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
摘要:高校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般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地對學生和教師進行“填鴨式”的理論灌輸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往往忽略了受教育群體的學習興趣、學習需求和權利,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和服從性,尤其是大學生群體,起本身就是時代的弄潮兒,他們具有極強的主觀能動性,況且正確的思想和價值觀不同于其他的知識,無法依靠灌輸,而是“人”經過學習將其“內化”并在內心深處確信才能實現。因此本文以大學生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研究對象展開研究,通過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學生課余時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三個層次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
(一)自主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媒體的環境下,人與人之間可以自由、平等地交談,這就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一種民主、平等的氛圍下開展,每一個學生可以是思想政治的教育者,也是接受者,這樣就使他們的權利和尊嚴更明顯地得到尊重。
(二)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
高校的思政教師可以借助新媒體開放性和交互性的特點,自己編制獨具特色的教學視頻,上傳到新媒體平臺上,或是利用微信等新社交平臺分享給學生,引導學生學習這些具有客觀性與選擇性的思政教育素材,并根據學習的效果做出正確的選擇與判斷。這樣不僅實現了高校的教學效果,同時也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共享。
(三)創新思政教育教學的手段
教師可以借助手機短信、微信、微博、QQ 和網絡論壇等媒體平臺對學生開展思政教育,這樣一來,就有效地創新了高校思政教育教學的手段,使學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
二、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與問題
(一)學生在應用電子設備時注意力容易被轉移
如果高校想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新媒體,就必定會使用到電子設備,例如,手機、電腦或者ipad等,如果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使用這些設備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學生的注意力不容易被轉移,但是如果教師嘗試在課后為學生設計了學習活動,那么學生在沒有教師的監督下,很有可能會被電子設備中彈出的信息所吸引,因此便將學習任務放到了一邊。等到學生完全意識到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了之后,才發現自己幾乎還什么都沒有做,但是學生還有其他的任務需要進行,因此不得不暫時地先擱置思想政治課程的任務,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積累了大量的思想政治課程的任務。
(二)學生對思想政治的自由言論意識扭曲
當前,在我國當代的大學生群體中,存在著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一些學生受到外媒的影響,導致學生認為我國的言論不自由。但是事實上,我國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國家,并且將人民放在第一位。之所以當代大學生會出現這一問題,就是因為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不夠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盲目地對學生進行新媒體教學,學生在自主學習了解感興趣地政治內容的時候,很有可能會被網上的一些言論所誤導,但是學生因為思想政治水平不足,因此沒有辦法辨別網上這些言論的對錯,如果教師對這些不當的言論進行指責,學生就會出現不滿的情緒,認為我國是言論不自由的國家,因為學生可能會認為這些人說的才是真話,所以學生就會認為國家不讓人民說真話,學生回盲目地相信謠言。因此,我過當代的大學生對于自由言論的認知存在嚴重的扭曲。
三、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
高校應當做好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確保教師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的時候做好對學生思想的教導工作,讓學生意識到思想政治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國家對于人才的思想政治素養需求,從而讓學生能夠擁有主動學習的動機,讓學生在課下的線上學習時也能擁有較高的自覺能力。再者,教師在課堂上應當以引導者的身份為主,在課后為學生布置觀看視頻、文章或圖片的作業,在課上組織學生對這些內容進行討論。如果學生在課下沒有認真地進行線上學習,學生在課堂的線下學習就會感到吃力,有些學生可能就會放棄對思想政治課程的日常學習,在考試的時候再準備“臨時抱佛腳”。考慮到這一問題,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讓學生能夠長期保持對線上和線下的高度關注。因此,教師應當調整成績的考核制度,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深入學習線上所愛傳遞的材料的時候,可以先向學生進行提問,學生回答的情況會計入學生的平時成績。為了確保學生能夠充分地重視平時成績,就需要教師調整平時成績與考試成績之間地比例,讓學生僅僅想依靠考試前臨陣突擊的方法就通過考試的可能性降為零,從而督促學生在課后也認真地學習。
(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自由言論觀念
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自由言論觀念,確保學生能夠清楚地辨別自由言論和謠言之間的區別。我國支持人民自由言論,因為這是人民應當具備的權利,國家也會努力保障我國人民地話語權。但是,國家對于胡亂造謠而導致社會的穩定和治安出現問題的人,一經發現就會嚴肅處理。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師必須教導學生如何分辨自由言論和謠言。自由言論是在客觀公正與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對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但是不能具有攻擊性,也不能導致影響社會的治安,因為人民是國家最寶貴的財富,社會穩定才能讓人民生活幸福,因此在發表自由言論的時候也應當為自己地言論負責。謠言就是歪曲現實或無中生有,因此在網上造謠的人就是在說胡話,如果學生相信了這些謠言,就會導致學生的思想政治觀念逐漸出現問題,不能在公平公正且客觀地分析問題,這嚴重地違背了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因此,教師必須向學生強調這二者的區,避免學生受到網上不當言論地影響,只有擁有辨別能力地學生,教師才能放心地利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學。
四、結語
祖國的經濟發展迅速,市場需要高校持續輸送人才,為了能夠培養出適應時代且擁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養水平的學生,就需要高校根據時代的特色,為學生提供具有創新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體時代,學校如果可以巧妙地利用新媒體,將新媒體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在教育的時候就可以體現出自主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可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同時還能創新思政教育教學的手段。但是當前,在高校的思想政治課程中落實新媒體教學需要先解決學生在應用電子設備時注意力容易被轉移,學生對思想政治的自由言論意識扭曲,以及學生對思想政治的學習興趣不高的問題,對此,高校可以通過采用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自由言論觀念,以及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策略進行解決。
參考文獻:
[1]嚴波,王勇,桂巧玲.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評[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9(06):86-96.
鄭州商學院 河南 鞏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