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摘要:閱讀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良好的閱讀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實踐中,一個閱讀能力強的學生,學習能力會更強,學起來會更加輕松。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課程內容,在教學中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小學語文教師要正確認識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并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學生閱讀;能力;培養
1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眾所周知,小學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學好語文不僅是對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有幫助,也有益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其作用影響不可忽視。正是因為語文學科地位的重要性,語文教學質量也極受重視。在教學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定位與教學的方法也發生著變化,教學質量已經有了大幅提高。但根據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來看,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教師缺乏對新課程標準的研究,無法深刻理解其中的內涵,加上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導致教學的效率與質量有待提升;(2)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的培養缺乏重視,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教材內容為主、以自身經驗為輔的方式向學生灌輸知識點,致使學生被動的學習,學習興趣較低;(3)面對教學改革,由于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不足,從而不僅缺乏創新的意識,也缺乏教學創新的能力,尤其是在現代化教學資源的整合、教學手段的應用方面,造成教學的實效性不足。
2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措施
2.1激發閱讀興趣,讓閱讀行為主動積極
興趣是學生進行閱讀的首要前提,只有保證學生具有積極的閱讀興趣,老師才能對學生開展積極的引導,為學生推薦更多的閱讀書籍,然而,如果學生對閱讀具有強烈的排斥情緒,無論多么完善的教育體系都無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進行具體的語文課文學習時,為了加深同學的閱讀理解和記憶,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中心思想推薦學生去閱讀更多的相關書籍,提高學生對該課文內容的好奇心,確保學生能在上課之前做好提前的預習工作。在每堂課程完成之后,語文教師需要對課堂內容知識進行總結和歸納,并將相應的知識與現實生活實際中的具體內容進行結合,幫助同學進行深度理解,不僅如此,教師還應該對學生的個人特色進行積極探索,從而可以推動所有學生積極加入整堂課程過程中,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和對閱讀的積極性。
2.2豐富閱讀方法,培養學生高效的閱讀能力
教師通過各種積極有趣的活動和游戲來活躍語文課堂上的氣氛,在具體每堂課文學習之前,教師可以下達相關的角色互換的指令,學生充當老師來為大家進行知識的講解,對整篇課文的知識進行梳理,并找出可能會提出的問題,從而在整個過程中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而在學生進行具體的課文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發揮積極引導的作用,讓學生在角色互換的新教學模式下獲得更多的知識。
2.3通過舉辦座談會的形式,促進閱讀教學提升
學生綜合素養能力的提高是整個教學體系內的中心主旨,因此,相關的語文教師在進行具體的語文教學時,必須鼓勵學生進行閱讀活動,讓學生在閱讀和不斷深入理解的過程中提高對語言文字魅力的理解能力。教師在推薦給學生具體的閱讀文章之前,必須對文章進行深度閱讀以及分類,找出那些符合現階段學生年齡的閱讀讀物來進行推薦。例如,在小學生學習《狼來了》這篇課文的過程中,老師可以準備關于不同主角之間的各種問題來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通過站在不同角度和角色的不斷變化中對整篇課文的深度中心進行掌握,還可以讓同學帶著疑問去進行閱讀,加深對整篇課文的閱讀思考,整個過程中都可以不斷完善學生的思考方式和能力。而在這個不斷學習的過程階段中,相關的教師一定要結合學生閱讀能力的差異來對其進行閱讀書目的推薦,不可采取單一式的讀物鑒賞,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2.4提高學生的文字敏感性
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進行好詞好句的摘抄,學生在不斷摘抄記憶的過程中,能夠得到更多知識的積累,這種方式也是整體語文綜合素養提升的最佳手段。在這種日積月累的不斷寫作下,能夠讓學生受到文字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對一些優美文字形成更高的敏感性,一旦在日后的課文閱讀理解里遇到與此相關的句子,都會形成應激反應下的回答,可以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成績。不僅如此,一旦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難點和不易理解的地方,都可以向老師進行積極的請教,從而可以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
2.5加強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是對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一大重要補充手段,學生不僅可以在課文內容知識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還可以在課后不斷收集各種類型的讀物,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不斷積累豐富的理論知識。而且老師還可以通過舉辦各種趣味小活動來加深同學對課外閱讀理解的感悟,讓學生在同學面前進行積極的表達,還可以進行閱讀圖書讀后感的比賽,讓同學在競爭的環境過程中提高自己的閱讀興趣,對各種讀物都會有強烈的好奇心。
2.6設生動教學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對于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而言,語文教師只是一味地根據課本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并沒有考慮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狀態,也沒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時間,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對整個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形成阻礙。但是現階段生動教學情景的不斷開發和優化,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激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和閱讀興趣。例如,在進行《小壁虎借尾巴》這一課文內容的講解時,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對環境情形的展現和對語言對話的實際展現中加深學生對該課程內容的記憶和理解程度,可以在此基礎上讓同學們帶著興趣對課文進行整篇內容的深度閱讀。生動教學情景的出現,不僅可以活躍整堂語文課程教學的氣氛,還可以激起學生對語文學習閱讀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能在不斷閱讀的過程中儲備豐富的知識。
3結語
總之,閱讀能力是新時代學生成長必須的重要能力,能夠促進學生多元發展。加強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閱讀技能的訓練,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讓學生在閱讀中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劉淑英.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聽說能力培養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0):112-113.
[2]張亞麗.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國新通信,2019,21(09):211.
[3]黃永蘭.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3):113-114.
[4]吳倩.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途徑分析[J].漢字文化,2019(04):119+121.
(泗洪育才實驗學校 22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