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平
摘要:隨著經濟和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電力行業發展也十分快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供電企業不斷調整,供電企業面臨巨大的市場競爭壓力。隨著國網公司提出“守正創新、擔當作為”,建設運營好“堅強智能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的目標,在打造“樞紐型、平臺型、共享性”企業的同時,加強供電企業內部管理,規范供電企業的成本核算制度,細化成本核算要素歸集,提高供電企業的經濟水平。目前,供電企業在配網搶修方面的成本核算較為薄弱,尚未形成體系建設,不利于供電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成本輸出管控,亟需通過優化成本輸出調控,達到供電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配網搶修;成本核算;應用
引言
當前我國供電企業正處于深化改革的階段,供電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往往重生產輕管理。本文從完善成本管理對供電企業的作用入手,分析供電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合理有效進行前期規劃,強化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加強預算考核的時效性,強化成本管理認知等改善措施。強調對供電企業各項經濟業務進行相應精細化的管控工作,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消耗,繼而進一步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1供電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管理的意義
對供電企業進行會計成本核算,可以全面明確企業的資金狀況,對這一狀況進行分析,可以逐步發現資金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將這些問題處理之后,則可以讓資金得到充分運用,讓企業獲利最大化,進而促進供電企業健康發展。通過會計成本核算,一方面,能夠讓各類資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還可以給企業尋找機遇,謀求新的發展途徑。就經濟角度來看,科學合理的運用會計成本管理,能夠讓企業獲得更多的利潤,同時,還可以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這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對國家經濟建設都是有很大益處的。如果沒有很好地進行會計成本管理,企業的資金狀況不明確,難以給企業的重要決策提供數據支撐,這是不利于企業發展的,一旦決策失誤,將會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從這里不難看出,在供電企業中,做好會計成本核算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2供電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2.1供電企業固定資產管理不到位
由于供電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不到位,企業各部門關于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內容缺乏有效交流,無法實現相關數據信息的共享,特別是關于實物管理工作具體執行不到位,導致出現因管理工作不到位產生的資產浪費情況,同時會降低企業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還有部分供電企業財務部門對資產價值認識程度不足,并且對企業生產相關部門固定資產缺乏重視。雖然企業內部具有資產管理機制,但是由于企業資產實物盤點清理工作不到位,不能定期開展賬實的盤點工作、不能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執行工作,且企業固定資產量大,管理困難,管理部門工作落實不到位。例如,報廢的資產實際與真正到財務來辦手續的不符合,雖有相關的責任部門落實,主要是實際的過程難以執行。
2.2成本管理意識未在內部全面普及
雖然現階段供電企業作為國有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出了較好的表率,但供電企業處于電力行業的下游位置,電價受國家政策調控,銷售受當地政策影響,導致企業內部的成本管控意識相對還較為薄弱,部分領導、部分部門對成本控制的認識還受傳統成本管理理念的影響較大,在工作開展中,更為重視短期利益。同時,管理層、各部門員工的責任機制不夠完善,企業成本管理各環節主體往往站在自身立場來考慮問題,沒有形成整體最優合作,成本管理精細化不足。
2.3信息化水平低
目前供電企業沒有應用信息技術對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市場調查,對于有著特殊需求的消費者沒有進行了重點的了解,沒有分析消費者需求的特殊目的。在信息化時代成本管理需要加強信息化的應用,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加精確的分析相關產品的成本,全面提升成本控制效果。同時還能夠進一步優化成本管控方案的科學性以及細化程度,對于最終成本管理目標的實現具有積極的意義。然而,目前供電企業內部整體的信息化水平相對較低,供電企業運營中的各方面數據無法及時的傳輸到供電企業的財務部門以及管控工作人員手中,導致管控工作無法及時了解供電企業實際的運營情況。
3配網搶修成本核算體系的應用
3.1搶修成本核算應用
根據供電服務指揮系統的“配網故障管理”模塊,系統自動關聯故障修復時長、故障原因、停電線路名稱、停電部位、故障情況、故障設備更換情況、搶修人員、工程車使用情況等輸出點,再結合車輛管理系統,關聯當次搶修車輛行駛里程、運維情況,以每個故障為基點,自動核算出每次故障搶修所需要的成本,周期性開展配網搶修成本核算分析工作。
3.2加強預算考核的時效性,強化成本管理認知
供電企業為了保障成本管理精細化有效實現,需要對企業實際發展情況進行分析,促使企業工作人員在明確自身職責的同時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落實到位預算管理規劃。由于供電企業人工成本占比較大,企業要從人力管理方面入手落實到位預算管理工作,達到提升工作人員工作水平及效率的目的。隨著供電企業技術的改善優化,企業更應當引進具有先進技術的設備,提升供電企業的工作效率及水平。基于現代信息化背景,供電企業需要引進網絡監測等先進技術,主要是為了提升企業信息化建設水平,降低人工成本。此外,保障企業成本的均衡性。將成本完成率合理均衡分配,嚴禁企業出現年底突擊完成成本的情況。對于有條件的企業,可以設置專門的部門進行管理,并配以專業的管理人員,明確成本管控在企業當中的地位。
3.3加強稅務方面信息管理的力度
企業稅務風險的合理防范,也需要注重稅務方面信息管理力度的加強,需要做到針對涉稅信息做出及時及全面的收集工作,這些信息除了稅收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之外,還需要包括諸如海關等其他會影響到企業稅收的其他信息。并針對現行的相關政策,在內部相關崗位進行及時宣貫或培訓,確保做到工作有據。
3.4在成本核算中推行精細化管理
在對供電企業進行成本核算時,應當明確哪些屬于可控成本,清楚哪些屬于不可控成本,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控制,實現企業成本的降低。在供電企業中,部分成本相對于低層次的管理層來說,是屬于不可控成本,而相對于高層次管理層來說,又屬于可控成本。例如在費用中,壞賬對于財務部門來說,這是難以控制的,可以將其歸類為不可控成本;而相對于營銷部門來說,他們可以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電費的回收力度,進而對壞賬進行控制,從這個角度來講,它又屬于可控成本。另外,部分成本還會受到時間的影響,例如房屋折舊費,從短期角度來看,這是難以控制的,屬于不可控成本,從長期角度來看,這一成本是可以控制的,屬于可控成本。因此,在企業實際的運作期間,要明確對成本的可控和不可控進行劃分,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對其進行精細化管理。對于供電企業來說,辦公費、材料費、修理費等費用的控制顯得非常重要,需要加以重視,對其進行精細化管理。
結語
供電企業管理者需要加強對成本管理的重視,應用成本管理方式開展對于供電企業成本的控制,這樣才能充分地實現供電企業的發展目標為供電企業更好地發展鋪平道路。針對目前供電企業在成本管理中的不足,供電企業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本著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開展對于成本的管理,全面發揮成本法的應用廣度與深度,為成本法更好地開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張青山,張潔琨,劉成浩.基于生命周期理論的綠色家電產品評價系統研究[J].經營與管理,201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