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澗秋
摘要:現代學徒制是職業教育改革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有效途徑之一。加強現代學徒制學生黨建工作有助于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本文從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教育管理入手,探索黨建工作新模式、新方法,建立了校企共建黨支部,為順利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提供堅強組織保障,為職業院校在現代學徒制黨建工作提供經驗和啟示。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 人才培養 學生黨建 研究與實踐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職業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近些年現代學徒制的實施為培養技術技能人才提供了保障。
一、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意義
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雙制”模式下,不僅學校是辦學主體,企業也擔負辦學主體責任,學生身份也有了較大變化,既是學生,又是企業員工,學習方式也從原來學校固有的方式轉變為工學交替、校企輪換交叉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發展黨員工作帶來諸多問題。就拿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教育和培養來說,存在培養、教育和考察工作連續和銜接的問題。因此,導致有些入黨積極分子錯失被列為發展對象,有些學生預備黨員錯失轉正機會,有些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在進入企業實習后脫離組織監管,組織意識淡化,組織紀律松弛,難以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在國務院發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指出:“加強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各項要求,保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正確方向”。我們黨歷來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學徒制培養出來的人才,不僅是技能過硬的工匠,更應是政治上可靠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根本任務是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確保人才培養目標的實施。因此,學生黨建工作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中發揮引領作用,為學生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黨建工作實踐
近幾年,我校的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與一汽解放有限公司合作舉辦了現代學徒制試點,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過程中,學校與企業緊密合作,積極探索與實踐,逐步形成了 “五雙”“六導制”和“七評價”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學生黨建工作也融入了人才培養過程中,進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實踐。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是學生在學校與企業間交替進行學習和實踐。就拿入黨積極分子培養來說,按照發展黨員程序,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考察需要一年以上。但是,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導致了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和考察出現了斷檔和銜接的問題。有的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剛被列入發展對象,進入培養期不久就進入企業實習;有的學生剛剛被發展為預備黨員,便進入實習期,導致培養過程和考察過程不系統、不全面,這些問題給學生黨建工作帶來困惑。針對這種情況,學校黨組織與企業黨組織多次溝通研究,打破學校和企業界限,創新黨建模式,建立了校企黨建共建新機制。
(一)校企共建黨支部。校企雙方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育人、創先爭優”的原則,建立了結對共建關系。雙方簽訂了“校企共建黨支部協議”,共建黨支部書記由校方學生黨支部書記和企業車間黨支部書記共同擔任,各負其責。共同研究制定計劃,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產學研究、學生管理、招生就業、學生黨員培養教育管理等方面,開展共建合作,逐步實現理念共享、資源共助、方法共鑒,共同進步。
(二)黨支部共建任務。一是定期學習交流。共建黨支部圍繞“黨建促育人、黨建促生產、黨建促管理”進行廣泛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尋找黨建共同點,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取長補短。定期組織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黨員參加企業學習、活動、參觀等。定期邀請企業模范黨員到學校講座。二是加強學生黨員的教育和培養。為確保發展學生黨員工作的連續性,進一步規范發展黨員程序,保證發展黨員質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校企雙方共同制定培養教育和考核辦法,將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納入黨支部管理,指定培養聯系人,定期開展談心談話,定期召開例會交流培養考察情況,雙方互認培養材料、做到“教育黨員有力、管理黨員有力、監督黨員有力”。三是文化育人,促進校企文化滲透融合。校企雙方多次開展校企文化交流,增強組織認同感。以文化為紐帶推動融合,更好促進校企黨員認同對方文化,鞏固黨建基礎。圍繞互聯網+、操作技能、技術改造等方面展開技能大賽,企業與學校互派選手參加,互派技能名師或企業工匠擔任裁判員。通過校企文化融合促進學生知識運用和技能提高,吸引廣大黨員職工積極投身創先爭優和比學趕超活動中,有效提升黨建工作活力。
(三)共建保障措施。一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黨總支書記是“支部結對共建”第一責任人,要按照計劃組織人員定期調研座談,開展工作,解決問題。比如,在學生剛入企業實習,對身份轉變、生活環境、實習崗位等方面有不些適應,企業黨支部書記與學生黨支部書記共同組織召開由學生和師傅參加的座談會。二是制定計劃,明確任務。共建黨支部把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發展學生黨員工作,以黨建促生產作為重要任務來抓,雙方共同研究制定計劃,在工作職責和工作內容上明確雙方的責任,并按計劃逐項推進,在企業實習期由企業黨支部書記負主要責任,學生黨支部書記配合,主要負責人要帶頭抓,聯系負責人要及時匯報抓落實。三是對標爭先,建立機制。結對共建實現黨組織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對標爭先”中,一汽車橋廠裝配車間黨支部是樣板支部,共建黨支部在樣板支部的帶動下,努力建設標準化規范化黨支部,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創新黨建活動載體,改進工作方法,建立定期聯系制度,溝通匯報情況,研究解決問題。不斷豐富共建內涵,支部做到“七個有力”,共同打造現代學徒制黨建品牌。開展現代學徒制黨建結對共建,充分發揮了高校和企業雙方的優勢,體現校企雙方對學生成長進步的關懷,為雙方黨建工作了注入新的活力,使雙方黨員隊伍的黨性更強,基層黨組織具有引領作用,為順利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三、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熱,企業冷。社會上對現代學徒制認識不夠,雖然國家層面相繼出臺了職業教育改革等方面的政策,但宣傳力度不夠,影響面不大,出現學校熱、企業冷的局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的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指在企業這段時間,企業黨組織積極性不高。企業更多的注重對學生技術技能培養,對黨建工作的參與的熱情不高,尤其是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和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勢必增加企業黨支部的工作任務和難度。
(二)學生實習分散,增加了黨建工作難度。我校的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與一汽解放有限公司合作舉辦現代學徒制試點,該專業有10多名入黨積極分子和3名學生黨員分別在一汽解放車橋廠、軸齒廠,變速箱廠等各個車間實習,給學生日常管理和黨建工作帶來難度。學生黨支部人員和精力有限,不能與多個黨支部開展共建。
(三)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作用在企業沒有得到發揮。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由于缺少黨組織的引導和帶領,學生黨員和積極分子如同失散的羔羊,找不到組織,有些迷茫。在沒有建立共建黨支部情況下,企業也不知如何接收和管理。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與普通學生一樣忙于崗位任務,既沒有主動學習黨史黨規,有沒有參加組織活動的機會,組織觀念逐漸淡化,組織紀律松弛,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體現不出來。
四、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黨建工作對策及建議
(一)黨建體制機制健全是前提條件。作為校方應優先考慮與國有大型企業進行現代學徒制試點,并開展黨建聯動機制。國有大型企業對黨建工作比較重視,體制機制健全,企業的黨委書記直接分工分管業務工作,企業的黨支部書記兼車間主任,做到了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把黨建工作目標與經濟目標齊頭并進,基層黨組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企業設置的黨員示范崗、勞模工作室對實習學生也起到了示范和帶動作用,為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教育創造有利條件。
(二)黨組織參與校企實習計劃的制定。為解決學生實習較分散的問題,校方在學生實習前做好規劃,將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黨員分配到共建黨支部車間,使這部分學生能夠靠近黨組織,參加黨支部組織的學習討論、交流思想、參觀座談等,及時向黨組織匯報思想、工作和生活狀況,便于黨組織全方位的培養和考察,為實習的學生搭建一個發展進步的平臺。同時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加入,也為企業黨組織增添了生機和活力,為創建“樣板支部”奠定了基礎,創建了現代學徒制黨組織的新格局和新模式。
(三)校企共同制定考核標準。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過程中,我校與企業共同探索形成了“六導制”“七評價”管理模式。在“六導制”(企業輔導員、企業導師、企業師傅、學校輔導員、學校老師、駐廠導師)中,對于被列為入黨積極分子和已發展為預備黨員的學生,共建黨支部應從企業輔導員、企業導師、企業師傅中指定一名企業黨員來擔任培養人,除了負責學生在實習崗位上綜合技能訓練和工匠精神的培育,還應加強對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黨員在理想信念、道德修養等方面的教育和培養。
總之,現代學徒制模式下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還很多,校企雙方將不斷更新理念,開拓創新,積極探索適合現代學徒制特色的學生黨建工作的途徑和方法,不斷破解現代學徒制黨建工作的難題,把握人才培養方向,確保完成人才培養目標任務。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Z].2019-2-13.
[2]王秋麗,張新.新時代背景下加強大學生個入黨積極分子教育培養的途徑探索[J].高教學刊,2018(16):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