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娟
摘 要:3~6歲是幼兒身體發展的重要階段。為此,在幼兒園教學中,要創設室內運動區,設計室內游戲,通過有效的室內體育活動,推動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當幼兒參與到室內運動區時,幼師要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科學、合理地組織幼兒,從而達到陶冶情操、鍛煉身體的目的。
關鍵詞:幼兒園;室內運動區;創設;游戲
在幼兒階段教學中,不管是室內運動,還是室內游戲,強化了幼兒的運動能力。從本質上來講,有效的室內游戲既有助于推動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又有助于激發幼兒對室內運動、室內游戲的樂趣。傳統的幼兒教學無法滿足時代的發展步伐,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幼兒園要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活動,提高室內運動游戲的有效性。在設計室內游戲時,教師要引導幼兒一邊玩耍,一邊學習,確保幼兒的全面發展。
一、創設安全運動區域,設計有趣課堂游戲
創設安全運動區時,首先要做好準備工作。對于幼兒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身體發展不太成熟,因此,他們所能參加的運動是非常少的。為此,在創設運動區時,要將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室內運動區開展游戲時,教師要科學、有序地組織學生,保證每位幼兒的安全。創設室內運動區域時,教師要考慮到每位幼兒的運動能力,確保所創設的運動區域是幼兒感興趣的,同時,幼兒能深入運動區域中,積極參與到各種各樣的游戲中。
二、設計有趣運動情境,增強幼兒運動興趣
對于幼兒來說,貪玩、好動、好奇是他們的天性。為此,幼師要抓住幼兒的這一特點,引導幼兒參與到室內游戲中。然而,實際設計室內游戲時,教師反復沿用一種游戲,這使幼兒產生了疲勞感,無法主動參與到游戲中。針對此,幼師要定期學習,借鑒一些優秀的教學活動,不斷豐富游戲教學的情節,這樣做吸引了幼兒的眼球,使幼兒主動參與到游戲教學中。
在室內運動區域中開設游戲時,幼師不要使用一成不變的語言,而是要采用親切、富有情感的語言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確保每位幼兒在簡單的游戲規則中感受到運動的樂趣,并且慢慢讓幼兒具備一定的規則意識。教學中,幼師讓幼兒深入室內運動區域中,進行以“模仿動物”為主題的游戲。在此次游戲中,幼兒要模仿他們喜歡的一個小動物,同時,還要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和行為,通過讓幼兒參與到模仿動物這一游戲中,培養了幼兒堅強、勇敢的品質。從表面上來看,游戲是學生玩耍的時間,但是在游戲中,幼兒了解到每個動物的特征,同時通過讓幼兒模仿小動物,活躍了他們的思維,有助于他們的綜合發展。
三、重視幼兒的差異性,推動幼兒個性發展
每位幼兒的興趣愛好、性格特征、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在設計運動游戲時,幼師要關注幼兒的差異性,推動幼兒的個性化發展。只有尊重幼兒的差異性,幼兒才能主動參與到游戲運動中,深入感受游戲運動的樂趣。游戲材料是游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運動游戲中,幼師要從幼兒的能力出發,分層次投放游戲材料,引導幼兒科學、合理地運用游戲材料。
在室內運動區域進行體育游戲活動時,幼兒要充分考慮每一位幼兒的自主性,確保幼兒從自身的興趣愛好出發,選擇有效的游戲材料。作為一名幼師,通常會結合幼兒的發展情況,合理設計室內區域。我們知道,大部分幼兒喜歡攀爬,為此,幼師專門設計了攀爬區域;部分幼兒喜歡籃球等,幼兒還設計了球類區域。在不同的運動區域中,教師會安排相關的體育器具。以攀爬區域為例子,此區域中,教師安排了小拱形架、大半圓形、大梯子等不同的體育器具,讓幼兒根據自身的能力,靈活選擇體育器具。在室內運動區域中,幼兒進一步感受到運動的樂趣。除了投放材料要層次化外,幼師還要不斷健全評價機制。針對每位幼兒的實際情況,幼師要多一點觀察,少一點指導,以便掌握每位幼兒在運動中的真實表現,同時要發現幼兒在運動中存在的問題,根據這些問題開展針對性的指導,以此來確保每位幼兒順利完成此次的運動任務。幼兒運動區域活動中,幼師要清楚地認識到室內組織運動存在的不足,并不斷創新教學理念,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以便不斷完善室內運動區域,充分發揮室內運動區域的作用。
四、總結
在幼兒教學中,幼師應清楚地認識創設室內運動區和室內游戲的重要性,通過讓幼兒參與到室內運動,從而鍛煉了幼兒的身體。對于幼兒而言,他們比較喜歡新鮮的事物,并且對游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此,幼師要抓住幼兒的這一特點,引入游戲,在游戲中讓幼兒感受到運動的樂趣。同時,在游戲中,幼兒克服了重重困難,這無疑增強了幼兒學習的信心。為此,幼師要不斷反思、探索,合理創設活動區,并設計有趣的游戲,讓每位幼兒參與到教學中。
參考文獻:
[1]王瑋,王喆.參與式幼兒園空間營造設計框架與實踐:基于兒童權利、能力和發展的視角[J].學前教育研究,2016(1).
[2]慎蓓蓉.小游戲 大運動:淺談幼兒園趣味體能游戲的組織策略[J].山東教育,2017(Z5).
[3]柳倩,曾睿.幼兒園室內環境運動功能的利用現狀與保育措施[J].學前教育研究,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