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令彬
1 前言
足球運動是一項集體能、技能和心理能力為一體的綜合性運動項目,其中體能是完成技術和戰術配合、全面發揮訓練水平的基礎和前提。在當今的足球比賽中,攻防轉換速度加快、對抗愈趨激烈,對足球運動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教練員在平時要科學化訓練。隨著現代足球競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國際競爭的日益激烈以及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更加明確地認識到運動訓練只有與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精密結合,才有可能不斷推動運動水平的發展。而我國男子足球運動成績始終沒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后備人才的數量也減少到18萬,與西方足球強國差距明顯,因此,完善我國青少年訓練模式,提高訓練的科學化水平是我們面臨的迫切任務。近年來隨著GPSports運動訓練監控系統的引入,采集分析比賽或訓練中行數據,量化不同位置運動員的負荷特征,為訓練負荷的安排提供科學的依據,力求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
2 結果與分析
2.1 負荷指標的確定
足球運動是同場對抗性集體項目,運動負荷的安排是運動訓練過程的核心部分,訓練負荷必須與比賽負荷緊密聯系,不同位置在球隊的任務和分工各不相同,所承受的負荷強度和能量消耗也存在差異,運動員在承受運動負荷強度,心率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心率指標作為比賽監控指標如今已經應用到多種運動項目,可作為衡量機體對比賽負荷刺激反應程度和生理變化的指標,心率能夠反映出不同位置運動員的比賽中的跑動特征和真實的訓練水準。比賽的平均心率反映了整場比賽的心率水平,而比賽中不同強度心率及持續時間代表比賽負荷強度。有研究者將心率分為高強度、中強度、低強度三個強度區間,本文采用心率作為反映比賽負荷的指標,將心率分為6個區間,分別是:<115b/min、115—130 b/min、131—160 b/min、161—170 b/min、171—180 b/min、181—220 b/min,對備戰2017年全運會的男子足球隊后衛球員比賽負荷特征進行分析研究。
2.2 后衛球員上下半場心率變化特征
應用GPSports運動訓練監控系統對,隊員甲后衛上半場心率特征監測發現,由表2可知上半場該運動員的最大心率為204b/min,大部分時間是在<115b/mind的心率區間活動,占上半場運動時間的46.7%,131-160b/min持續的時間占上半場總時間的25.9%,說明該運動員所承受的運動負荷較低,171-220b/min該心率區間占上半場運動時間的6.5%。
2.3 后衛球員上下半場能量代謝變化特征
應用GPSports運動訓練監控系統對,隊員甲后衛上半場能量代謝特征監測發現,上半場72.5%的時間實在<10w/kg該區間內活動,活動距離為2384.1m,>55w/kg該區間的活動時間為0.4min,占上半場活動時間的0.9%,該區間活動距離為120.8m。
3 結論
通過應用GPSports運動訓練監控系統對,隊員甲、隊員乙后衛不同時段心率和能量代謝變化特征的監測,可以清晰地掌握運動員負荷強度的變化情況,依據比賽中隊員甲、隊員乙最大心率百分比所劃分的心率區間和不同心率區間的百分比可以較為準確地對運動強度進行評價。即使同一后衛位置的隊員甲、隊員乙在比賽中所承受的負荷強度也存在差異,本文研究發現,隊員甲后衛球員比賽中所承受的負荷強度偏低,高強度活動占據較低的比例,并且低強度區間的能量代謝活動占較大比例,比賽的負荷強度對,隊運動員機體的刺激程度較小,而隊員乙后衛球員比賽上下半場大強度持續時間所占比例較大,該名運動員在比賽中承受較大的負荷強度。現代足球攻防節奏越來越快,球隊對后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需要后衛更多地前插助攻,在由守轉攻時,后衛需要積極地通過快速地跑動回到本方半場,對后衛的體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只有充分的了解運動員比賽中的負荷特征,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專門訓練,為該位置運動員的訓練提供理論支撐,從實戰出發,確保訓練的科學化。
4 建議
從運動員的心率角度來看,能較好地反映比賽中運動員負荷特征,能夠有效的監控運動員的機體狀況,比賽心率應結合運動員比賽中的最高心率進行分析研究運動員比賽過程中的能量代謝變化特征有助于專項化體能訓練的安排,在備戰全運會期間教練員應根據運動員的心率變化特征來安排運動員負荷強度。從能量消耗角度來看,應用GPSports運動訓練監控系統獲取運動員比賽中的能量消耗值,一定程度上反映運動員所承受的負荷強度,能夠較直觀的為教練員提供準確的能量代謝值,為教練員安排訓練提供科學依據,有利于運動員訓練或比賽中合理地安排能量或營養的攝取。教練員應根據比賽反映出運動員的實際負荷特征,來安排適宜負荷強度的運動訓練,以刺激運動員機體產生適應性變化,力求提高運動水平。
(作者單位:天津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