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小菊
摘 要:從核心素養的角度研究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深度學習,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反思習慣,基于現有的教學內容,通過有效的思維方式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減少學生“思而不學”或者“學而不思”的情況,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靈活應用程度,有助于學生高階思維的發展。從深度學習理念出發,研究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旨在為初中數學教師提供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深度學習理念;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新思路
所謂深度學習就是指學習要與反思結合,探討科學的治學方法,針對初中數學科目的教育工作,體驗深度學習這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基于教育工作對學生終身學習的影響,教師應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出發改善學生的學習思路與思維方式,在基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成長之上,根據學習的實際需求,落實深度學習的教學措施,發揮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在課堂中教學水平的提升。
一、注重概念落實,鞏固教學基礎
有效學習是深度學習的基礎,也是尊重學生的表現。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側重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推理能力。由于初中數學知識體系與邏輯思維息息相關,所以偏重于邏輯方面的教學可能會影響學生的認知基礎,導致形象思維方面學生的認知不足。如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關注又不夠具體,則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就會有所困難。如在“平行四邊形”的學習中,學生對平行線的理解是兩條線永不相交,認識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則是基于對平行線的認知基礎上,屬于形象的思維狀態,這種思維狀態會對學生學習其他知識造成一定的影響,如后期解決平行四邊形的問題時,學生就會因為已學的知識而形成思維局限,不敢輕易突破。如果教師能夠在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列舉學生身邊的物體解讀平行四邊形的變化過程,以動態化的形式看到平行四邊形角的變化,能夠從定性的角度將變化作為定量,強化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的認知,教師可以用數學用語引導學生,鞏固在初中數學學習方面的基礎知識[1]。
二、注重教學方法,開展深度教學
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要注重思想方法,多元化的體現方式是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在深度學習的過程中,思想方法與初中數學的本質需要充分融合,使之能夠對初中數學形成良好的認知,有助于深化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對于初中數學的學習會存在一定的認知偏差,教師往往會傾向于用模板的形式幫助學生解題,但這種形式會限制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教師應充分利用思維導圖的優勢和特性,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如在“勾股定理”的學習中,教師先列舉了一些史料來證明勾股定理的原理,研讀了趙爽的“勾股圓方圖”,通過豐富的教學內容勾起學生研究數學知識的興趣,再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推理思維,教師從數學史料出發,結合數學故事,重新構建初中數學勾股定理的知識內容,可以從復雜的圖形中研究勾股定理的數學模型。學生從教師的引導中逐漸形成具體且完善的數學思維,在原有教學的基礎上深度培養了學生的能力,進一步解讀了數學知識的內涵,并通過融入史料與故事豐富了初中數學課堂的內容,使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地投入學習,學生通過合理的推理及邏輯思維探索更多的數學知識[2]。
三、構建教學模型,定型深度學習
初中數學需要學生具備較好的數學模型思維,也就是說在數學知識的教學中,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歸類、成型的能力,學生將基本的數學知識變為體系化的知識系統,這種學習模式與數學建模在本質上相同,所以也屬于深度學習的范疇,將數學學習的過程模型化,就可以讓學生自主解讀許多數學概念,而不必通過死記硬背理解數學概念。如在“一次函數”的學習中,學生初步接觸函數的相關知識,需要對函數中的常量、變量、自變量等概念具備充分的理解,如果學生想要準確地表示函數,還需要考慮到函數的概念等,用圖像來表示函數需要學生能夠認知相關概念,才能促進深度學習,否則學生會弄混自變量和因變量,那么學生就很難在函數的學習中掌握變量的變化區間,對函數的表達也不夠準確。即使是在基本的“y=ax+k”的表達式中,學生也可能會因為概念不清晰而不能準確地區分各個變量,但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以探究的方式深度學習函數概念,學生就會對實踐的過程產生具象的認知,結合函數的圖像可以構建完整的數學模型,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方式,這種以深度學習為理念的教學方法可以更好地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
初中數學深度學習的本質要求在于學生要進行深度的思考,從課堂知識的角度出發讓學生享受研究的過程,發展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高階思維,不僅需要教師對教材的知識做出詳細的解讀,更需要對學生的思考過程做出必要的引領,則可以達到深化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曹靈華.淺談“深度學習”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J].數學教學通訊,2021(1):53-54.
[2]遲偉志.深度學習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新思路探討[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16):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