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達
1 游戲在籃球訓練中的作用
1.1 增強訓練內容的娛樂性
游戲的娛樂性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要求。根據這一特點,我們應在籃球訓練中適時采用游戲的方法。在學習某些技術或動作時,由于單調重復而感到枯燥厭倦時,穿插一些游戲,能起到集中注意力和提高興奮性的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芍^“寓訓于樂”,讓學生在游戲中歡笑,并且體育教師也融入其間,這樣學生才能盡享訓練快樂。
1.2 提高學生對基本技術的掌握
游戲有娛樂的特點,對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既可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也可滿足他們興趣需要,但是我們不能單純為游戲而游戲,如果那樣的話,就失去了訓練的意義。所以,在游戲中,一方面,要求教師要根據訓練內容的性質、技術動作的特點,編制游戲規則,科學的組織成各類型的游戲進行教學,以完成規定的訓練任務。另一方面,游戲可使學生在快樂活動中,依照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以極大的學習熱情,不斷地自我強化和矯正所教授的內容。
1.3 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游戲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發展,在游戲過程中,游戲者既有體力競爭,也有智力競爭,而勝利往往是體力和智力的共同結晶。因此,游戲不僅可以提高參加者的身體活動能力,還可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應變能力和進取精神。如游戲四角跑動傳接球游戲中,當兩個運行中的球重疊時,往往游戲即中斷了,但當我要求不可中斷后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表現的淋漓盡致,他們可以做到合理補救、超越等。
1.4 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水平
有很多學生由于一開始自我期望過高,一旦碰到難題或挫折,就會陷于困惑而失去應有的自信心。游戲以其豐富有趣的活動形式,使每個參加的人都有可能獲得勝利,使每個人都可以在游戲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提高自信心。有比賽就有競爭,成功固然可喜,失敗往往也在所難免,游戲就是在競爭中頻繁出現勝負的活動,有利于磨煉意志,鼓勵在失敗中看到希望。
2 游戲內容選擇的原則
2.1 游戲內容的趣味性與技術性相結合
要想使學生在游戲中身體得到鍛煉,技術得到提高,單憑趣味性是不行的,須把思想教育滲透到游戲教學過程,發揮體育游戲的技術提高功能。游戲目的、組織方法、管理、比賽規則與獎罰制度等等,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訓練的內容和籃球規則。因此,在選材時應把趣味性作為直接推動學生學習和訓練的內在動力,把品德教育作為教育的積極手段,兩者有機結合,使學生在有趣的游戲活動中,既自覺地鞏固了籃球技術,又從中受到了品德教育。
2.2 游戲的競爭性與安全性相結合
在一定條件下,競爭的因素越多,學生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就越高,比賽的氣氛也就越激烈。但是,由于某些學生求勝心切,往往在激烈的競爭中忽視安全,因而導致傷害事故的發生。這就要求教師在組織游戲中,務必加強有效的安全措施教育。在選擇游戲內容時,應盡量避免有危險性的游戲;在游戲過程中要注意加強安全措施,如場地的選擇、活動路線的安排以及游戲的規則和要求等,都要考慮安全因素。同時還要加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又要保護好同伴,以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
2.3 游戲的生動活潑與管理的科學有序相結合
生動活潑是游戲的一大特點,失去活潑性,便失去了游戲的趣味性。因此,教師在組織游戲時,要使每個學生都能直接或間接、生動活潑地參與游戲活動,以提高游戲教學的整體質量。但是,若只顧及“生動”而缺乏科學的組織管理,則會導致游戲紀律松散,甚至可能發生傷害事故。所以,教師應注意“放與律”的結合,如隊形分布要合理,示范講解、手勢或語言提示要正確,執行游戲規則做到松緊適度等。
2.4 游戲運動量的適宜性與調整性相結合
運動負荷過小,難以收到鍛煉效果;運動負荷過大,學生又承受不了,且容易出現意外傷害事故。所以,游戲活動要注意使學生獲得適宜的運動量。教師要從學生生理特點出發,注意運動時間、運動強度、運動密度的合理控制,使學生活動達到最佳效果。
3 結論與建議
3.1 游戲的選擇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
游戲是一種特殊的籃球訓練輔助方法,深受學生們的歡迎,作為教師只有在充分考慮學生個體條件,游戲的目的任務及特點、環境變化和設備,場地器材等主、客觀因素的前提下進行游戲教學,才能收到最佳效果,達到技術掌握和訓練目的。
3.2 游戲的選擇要考慮籃球運動的項目特征
游戲與籃球訓練教學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要根據籃球訓練的各個環節的任務要求選擇、創編一些有針對性的游戲,合理地運用到籃球訓練中去,并加大籃球訓練中游戲專門練習的比重。把籃球運動的競賽性、對抗性、技巧性、游戲性同籃球訓練巧妙地結合起來,進一步促進籃球訓練工作,是我們教師和籃球教練需進一步研究的重要課題。
3.3 游戲選擇要從基礎效果著手
游戲在籃球訓練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有著助長技術功能。作為體育教師應該從提高訓練質量為出發點,迎合學生興趣和心理需求,加大游戲的運用范圍,提高籃球基礎訓練效果。
(作者單位:浙江省余姚市東風小學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