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旭威
梁啟超先生在他的“少年中國說”中曾提出,“少年強,則國強。”但如今隨著很多家庭的物質生活逐漸提升,家長過于溺愛孩子,卻使得這些青少年兒童的心理變得極為脆弱,成為了任何人說不得、碰不得的“花瓶”,反觀新聞媒體中報道的青年入伍不堪受累而選擇當“逃兵”現象和考試成績不理想擔心受父母指責則輕生的問題等等,不難看出青少年兒童落實挫折教育已經刻不容緩。本文結合了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優勢,探究了怎樣滲透挫折教育的方法,希望可以給同仁提供一些參考。
1 小學生心理脆弱問題的具體表現
小學生的心理脆弱問題,其表現可以有很多種,比如,在做家庭作業的過程中,拿到某個題目,還沒有看清題目中講的是什么,單從題目的文字敘述上一看比較長,就開始抱怨。家長此時越是走過來“詢問”狀況,越是增加了孩子“囂張”的氣焰,最終的結果無非是兩種,一種是家長代為執筆,另一種就是干脆不寫作業。不僅如此,在體育活動中,有的孩子心理脆弱的問題也是表現的淋漓盡致。比如,一提到跑步,有的孩子就開始抱怨“很累的”、“我不行啊”、“我跑不動啊”等,尤其是一些身體體型本來就比較胖的同學,他們的運動欲望更是接近于沒有,也正是因為如此,有的孩子過早的患上了近視、氣短、高血壓等癥狀,幾乎每個月都可以看到有那么固定幾位學生請病假。試想如此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又如何能夠擔當大任,探索有效的挫折教育勢在必行。
2 挫折教育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
2.1 樹立學習榜樣,鼓勵學生紛紛效仿
正所謂,“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即使是在同一班級的生活中,也會有很多的性格相仿或者性格不同的學生。換句話來說,有害怕困難,恐懼挫折的,但也有迎難而上,不畏艱險的,因此,在實施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把握住一些能夠傳遞正能量的行為或者是人、事,來號召其他的同學紛紛效仿,這樣就可以樹立起挫折教育的學習榜樣。比如,同樣是要求學生跑步,有的學生就積極配合教師的訓練要求,雖然在剛剛開始的時候,呼吸比較急促,跑步比較吃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堅持如此,該學生就可以找到在跑步時調整自己呼吸的小技巧,從而將跑步視為一種享受和樂趣。對此,教師就可以提出表揚,號召班級中一些平時不愛運動的學生向他學習,達到以身說“法”的效果。
除此之外,作為體育教師,我們在言談和舉止上也會對學生的行為產生影響。比如,當遇到某個班級體育課上突發的安全事件時,體育教師臨危不亂,鎮定有序的處理好每一件事情,這樣的辦事能力,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從而讓學生在教師的感化和熏陶下,實現抗挫能力的提高。
2.2 將“挫折”細化,讓困難逐步克服
每個人的學生時代,幾乎都會被老師問過一個問題,“你的理想是什么?”或者是說“你長大想從事哪個職位?”,或許在當時看來,那個“理想”是比較遙遠的,且充滿了很多的不確定性。但是,只要將這個“理想”進行拆分,逐步使它細化,形成一個短期、中期和長期的目標,那么就會發現其實想要達到它也并不是什么難事。同樣的道理,或許在某些學生看來體育課堂上老師要求自己跑兩千米、三千米,這是看起來非常不切實際的,但切實將它細化來看,只要找到自己的一個前進點,比如,心中默默數著再堅持一下就還剩1000米,再堅持一下就還剩500米,再堅持一下……如此,以某個參照物為基礎,給自己在心中做“減法”,那么,這項對于學生的長跑挫折就會終將得以克服。
2.3 拋棄成敗意識,不以一時得失而論
有的人接觸的成功和失敗多了,懂得了不以一時的得失而計較,而這樣的生活態度往往可以在任何事情中游刃有余,而有的人經歷的成功較多,而失敗較少,因此,偶爾一次的重大失敗,都會使其產生輕生的念頭。所以,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挫折,也是非常重要的。對此,教師可以在體育課的訓練結束后,給學生們講解一些歷史故事,如《臥薪嘗膽》、張海迪的故事和拿破侖的軍事斗爭故事等等,比如,乒乓球運動的冠軍鄧亞萍,她的故事就十分激勵人,她的身高只有一米五,可以說在乒乓球運動中根本占據不到身材的優勢,但她并沒有放棄自己對體育運動的追逐理想,而是在多少個日日夜夜都在艱苦付出,她經歷過乒乓球訓練中很多次的失敗,才換來了登上領獎臺的那一刻,這種精神就值得每一位學生學習。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校園里多組織一些體育比賽,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賽事參加的多了,他們自然也就學會了如何去看待成功和失敗,繼而提高心理的抗挫能力。
綜上所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若想讓每一位小學生都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抗挫能力,以及健康的身體狀況,就需要讓學生學會擺脫自暴自棄,脆弱的性格,學會勇敢,學會堅強,正面面對挫折,如此,才能真正落實我國的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促使青少年兒童健康茁壯成長。本文中,簡述了幾點可供實施的方法和策略,若有不足之處,還望同仁不吝完善,筆者希望能夠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還給小學生一個健康快樂成長的童年。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跨塘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