鄉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