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如今社會經濟科學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進入人們的生活工作中,致使人們的生活、工作等習慣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也為高校學生管理的建設和整體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本文在此背景下,根據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的研究,闡述其現狀及特征,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解決措施。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
前言:對高校學生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模式應時刻跟隨社會發展,尤其是大數據時代的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以往傳統的管理觀念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以及社會對學生的實際需要,因此,將大數據的概念與高校實際管理工作相結合,是順應社會發展的必然情況。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的目的是加強高校整體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從而利用大數據信息技術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一、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現狀
數據信息化技術使用目的是針對在校學生的實際學習與生活中獲取相應調查數據進行科學、系統化分析,為學生制定出適合學生發展、學習的工作計劃,將在校的各項信息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整合,便于以后管理工作的開展。高校對學生實行管理工作的意義不僅是便于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更重要的是利用信息化技術加強對學生的監督管理工作。
(一)缺乏專業管理人員
根據對各高校管理工作的調查發現,隨著近幾年高校入學人數不斷增加,相應的管理人員數量卻沒有明顯變化,甚至有少量減少的現象,而對于管理人員在信息技術上的認知也沒有明顯提升。部分高校雖然在建設信息化管理工作中較為關注,并進行相應的培訓或是對高校管理工作隊伍進行強化建設等一系列培養方案,但管理隊伍的整體水平仍有待提高,還有部分高校中的管理工作人員常身兼數職,種種情況不但影響著高校的教育質量,不利于建立與學生間的良好關系,還導致學生管理工作難以達成真正的教育目標[1]。
(二)信息化建設工作中存在管理困難
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互聯網技術迅速普及,大數據時代應運而生。信息技術為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信息化提供了便利條件,但同時也存在很多不良因素。高校應重視網絡的雙面性,并根據大數據時代的發展為學生制定適合學生發展的管理模式。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數都是“00”后,思維方式較為獨特和活躍,很容易接受各類新鮮事物,不喜歡受到制度的約束,在互聯網上獲取各類信息已經成為他們日常的生活方式。學生利用互聯網了解信息、學習知識的同時也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負面信息,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產生影響,甚至會侵蝕部分學生的意志,改變其人生價值觀,最終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由此造成學生管理工作上的困難。互聯網上的信息斑駁復雜、傳播速度快、不易控制等特點,更是加劇了高校管理工作上的不易。
(三)信息化建設水平不足
信息技術發展傳播迅速,致使多數高校在信息化管理建設中,設備無法及時更新,軟件功能單一,缺乏嚴謹的工作設備、軟件,以及技術人才需求不被滿足等不利因素都直接影響學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進程與發展。部分管理人員受到以往管理經驗的影響,在收集學生信息時,仍沿用以往傳統的調查方式,不僅效率低還影響學生整體數據的綜合性,阻礙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的發展。除此之外,將大數據技術融入高校管理工作的時間尚短,因此管理人員需對信息化平臺建設工作進行不斷研究。
二、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特征
(一)提升高校學生素質教育
利用信息技術功能,構建高校學生管理平臺,確保收集信息的準確性,提高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整體效率,滿足學生發展和高校管理工作的需求,與此同時,在大數據時代下完成對學生的信息化管理,能夠引導學生在新形勢的教育工作中更好發展,加強學生素質教育以及對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加強高校管理信息化
建設管理工作信息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實現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可以將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并重視信息化系統建造的原則。有效的系統管理、數據的準確輸入、對數據信息化分析這是建立完整的學生管理系統所必備的,當這些條件都被滿足時,才能保障管理工作在學生學習、生活等方面順利進行。高效的學生管理系統能夠優化高校功能性運營部門,拓展業務效果的渠道,幫助高校管理工作開展的同時也能有效引導學生發展方向[2]。
(三)創建高校信息化學習環境
高校的教育工作是以培養更夠適應社會發展的技術性人才為目標,建設高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目的之一也是將教育管理工作與社會實際發展相結合,從而順應高校教學理念政治化建設的需求。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是為了處理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問題,這也是高校政治理念教育的目的之一,且與構建學生管理信息化平臺的教育指導理念、政治理念以及高校教育本質不謀而合。在此過程中,學生管理信息化也受到學生的追捧,學生可以利用管理信息平臺獲取豐富的信息,進一步推動學生的發展。
三、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具體措施
(一)提升高校學生整體素質
為了保障管理工作信息化的有效開展,管理人員和學校就要將學生的整體素質培養放在首位。為了引導學生在未來更好發展,快速適應社會,就要幫助學生形成優秀的道德觀、人生價值觀,加強自我管理和掌控能力,以此面對復雜的社會競爭以及未來的就業壓力。與此同時,學生自身和管理人員還要重視正確使用網絡的重要性,管理人員加強引導,學生做好自身約束,盡量避免受到網絡中不良因素的影響,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素質、行為,也幫助高校完成培養出高質量、高素質的適應社會發展應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標。
(二)加強高校信息建設管理人員的思維意識
近幾年來高校不斷擴招,學生人數在不斷增加,為了讓高校的管理制度更加標準、系統,高校應重視對管理人員的擴招和培養,提高管理人員的思維意識,這也是對大數據的引進和在校發展的重視,有足夠且專業的學生管理工作人員,能夠通過對學生數據采集分析得出的結論,有針對性、方向性的引導學生,切身為學生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幫助學生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高校應重視對高校管理隊伍的建設和培養,根據社會發展創新教師工作理念,讓教師在自己專業、擅長的領域進行教育工作,為大數據時代下建設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工作打下基礎。
(三)創建信息化建設管理系統
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信息化建設管理系統更夠有效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為學生提供科學的引導,提升高校管理工作整體環境和秩序,從而保障學生發展的權利和利益[3]。因此,高校在建立信息化平臺之前應讓學生重視信息化平臺的重要性,了解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為了讓學生能夠盡快接受并對網絡信息技術有明確的認知,高校可以聘請相關技術人才或專家,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信息技術。與此同時高校還應重視對管理人員的全方位培養,加強網絡信息化意識,增加信息化管理經驗,學會科學合理的使用網絡信息技術整合學生資料,加強對相關數據的分析,從而致使大數據平臺成為學生管理工作的強有力工具。建設管理系統的理念要以學生為中心,站在學生的角度對管理工作的內容、環節、制度等方面進行思考和探究,為學生創建優秀的校園環境,并加強對學生道德、價值層面的培養和建設。高校應注重根據學生自身實際需求,建設實用性較強的管理制度,立足于學生,通過管理工作降低學生面前的學習壓力以及未來的就業壓力。高校還應關注網絡環境安全的建設環節,避免出現不利于學生發展的因素。
(四)構建完善的監督管理平臺
建立科學合理的收集、分析數據平臺之后,管理工作人員也要重視構建完善的監督管理平臺。高校學生缺乏生活、社會經驗,判斷力不強,容易受到環境中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如今學生通過網絡接觸到的信息,對學生身心影響都較為嚴重,對此管理人員應重視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關心學生心態變化,及時引導并幫助學生解決困難。信息技術發展,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讓學生接觸到豐富多樣的各類信息,其中不免會存在不利于學生身心成長的因素,只有建立相關監督管理平臺,才能最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優秀健康發展。完善的監督管理平臺能夠有效保障信息化建設的健康性和安全性,從而發揮對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的促進作用,幫助學生建立正確人生價值觀念。
結語:大數據時代,為人們的生活、工作各個方面提供了便利,高校中管理平臺信息化更是加速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發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有利于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進一步加強高校對教育資源的利用,督促高校和管理人員能夠更加重視對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的教育,提升學生自身綜合素質,也幫助高校提升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高慧穎.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現狀與對策[J].新型工業化,2020,10(10):137-138.
[2]嚴凰,文志軍.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的特征和策略[J].陜西教育(高教),2020(01):34-35.
[3]邵玉霞.解讀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現狀與對策[J].電子世界,2019(23):64-65.
作者簡介:張永金,男,籍貫:山東省日照市,生于:1986-01,工作單位: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單位省市:山東省日照市,單位郵編:276826,職稱:助教,研究方向:學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