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秀華
【摘要】對于教學工作而言,老師不僅要完成教授學生基礎知識的任務,除此之外,也要與時俱進,結合當前時代背景,向學生傳輸正確的思想品德教育觀念。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老師需要將德育與教學工作進行有機融合,這樣能夠促使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本篇文章就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為重點進行探究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有機融合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一般會將重點放在語文基礎知識的講解方面,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教學目標,為學生打下良好的語文素質基礎。但是通過目前小學語文的教學情況來看,小學生以及小學語文老師都面臨著更為嚴格的挑戰,老師需要通過合理化的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在保證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使其道德素質得到有效提升。為此語文老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學生主體的重要性,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語文教學中逐漸滲入德育。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意義
(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
目前,互聯網信息化發展速度日益加快,這對小學生的發展具有一定的不利影響,甚至還會改變學生的未來。如果能夠在語文教學中有效滲入德育,其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德育滲透能夠使得小學生對社會道德規范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樹立正確的觀念,進而促使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以提升。
(二)能夠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發展有效結合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與學生發展相分離的問題時常出現,這會致使學生無法透徹地學習知識,對于學生的思維發展也會產生阻礙影響。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還是和老師的教學方法有關,部分小學語文老師依舊沿用陳舊的教學方法,這非常不利于小學生的發展。而在小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融合德育能夠使得這一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在這一過程中,首先需要從學生本身出發,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工作,以免出現上述問題。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的相應對策
對于語文學科而言,其開展德育教育具有很大的優勢,不管是從學科內容還是教學理念分析,其與德育教育都有著一定的關聯,接下來我們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與德育教育的融合提出一些措施策略。
(一)深入探究語文教材,尋找德育教育素材
教材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用到的主要工具之一,教材中不僅有大量的關鍵性的基礎知識,并且也包含很多德育內容。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需要以教材為中心進行深入挖掘,促使學生通過教材的學習達到優化德育水平的目的。比如在學習《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篇文章時,可以選擇滲透德育的教學方式。首先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帶有感情地誦讀這篇文章,之后向學生發起提問,讓學生大膽發言,說出雷鋒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學習。之后老師可以以教材為中心,向學生進行知識延伸,舉例說明雷鋒的光榮事跡,深化雷鋒的人物形象,在這一基礎上,對這一文章進行了解掌握。借助這樣的教學方式,除了能夠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之外,還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德育水平。在對教學所講的內容細致化的解釋以及系統化地學習后,老師講述人物背后發生的英雄故事,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也會對自身行為有一個反思,這樣學生就會覺得自己也應該不斷努力,積極向雷鋒同志看齊,從而為我國的發展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二)在語文朗讀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老師可以通過課文朗讀環節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趣味性,同時深入德育教育內容,讓學生充分融入到語文教學氛圍中。除此之外,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滲透德育教育,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思想認知,并且學生在朗讀過程中,也能對文章有一個更深刻的感觸,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接受德育教育。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需要具備更高水平的專業素質以及教學能力,為此老師需要深入到學生之中,了解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具體開展教學工作,這樣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在優化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也要讓學生通過高效率的文章誦讀,受到文章內容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使得小學生的德育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首先需要保證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是正確的,其次需要由老師負責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文章內容,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讓學生深刻體會大“挖井人”的辛苦,從而更加珍惜當今我們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從實際上來說,為了能夠實現德育教育的教學目標,老師需要在教學各個環節中都要有效滲透德育內容,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教材之間雙向印證,從而使得小學德育質量得到有效提升。綜合上述所說,學生需要在朗讀過程中保持充沛的情感,這樣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德育水平。
(三)注重言傳身教,深化德育效果
在小學語文德育教育中,我們需要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從而避免單純地說教,使學生在活動中,在實踐中獲得對道德的深刻理解,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我們都知道,教師在小學生的心中是光輝高大的,是具有權威性的,小學生也最愛模仿教師的言行。身正為師,我們要注重言傳身教,以自己的言行默默的影響學生,做好表率作用,為學生豎起道德的標桿,使他們在自己的道德生活中有參照,能夠規范自己的言行,知行合一。
總的來說,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積極開展教學與德育的有機融合,從而促使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為此老師可以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不斷優化教學理念,有效開展德育教育滲透工作。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無論是性格還是認知等都在發展過程中,還沒有成形,所以老師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勢在必行,幫助小學生建立符合要求的價值觀念,切實優化學生的德育水平,這對于小學生之后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馬天驕.語文教學滲透德育巧妙落實“立德樹人”--小學語文教學德育的滲透策略[J].新課程.2020,(43).236.
[2]譚小艷.新課改形勢下多維視野中的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策略研究[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1).140.
(東昌府區沙鎮鎮民心小學 25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