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國超
【摘要】當前如何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是小學體育教學領域的熱門話題。本文從小學階段學生的實際為切入點,首先確立了當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三大原則:銜接性原則、科學性原則、趣味性原則。并根據課堂教學原則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法策略:利用體育游戲激發學生興趣和積極性;因材施教,提高教學科學性;重競賽,鞏固教學成果,培養意志品質;重啟發,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
【關鍵詞】體育教學;有效性
一、前言
體育教學包含兩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即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學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應該是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這其中又概括了兩大方面的內容:其一是全體性,體育教學面向的全體學生,無論性別種族等等;其二是全面性,教學必須利用一切教學資源服務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如何進行有效教學,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是擺在所有小學體育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的途經很多,但并不是所有途經都可以符合小學體育教學的實際,能夠有利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所以在探尋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時候我們心須從實際出發,落腳到每一個學生,找到真正意義上可以切實可行的方法途徑。
二、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原則
1.銜接性原則
所謂的街接性原則是指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針對小學生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的特點,體育教學各個環節,必須相互聯系,前后呼應,保證學生在內容完整的體育課堂中學習。眾所周知,體育課堂由不同的階段構成,不同的階段任務不同,但目標都是服務于學生所學的學習內容,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教學階段扮演著不同的重要角色。為了取得良好的體育教學效果,首先應保證體育課堂的完整性。將各個階段的內容聯系起來,構成一個整體。往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經常會忽視不同階段的連貫性,這樣會造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習內容的脫節,不利于學習習慣的養成。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應注重教學過程的銜接性,確保教學內容的完整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科學性原則
無論是體育課堂的哪一階段都應該遵從科學依據。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教學環節內容的設計上都以必須嚴格按照科學性原則進行。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因素的存在,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心智發展水平,不同年齡存在較大的差距,這就要求在教學目標選擇上要遵循學生當前年齡下的身體和心理的實際情況。而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運用則必須科學化的制定運動負荷和教學手段。其次,一節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做到重難點突出并合理的解決教學重難點,因此科學性原則對于課堂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3.趣味性原則
小學階段由于學生剛邁入校園或開始校園生活不久學生對學校一切既有新鮮感,但又不習慣同時,年齡的因素使得小學生對學習充滿了好奇心,但這時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不夠穩定,在學習過程中,必須以一定的情境為依托。受限于年齡特點所帶來的學生身體素欠缺、心智不成熟的問題,在體育教學的開展過程存在種種困難。但小學階段的學生容易激發學習的興趣,相較于其它學科體育學科具有趣味性強的優勢。所以,小學體育課堂應利用學生學習興趣高的特點多采用體育游戲的教學手段,將教學內容融入到體育游戲當中,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三、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方法策略研究
1.利用體育游戲激發學生興趣和積極性
本文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原則當中提到,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在學習時容易被具有趣味的學習內容所吸引。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則需要利用好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的設計具有趣味性的體育游戲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不僅僅收獲快樂,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在游戲中學習,達到體育技能教授的目的。
2.因材施教,提高教學科學性
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指的兩個方面的教育,第一個方面是指提高教學在設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選用教學方法時需要考慮學生年齡性別等實際情況。比如在教學內容的難易和練習環節的復雜程度的選擇時衡量男女在性別因素上的差異所帶來的接受能力的不同。同時年齡的不同也要求在教學內容方法的選擇上要更加貼合學生的年齡特征。第二個方面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善于發現學生的亮點并不斷鼓勵學生的學習成果,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一技之長,使學生產生對體育學習的熱愛。
3.重競賽,鞏固教學成果,培養意志品質
如何確定體育教學效果一直是小學階段教學評價的難題。不同于其它學科的書面考核,體育考核無法用書面形式展現學生的學習成果。傳統的體育考核以單一化的跑、跳、投成績為主要依據,這種方式可以較為直觀的判斷學生的體育基本素質,但卻忽視了學生的興趣培養導致學生在體育技能的學習中依舊停滯不前。在課堂學習后融入技能競賽將是提升體育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因為首先,競賽的過程一定程度上是學習內容的又一次練習可以鞏固學生所學。其次,竟賽可以激發學生好勝心提高練習效果的同時也可以很好地檢驗學習的效果。同時在競賽中也培養了學生堅持不懈、團結合作等優良意志品質。
4.重啟發,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
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體育課堂教學需要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時候著力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當中,體育教學才能談及有效性的話題。區別于傳統灌輸式教學,現代體育教學應該重視對學生的啟發,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提升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英明.關于核心素養下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新課程,2021(13).
[2]楊金虹.小學體育課堂借助游戲提高教學有效性探討[J]學苑教育,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