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 王曉 李昊鵬
摘要:目的:探討互動健康教育在社區糖尿病患者中應用及影響。方法: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選取該院新華南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采作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給予互動健康教育模式。對比兩組干預后治療依從性、血糖和血脂水平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探討互動健康教育模式的影響。結果:干預后,觀察組治療依從性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血糖與血脂水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患者隨訪一年,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社區糖尿病病人采用互動健康教育模式,可顯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控制能力,將血糖與血脂控制在較穩定的水平,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可在臨床進行推廣。
關鍵詞:互動式;健康教育;社區糖尿病;健康管理;應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新華南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相關診斷標準。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45~73歲,平均(52.9±5.1)歲;病程1.5~19年,平均(7.2±3.4)年;觀察組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49~71歲,平均(53.4±5.3)歲,病程2~18年,平均(7.8±3.2)年。兩組在性別構成、年齡分布及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作常規護理模式,內容包括血糖監測、運動指導及飲食指導等。觀察組給予互動健康教育模式,構建由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患者三方為參與主體的管理模式。
(1)建立健康檔案:為每一位患者建立糖尿病健康檔案,設定糖尿病追蹤卡,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健康認知水平、文化背景等,在實時的跟蹤中及時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更新健康檔案的相關內容。(2)一對一評估:在開展健康教育前,由??谱o士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評估,內容主要為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掌握程度,如糖尿病服藥知識、胰島素注射知識、血糖監測知識、飲食及運動鍛煉知識等。(3)集中健康宣教:將患者集中起來,由社區的全科醫生為患者開展集體健康宣教,循序漸進的講解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如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和誘因、飲食及運動對血糖控制的影響、正確的血糖監測方法等,每次講座中預留10~15min,鼓勵患者主動提出疑問,醫護人員耐心解答。(4)看圖對話互動健康教育:參照國際糖尿病聯盟推出的4幅看圖對話工具,由護士與患者進行看圖對話,其分成4個部分內容,與糖尿病同行;什么是糖尿病;健康飲食與運動;與胰島素同在以及足部、高血糖、低血糖的處理。在護理人員的引導下,就圖片內容進行面對面的小組討論活動,將圖片內容與真實病例結合起來,調動患者的積極性,同時護理人員及時回答患者的疑問,融入到互動式課堂中。(5)網絡互動健康宣教:建立微信群或QQ群,將患者集中起來,利用微信或QQ群進行互動健康教育,通過發短信和打電話方式提醒患者按時參與互動,護理人員引導患者在微信群或QQ群上發表自己的觀點、經驗教訓,并指出其中錯誤的地方,重點引導患者認識到規律服藥、科學飲食、適度鍛煉、血糖監測等對于血糖控制的重要意義,增強患者的健康認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6)健康知識競賽:在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個月組織開展1次糖尿病健康知識競賽活動,并設定一些物質獎勵,鼓勵患者參加比賽,在比賽中參與疾病健康知識的互動。(7)電話回訪:定期對患者進行電話回訪,詢問患者在自我管理中的疑問,并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建議;鼓勵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增強治療自信心。
1.3觀察指標
(1)兩組干預后治療依從性比較,包括藥物治療、飲食控制、運動干預、血糖監測及胰島素的正確使用等,得分范圍為0~7,0~3分為分依從性差,4~6分為依從性良,>6分為優;(2)兩組患者干預后的血糖和血脂情況;(3)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低血糖、周圍血管病變及酮癥酸中毒等。
1.4統計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率及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干預后治療依從性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治療依從性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2組患者干預后血糖、血脂水平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的血糖與血脂水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近年來,我國糖尿病患者數量不斷增加,糖尿病并發癥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糖尿病引起的疾病負擔越來越重。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水平,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但單藥往往不能達到滿意的血糖控制效果,還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社區醫療衛生機構是糖尿病等慢性病健康管理的主要醫療機構,健康教育是幫助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發展的關鍵。因此,社區醫療衛生機構需要加強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互動模式的開展首先是縱向的軌道干預,由醫院護理人員提供專業的、系統的技術指導,再由醫院與社區間的互動將專業的護理措施與計劃向社區進行延伸,將社區的服務功能最大化,打破了以往單一的健康教育的護理模式,發揮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傳、幫、帶的作用,由社區護理人員與患者家屬監督與指導,保證護理內容的落實。通常情況下,糖尿病病人在住院治療期間均會被告知兩者的重要性以及加以控制與改善的方式,但由于多年的習慣所致,往往很難自發控制,因此在出院后無法維持有效的控糖效果。
傳統的健康教育浮出水面,患者學習依從性不高,教育效果不好?;咏】到逃墙陙韽V泛應用的健康教育模式,強調患者與患者、患者、醫務人員之間的溝通,突出了患者在健康教育活動中的主導地位,開放、群體參與健康教育活動,加強患者與醫護人員的健康知識傳播和溝通,加強患者與患者之間的經驗交流和知識競爭。在各種互動活動中,要調動患者的積極性和積極性,讓患者主動了解糖尿病相關知識。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按照醫生的建議服藥,自我監控血糖、愛護腳等,養成健康生活方式,進一步促進血糖水平控制,防止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結論
綜上所述,社區糖尿病患者互動健康教育具有積極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改善患者的遵醫行為,促進血糖水平的控制,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漆紅梅,羅潔.看圖對話工具在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學,2019,18(11):69-74.
[2]白雅婷.Cox健康行為互動模式在社區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寧夏醫科大學,2019.
[3]曾紅菊,楊曉春,黃雅麗,黃翠英,張麗.互動式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監測血糖行為的干預效果[J].現代醫院,2019,16(09):1399-1401.
[4]陳少華,胡葵花,胡碧云.網絡互動式健康教育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19,21(12):1622-1623.
[5]李富娟,李小明,凌愛思,胡明,任潔娜,鐘美容.互動健康教育在社區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9,19(23):18-20.
[6]蘭鳳敏,吳雪.社區互動式健康教育對提高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知識的效果[J].中華護理教育,2019,10(07):325-327.
(山東英才學院醫學院)C02B6480-6D09-49DE-94DD-DD65FE50D7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