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 要:拼音學習有助于識字教學的開展,也有助于小學生閱讀和習作能力的培養。拼音學習對于學生整個語文學科的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有助于識字教學的開展,有助于學生學好普通話,也有助于學生閱讀和習作能力的培養。學會漢語拼音是小學第一學段識字與寫字的主要目標。調查研究發現,低學段學生在學習拼音時在讀和寫兩個方面都常常會面臨一些困境。針對這些困境,提出一些應對策略。首先明確新課標漢語拼音教學目標;其次教師要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再次,突破難點,鞏固學習效果;最后,指導書寫,輔助拼音學習。
關鍵詞:小學低學段;漢語拼音;教學策略
拼音是一年級新生在開始學習時首先接觸的內容,這部分內容也是他們識字、閱讀、習作的基礎。
一、拼音學習對于語文學習的意義
識字、閱讀和講好普通話是語文學習的三大板塊,漢語拼音是輔助這三個板塊學習的有效工具。掌握了扎實的漢語拼音基礎知識,學生就能通過查字典獨立處理未見過的生字,進行廣泛閱讀,進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一)拼音教學有助于識字教學的開展
漢語拼音有助于開發小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學生在尚未掌握足夠的漢字時就能閱讀和寫作。漢字是表意文字,新入學兒童學會了拼音,可以獲得識字的主動權,加快識字的速度,提高識字的質量。
(二)拼音教學有助于學生學好普通話
我們的祖國面積廣闊,各地都有方言。這五花八門的語言給人際交往與文化交流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普通話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措施。學好漢語拼音,可以幫助學生說好普通話。從進入學校就開始學習漢語拼音,有利于學生掌握漢語拼音的要領,克服學習語言文字時在語音、語調方面的障礙,也為學生以后的人際交流與文化傳播帶來很大的方便。
(三)拼音教學有助于學生閱讀和習作能力的培養
在掌握了漢語拼音這個工具之后,隨著識字量的不斷增加,小學生在進行書面交流或習作時可以先用拼音來代替一時想不起來的字或不會寫的漢字。方便時,再查字典確認漢字。這樣就大大降低了他們在習作時的困難。
二、低學段學生拼音學習的困境及應對策略
小學生在學習拼音時常常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和錯誤。美國作家喬伊·羅斯曾經說過掉隊的學生實際上在六歲時就掉隊了。對于我國的孩子而言,六歲也就是孩子剛入學開始學習漢語拼音的階段。漢語拼音學得好壞,對于以后學習語文知識有著直接的影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學好拼音對低學段學生來說,其實是一個很嚴峻的考驗。
經調查分析,學生常出現的錯誤主要表現在讀和寫兩個方面,主要原因不外乎如下幾種:形近的聲母、韻母較多,容易混淆;部分韻母發音相近,難以分辨;學生本身的發音不夠準確;另外,人的辨能力總是先于發音能力,學生對有別于方言的東西如普通話就會反應“遲鈍”;除此之外,教師教學方法不得當也不能夠吸引學生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教師的教學方法決定拼音學習的效果。還有,在拼音教學中一些陳舊的教學方法,如單一的教師讀學生跟讀,為教拼音而教拼音,將拼音教學從生活場景中孤立出來,,難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加上缺乏必要的直觀形象手段,教學工具單一,也使學生學得索然無味。
針對上述原因,在拼音教學中不妨采取如下策略:
(一)明確新課標漢語拼音教學目標
與以往相比,新課標對低年級拼音教學的目標做了一些調整。從這些變化來看,對學生拼音學習的要求明顯降低了。此外,對一年級拼音學習的重、難點也分別做了明確。學習的重點、難點都強調了“對音節的拼讀發音”。明確了目標和重難點,就要學得扎實。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次接觸漢語拼音,在低學段學生的眼里,它們是抽象而枯燥的。因為缺乏實踐,小學生雖對其充滿了新鮮感與好奇心,但在具體學習時仍有很大的難度。有趣的新事物非常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因此,教師應在課堂上盡量將拼音字母形象化、擬人化,可寓學習于游戲和活動之中,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三)突破難點,鞏固學習效果
針對學生在拼音學習中較多出現的錯誤,可采取對應措施,精準突破。如針對學生分不清第二聲和第三聲的情況,先分析原因,是把二聲揚不到位和拖個尾音像第三聲;第三聲先降后升,而學生在拼讀時有的沒有降到位,有的則升過位了。然后可用兒歌和手勢輔助突破。先讀兒歌“一聲平又高ā”,念第一聲時手要穩穩地平行移動,念第二聲時就需要把手快速地向右上劃,在劃時教師還要同時說“快點再快點,馬上上山坡,不要慢騰騰,不然小車會滑下來”。運用這個方法,就可以幫助學生區分清二聲和三聲的讀法,不會把第二聲念得像第三聲了。也可以采取手勢法和聯想法。可以編出“一個氣球飛上天,一條尾巴在右下邊”這樣的謎語來幫助學習“q”。
(四)指導書寫,輔助拼讀
在指導書寫時,應結合字母的特點,首先要嚴格要求,注意筆畫順序,書寫規范。如ɑ在四線格中的位置是在二線和三線之間,要強調這些基礎。
綜上所述,漢語拼音是一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也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點內容,學好文字的第一步就是拼音學習。教師要將學生感興趣的元素加入實際課堂中去,幫助學生打好學習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慧.拼音識記方法新探[J].小學教學參考,2019(19):88-89.
[2]陳明月,張維.過目不忘的圖像記憶法[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18:91.
[3]范開泰.要加強《漢語拼音方案》的應用和推廣的研究[J].語言文字應用,2013(S1):36-37.
[4]李亞楠,周小兵.漢語拼音方案的產生、發展與對外漢語教學[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5,13(6):30-37.
[5]楊紅梅.讓學生有情有趣學拼音[J].七彩語文(教師論壇),201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