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陽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也是兒童學習、成長的一種重要方式。現有的科學研究和教育實踐證實,采用游戲的方式組織開展兒童教育教學活動,能夠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成效。現如今,隨著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推進,絕大多數小學體育教師都認識到了游戲在學校體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也能夠有意識的在教學中組織開展各種趣味體育游戲。然而,與此同時卻有一部分教師反映,雖然經常在體育教學中組織開展趣味體育游戲,但是卻感覺徒勞無益,并沒有收到太大的成效。筆者經過一段時間的實地觀察和一系列的文獻研究發現,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原因是這部分教師在趣味游戲的應用中出現了誤區。鑒于此,筆者就結合自身的體育教學經驗,簡要闡述了趣味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幾個應用要點,以期能夠為趣味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科學、有效應用提供參考。
1 重視游戲的目的性
趣味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是為體育教學服務的。所以,游戲的設計與實施都要具有目的性,要圍繞教學活動展開,要與課堂教學的內容密切相關。但是,有些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用趣味體育游戲時,卻忽視了游戲的“目的性”只看到了“趣味性”,即:僅僅看到了趣味游戲活躍教學氣氛的作用,甚至還有少部分教師只是為了讓課堂看起來更熱鬧,為了游戲而游戲。以至于在趣味游戲的設計上與教學內容相脫節,不但沒有起到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甚至還因為與教學內容相關度不高的游戲,甚至是無關的游戲占用了大量教學時間,反過來影響了教學質量。所以,重視游戲的目的性,是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趣味游戲時應關注的一個要點問題。
為了確保小學體育教學中趣味游戲應用的目的性,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任課教師一方面要注意始終以體育教學的學習目標為導向,進行游戲的設計與組織。無論是游戲內容的安排、游戲時間的設置,還是游戲中涉及到的身體負荷等等,都要以體育教學目標為參考依據;另一方面,在游戲實施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觀察和調控,通過適時適當的引導、干預,始終確保趣味游戲不脫離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以遵循趣味游戲應用的“目的性”原則。
2 關注游戲的新穎性
趣味游戲是一種調動課堂教學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但是如果任課教師總是在教學中重復組織某幾個或者是某一個固定的游戲,時間長了之后,學生已經對游戲的內容、形式等等極其熟悉,失去了游戲的興趣,“趣味游戲”再也談不上“趣味”了,少數學生甚至會產生厭倦抵觸的情緒。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教師仍然不加變通,那么趣味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也就會相應的受到影響。所以,游戲的內容和形式過于死板,是影響趣味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成效的一個常見誤區。而為了避免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趣味游戲時踏入這一誤區,任課教師就要注意關注游戲內容和組織形式的新穎性。
而關注游戲的新穎性,并不是要求任課教師要不斷的去創編各種新游戲。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受個人時間、精力、能力等等各種主客觀因素的限制,這種要求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實現的。實際上,要保持游戲的新穎性,保持游戲對學生的吸引力,很多時候并不要求教師一定要創編出一個新的游戲,而只需要對現有游戲的內容、規則或者是組織形式等進行小小的變化就可以實現。例如:“喊數抱團”是很多學生都已經非常熟悉的一個體育小游戲,許多老師都會在體育教學中進行應用。但是筆者在教學中發現,由于學生對該游戲過于熟悉,參與熱情明顯不高。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就在反思和研究的基礎上,借鑒素質拓展游戲的思路,將傳統“喊數抱團”的組織形式進行了小小的變化,改成了一個新的趣味體育游戲“桃花朵朵開”。讓所有學生在操場上手拉手圍著教師形成一個大圈,然后按照順時針的方向開始快速跑動,在跑動的同時一起唱歌謠“春風迎面吹,桃花朵朵開,仔細看一看,花開有幾朵?”然后在學生唱聲落下的同時,教師立刻報出一個數字,比如“開3朵”,學生就要根據教師報出的數字找對應的人數抱在一起。實際上這個游戲就是在“喊數抱團”的基礎上延伸而來的,只是改變了一下組織形式,但就是這個小小的改變,卻讓學生感覺很新鮮,游戲的熱情和效果也相應的得到了明顯提高。
3 強調游戲評價的必要性
教學評價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環節,貫穿于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始終。但是,部分小學體育教師在平時的常規教學中雖然能夠做到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及時評價,卻忽視了針對教學中趣味游戲的及時評價,甚至認為游戲的效果無所謂好壞,讓趣味游戲成為了教學中無關緊要的一部分,極大的影響了趣味游戲的作用和功效。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提高趣味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教師必須要正確看待游戲評價的重要性,針對學生在游戲中的表現情況給出及時、有效、有針對性的評價,以充分發揮趣味游戲的教育價值!
(作者單位:東莞市長安鎮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