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升
【摘要】 書法藝術創作的發展能夠展現出傳統文化的魅力以及藝術的多種形式特點,通過對書法藝術創作文化的研究,將其表現形式進行創新,能夠賦予新的含義。為了進一步了解書法藝術,需要結合書法藝術及創作的發展趨勢開展分析,通過對書法藝術發展歷程的闡述,提出當代書法存在的弊端,根據當代書法創作發展趨勢說明書法藝術創作發展建議,為書法藝術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關鍵詞】 當代書法藝術;創作;發展
【中圖分類號】J29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02-0070-02
一、引言
書法藝術作為蘊含了民族思想智慧及歷史文化的重要藝術形式,能夠為我國的文化發展帶來更多的借鑒,通過對書法藝術的深入分析可了解更多關于傳統文化的思想,書法藝術不僅能夠體現出歷史文化發展歷程,還可為當前的藝術創作帶來更多的參考及靈感。但是在社會的快速發展背景下,人們對書法越來越忽視,這對書法藝術的發展及滲透產生了影響。因此,應對當代書法藝術創作進行分析,了解書法創作的發展趨勢,使其在當前的藝術創作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二、書法藝術發展歷程
書法藝術發展中產生了篆體、隸書以及楷書等不同形式的字體。在殷商秦時期,主要流行的書法字體為大篆及小篆,這是最早的主流書法藝術,在這個階段的書法也被認為是漢文字創造的初期,能夠實現人之間的交流。之后在魏晉兩漢時期,書法用于表達自己的思想及情感。在宋代初期階段,書法主要發揮了記錄事件以及交流的功能,同時漢文字的技能要求變得更精密,需要與主流思想之間相符。書法從宋朝到清朝這段發展歷程中,人們也產生了書法與人品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的觀念。當前書法的地位逐漸提升,使書法成為我國文化發展中的核心,但是書法沒有產生明顯的變化,創新性比較少,被作為是一種鑒賞的藝術。
三、當代書法存在的弊端
在當代的書法藝術中,存在著過于重視形式的特點,缺少在內容及思想方面的創新,僅僅通過模仿或者從視覺上翻新的方式進行創新,這種發展趨勢與大眾的審美之間產生了不符。目前書法家為了追求創新而忽略了傳承書法藝術文化的意識,在信息技術的發展下,大部分書法家減少了動手創作,同時產生了對技法越來越生疏的問題,多數人選擇跟風創作。在藝術批評中的不良發展趨勢包括以下兩方面內容,首先是對作品進行奉承,缺少責任心;其次是缺少寬容心,對作品進行辱罵攻擊。為了使書法藝術得到長久的發展,應以正確的思想觀念來看待書法藝術,具有正確的藝術批判精神,也要求書法家對自身業務進行優化,避免借助不良的方式來提升自身的知名度。
四、當代書法創作發展趨勢
(一)日常化及形式化的發展趨勢
在當代的藝術領域中,對東方傳統文化藝術有了重新的認識,書法藝術能夠展現出其自身具有獨特性特點的美學價值,在東西方藝術逐漸融合的背景下,書法藝術及抽象藝術的繪畫思潮之間的共通點也逐漸突出,書法藝術也更加重視造型形式的審美價值。書法藝術創作中忽略了文字原本的功能,成了一種抽象繪畫形式,近年來,日本的墨象派以及少數字派等形式的影響使書法創作更加重視視覺特點的呈現,為了使視覺效果更加強烈,而弱化了文字的書寫內容,這種發展趨勢導致書法與抽象藝術邊界被削弱,也難以發揮出書法的文字化功能。因此可見當前書法發展成為繪畫形式藝術是一種比較明顯的現象。
(二)觀念化的發展趨勢
部分書法創作者對書法文字以新的觀念來看待,使書法文字發揮出藝術文化呈現以及交往傳播的媒介,認為書法文字的被辨認性不重要,將其變為一種內容被抽空的單純的書法形式,這也使書法發展產生了新的思想。創作者徐冰在創作中對書法進行了創新,不僅僅將書法局限在筆墨體系中,而是建立一個開放性的話語結構,不只是章法及情感思想的表達,而是將書法實現觀念化發展,使其從形式中脫離出來。書法藝術可突破技法及工具等形式的限制,成為一種新的創作觀念,使其能夠成為純藝術創作。
(三)新視覺審美發展趨勢
當代書法的視覺審美體現在了繪畫性書法以及表現形式書法等方面上,其中繪畫性體現在將書法創作作為繪畫作品來構思的方式上,對作品的結構形式,例如字體大小以及線條的設計來呈現書法作品中的內容。表現性體現在將韻律美融入作品中,使文字被設計成不同的形狀,加強文字的設計感,建立具有獨特性的審美體系。同時,當代書法還用不同的媒介及材料進行創作,部分書法作品在紙張上添加色彩以及光影等元素,使其成為色彩豐富的作品。部分書法作品與音樂媒體等資源相結合形成新形式的作品,這種表現性的書法在色彩、內容上豐富了中國的書法藝術視覺形式,其主題性審美傾向與傳統書法藝術中的重點有著較大的不同,當前的書法藝術創作更加重視符號的表現以及行為表現等內容。主題性書法給書法的表現形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也使新的美學觀隨之產生。書法屬于一種獨立的藝術樣式,在傳統文化中有著獨特的審美及表現形式,同時內在蘊含著深厚的人文內涵,能夠表現出人們的品格情致,而當前書法的功能被弱化,新的審美觀念與傳統的審美理念之間相互脫離,因此,應將書法藝術放在范圍更大的文化背景下,對其進行創新,使傳統歷史定位得到改變。
(四)書法藝術創作在其他領域的應用
書法元素在藝術作品中的表現方式已經變為了架下,行動畫派藝術創作者波洛克使用工具將顏料潑灑的方式作為作畫手段,展現出的線條有著自由不羈的特點,與書法漢字中所用的草書線條筆畫及寫作狀態結合起來的創作形式有著較大的相似性。綜合材料媒介的使用使書法的展示效果變得更加多樣,綜合材料媒介也向平面、空間以及綜合藝術方向上發展。藝術家開始將自然材質及現代人工媒介結合,將其運用到文字書法中,例如谷文達的《聯合國》是將不同民族的人們的頭發等材料作為媒介來組成文字,表達出自己的思想觀念。
五、書法藝術創作發展建議
(一)將對藝術的追求融入為社會中,實現為人民的服務
書法在社會經濟背景下不僅應發揮出藝術價值,還應具備一定的社會功能,在進行書法創作的時候,應將藝術追求及社會服務之間相互融合,在結合的過程中使書法創作能夠實現更多的功能。書法藝術創作者應提升自身的素質,具有良好的文化素養,還應結合時代發展特點追求創新。部分書法家的創作與人民群眾之間相脫離,導致群眾對作品難以理解,這種創作理念對書法藝術的發展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群眾在社會的發展下對書法藝術質量的要求逐漸提升,審美水平也有所提高,大眾作為優質的書法文學藝術鑒賞者,當書法藝術僅僅停留在某個圈層中的時候,不能在群眾群體中擴散,對大眾審美價值觀的引導難以發揮作用,同時缺少了生活的基礎及基本的審美情趣,因此,這種形式的藝術作品不值得進行流傳。在開展書法藝術創作的時候,需要將生活實踐作為基礎,從大眾的角度出發,使書法創作能夠發揮出更多的社會功能,獲得大眾的認可,進而呈現出優秀的書法藝術作品。
(二)將自身的道德修養和藝術思想與作品融合,提升作品質量
藝術創作者應具備正確的思想價值觀,提升道德修養水平,豐富自身的文化底蘊,學習傳統的書法藝術,對其進行傳承,還應結合時代的發展特點對書法藝術創作進行創新,將自身的思想理念以新的形式融入作品之中。同時,應對書法藝術發展及不同的派別有深入的了解,能夠提升自身的書法文化素養,將傳統書法文化發揚下去,使自身的文化藝術素質水平提升。書法藝術家還應在創作過程中堅持一定的技術標準,首先,應具備可讀性,在撰寫漢字的時候,雖然會融入一定的藝術創造及想象的元素,但是應確保欣賞者能夠對漢字書寫進行理解及鑒賞,不應在創作中沉浸在自我欣賞狀態中。其次,應保證創作的技藝,當書法家自身的技藝水平較低的時候,會導致創作出來的作品的質量降低,也不能作為一種藝術,因此技藝是必要的要求。最后,書法藝術創作應體現出雅俗共賞的特點,書法技術家在創作中應體現出人文精神以及文化思想,使作品的內涵更加豐富,同時應使創作的作品富有情趣,欣賞者對作品進行欣賞的時候應感受到其中的美,獲得相應的藝術享受。另外,在傳承書法文化的時候需要追求創新,不應僅僅進行模仿,而是基于傳統藝術進行創新,使書法藝術的發展獲得有效的支持。在創新中,應將時代背景與傳統書法融合,還應借鑒西方的優秀藝術文化,使書法藝術文化表現形式不僅僅局限在傳統方式上,實現書法藝術創作的全面發展。
六、結語
書法藝術創作不僅能夠體現出書法藝術文化的特點,還可為其他領域的文化創作提供相應的參考,因此發揮出了重要的文化作用。在當前的書法藝術創作中存在著一些錯誤的理念,應根據書法藝術創作的發展趨勢及其本質提出相應的建議,將對藝術的追求融入為社會中,實現為人民的服務,并且將自身的道德修養和藝術思想與作品融合,提升作品質量,為書法藝術創作發展帶來保障。
參考文獻:
[1]劉清揚.論書法藝術創作中繁簡字的共用問題[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6):113-117.
[2]劉占軍.書法藝術與文化修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6,(16):20.
[3]孟慶星.中國書法藝術創作動機略論[J].藝術百家,2016,32(04):200-203.
[4]張利艷.書法藝術創作意境與靈感之內涵[J].齊魯藝苑,2016,(01):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