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玲玲
摘要: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想和行為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一階段對他們的言行進行良性引導,有助于完善學生的人格,引導學生養成正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科學的理念和態度。對此,本文將以高中生的成長為切入從化學課堂設計出發,分析提高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參考和啟示。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提升;方法分析
化學本身就是邏輯性和實踐性兼具的重點學科,其知識的學習僅僅依靠理論的背誦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經歷一系列實驗的檢驗和論證。再加上,化學植根于不同類型的科學實驗,學生可以在實驗活動的引導下,進一步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獲得更為豐富的情感認知與生活經驗,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一、針對教材實驗進行調節與改革
盡管化學教材中列舉了不同類型的演示實驗,但有一些學校并沒有配備完整的設備和器材,所以教師的演示實驗也會受到一些條件的限制和束縛,最終導致實驗現象不夠明顯或者是缺乏嚴謹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應當懂得舉一反三轉換思維,要善于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對實驗的裝置和方法進行改進,簡化本身較為復雜的實驗,并確保實驗性的合理與客觀,讓實驗變得更容易觀察和操作。例如,在開展銅和稀硝酸反應實驗的時候,由于教材中列舉的實驗裝置在控制上存在很大的難度,而且也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氮,給環境帶來不良的影響。對此,教師就可以與學生一起對實驗進行調節,提高實驗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把銅片改為銅絲,用提拉銅絲的方法來控制化學實驗的范圍,這樣不僅可以調節反應物的用量,同時也可以降低有毒氣體的排放量,避免對環境產生污染,給人體造成損害。
二、鼓勵學生從驗證到探究
許多化學實驗都具有鮮明的驗證性特點,當教師在介紹這一類實驗步驟的時候,大多都會按照設置問題解釋原理,展示結論,實驗證明的基本順序,讓學生按部就班的了解理論應用的過程,這種模式相對簡單且清晰,可以讓學生強化理解和記憶,但學生的學習狀態是相對被動的,長此以往他們的獨立探究能力也會大大削弱。對此,教師可以選擇部分驗證性實驗,將它們轉化為探究性實驗。這里所指的探究性實驗,本身也擁有許多明顯的優勢。具體來講,在正式開始實驗之前,學生都無法預料實驗的現象和結果,究竟是怎樣的,所以他們也會更為仔細的去觀察并記錄數據,養成科學且嚴謹的態度。而且,探究性實驗可以發展學生的智力和思維,化學實驗的現象是豐富多彩的,而這些不同的現象又可以引導學生認識物質變化,學生不僅要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同時也要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要根據結果進行提煉和簡化,做到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因此,教師就可以把書本上提到的驗證性實驗轉化為探究性實驗。例如,在學習二氧化碳實驗室制作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列舉出基本的實驗內容,碳酸鈉與稀鹽酸,純碳酸鈣粉末與稀鹽酸,石灰石與稀鹽酸,石灰是濃鹽酸石灰石與稀硫酸等等,并隨機抽選5名學生,讓他們到講臺上展開實驗,當實驗告一段落之后,進行交流和討論,讓學生分析,如果在實驗室的條件下,那么以上這些方,法哪一個更適用于二氧化碳的制取?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學生在嘗試的過程中不僅感受到實驗的快樂,而且也學會了對不同的化學方法進行比較和分析,他們的辯證思維會得到長足的發展。在必要的情況下,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對探究性實驗的步驟進行調節,這樣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讓學生自我發揮,展現出自己的優勢和潛力[1]。
三、樹立環保理念
近些年來,環境污染給社會帶來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環保也成為各國關注的重點話題,在這其中,化學污染是危及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重要元兇之一,所以教師也需要讓學生積極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和使命,讓學生掌握防治化學污染的方法,深刻感受到化學的社會價值和意義。在這里,教師可以適當選擇微型化學實驗,對常規實驗進行替換,減少能源的消耗。這里所說的微型化學實驗,主要強調的是儀器的微型化,裝置的微型化以及試劑的微型化,其自身的成本較低,而且攜帶方便,能夠滿足人手一套的需求,從根本上解決了學生動手機會少的問題。再加上,微型化實驗可以節省許多經費,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保障了操作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上一層樓,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與動手能力,引導學生樹立環保意識與理念。例如,在學習實驗室制取氯氣的時候,由于在開放環境下,氯氣的毒性會危及師生的人體健康,因此教師就可以使用微型實驗裝置,減少試劑的用量,讓學生更加清晰的感知到實驗的現象,并分析氯氣制取的性質和特點[2]。
四、實現課外延伸和拓展
化學知識本質上就是對生活中各種現象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所以理論也可以與社會中的案例一一對應。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也應當堅持貼近生活,貼近社會這一指導思想,創設課外實驗,實現課堂的延伸和拓展,讓學生在家中也能夠參與操作活動。這里所說的課外實驗,可以包括多種類型,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蠟燭冷卻后收集炭黑,也可以讓學生制作番茄電池,提取植物中的色素,做酸堿指示劑,或者是讓學生利用鉛筆芯粉末制作潤滑劑,亦或是嘗試配比波爾多溶液。除此之外,教師也應當發揮出課外實驗的探究性作用,可以鼓勵學生在私下探究鐵的銹蝕條件,分析鐵生銹的規律和外在原因,或者是讓學生自行研究蠟燭火焰的結構。以上這些生活類的小探究,都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認知,讓學生積累更多的經驗和教訓,感受到化學的魅力與價值。
結束語
綜上所述,持續性推動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是合理且必要的舉動,這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應有之策,也是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的有效措施。本文通過教材的優化組合,探究性實驗的調節,微型實驗的延伸,課外的拓展這幾個角度,論述了化學實驗教學效率提高的方法,充分結合了高中化學的基本內容,尊重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與時間上的可行性,能夠作為教師的參考依據。在未來,教師也應當鼓勵學生從生活中搜集實驗器材,幫助他們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參考文獻:
[1]趙理彥.提高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成才之路,2020,000(004):90-91.
浙江省東陽市巍山高級中學 浙江 東陽 32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