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娟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接受單孔胸腔鏡肺大泡切除手術的患者中加強手術配合與術中護理的效果。方法:從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單孔胸腔鏡肺大泡切除手術患者中抽選82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實驗組41例,接受手術配合與術中護理干預,對照組41例,接受常規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2.349、4.536、5.674,P<0.05)。結論:在接受單孔胸腔鏡肺大泡切除手術的患者中加強手術配合與術中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手術風險,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單孔胸腔鏡肺大泡切除手術;術中護理;應用效果
單孔胸腔鏡肺大泡切除手術是治療肺大泡疾病有效的方式,具有恢復快、疼痛輕、創傷小等優勢。為了更好的保證手術治療效果,臨床上在進行單孔胸腔鏡肺大泡切除手術的時候,還需要更加重視手術配合與術中護理,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保證手術成功率[1]。本文主要從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單孔胸腔鏡肺大泡切除手術患者中抽選82例進行對比,分別采取手術配合與術中護理干預與常規護理,旨在探究分析在接受單孔胸腔鏡肺大泡切除手術的患者中加強手術配合與術中護理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從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單孔胸腔鏡肺大泡切除手術患者中抽選82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41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最大年齡77歲,最小年齡52歲,平均年齡(63.58±2.15)歲,患者最長病程8個月,最短病程1個月,平均病程(4.02±1.13)個月。對照組41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最大年齡76歲,最小年齡53歲,平均年齡(63.63±2.09)歲,患者最長病程7個月,最短病程1個月,平均病程(3.95±1.05)個月。兩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較高可比性。
納入標準:1)兩組患者均接受單孔胸腔鏡肺大泡切除手術治療;2)本次研究之前,已經告知患者和患者家屬,并且取得患者家屬的知情同意書;3)本次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排除標準:1)存在手術禁忌癥的患者;2)臨床資料不全的患者;3)不能完整參加研究的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包括輔助患者進行手術常規檢查,確定患者能夠接受手術;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做好基礎環境護理;給患者講解手術相關情況與注意事項等。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以手術配合與術中護理干預,具體操作如下:首先,患者進入手術室后,選擇 90°健側體位,擺放體位后,主動詢問體位的舒適度,如果患者感覺到不適,需要及時進行調整,盡可能的保證患者舒適度,也可以在手術床上增加軟墊,以免出現壓瘡。其次,主動安撫患者的情緒,通過語言交流、肢體安撫等多種方式,消除患者負面心理,讓患者以積極的態度接受手術。再次,對手術設備、手術器械進行常規消毒,同時,責任護士為患者建立靜脈通路,在手術過程中,將患者的輸血量、輸液量詳細記錄下來;巡回護士提前調節好手術室的溫度與燈光,并且輔助醫生完成手套、手術帽、手術服的穿戴,在手術過程中,做好攝像頭傳遞工作,讓操作醫生能夠很好的觀察患者胸腔情況,整個過程需要保證屏幕視野清晰,以免影響醫生操作。同時,護理人員需要及時報備圖像幫助醫生確定操作位置,并且配合調整患者的體位,保證手術順利進行。最后,在開始切除后,護理人員需要及時、精準地將需要的手術器械傳遞到醫生手中,并且對患者的皮膚受壓、生命體征時刻關注,一旦出現異常,需要及時告知醫生。此外,巡回護士注意固定患者肢體,避免出現過度伸展的情況造成不必要的損傷。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需要認真清點手術使用的紗布、器械等,并且做好止血、消毒、縫合等工作。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主要以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滿意度評分作為觀察指標。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9.0軟件處理,其中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滿意度評分均屬于計量資料,采用標準差(`x±s)表示,用t進行檢驗,當p小于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2.349、4.536、5.674,P<0.05),具體情況見表1。
3討論
肺大泡屬于常見呼吸系統疾病,該疾病主要體現在勞動期間、運動過程中可因劇烈運動或者屏氣導致患者肺泡內的壓力升高,當壓力上升到一定程度會導致肺泡破裂,氣體從肺泡進入胸腔膜,從而引發呼吸困難、胸痛、咳嗽等癥狀[2]。針對這類疾病,需要及時接受手術治療,否則很容易導致病情加重,誘發感染,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在手術治療過程中,單孔胸腔鏡肺大泡切除手術具有顯著的效果,患者術后愈合也比較快,但是該手術方式操作相對較為復雜,需要使用到的精密儀器也比較多,所以為了更好的保證手術成功率,臨床上還需要加強手術護理干預,進一步提高手術效果[3]。
本次研究選擇82例接受單孔胸腔鏡肺大泡切除手術的患者進行對比,研究結果顯示,加強手術配合與術中護理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明顯更少,滿意度評分明顯更高,表明有效的手術配合與術中護理能夠很好的優化手術指標,讓手術更好的進行。該研究結果與劉捷凌, 陳魯玉[4]在單孔胸腔鏡肺大泡切除術的護理干預分析中相關研究結果相似度高。
綜上所述,在接受單孔胸腔鏡肺大泡切除手術的患者中加強手術配合與術中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手術風險,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丹. 單孔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術圍術期針對性護理效果觀察[J]. 醫藥前沿, 2019, 009(016):139-140.
[2]馬明生, ?王曉巖, ?何帆,等. 單孔胸腔鏡下肺大皰切除術用于自發性氣胸中對患者術后并發癥的作用探討[J]. 中外醫療, 2020, 039(004):59-61.
[3]司彥英. 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術圍手術期的護理效果分析[J]. 健康必讀, 2020, 015(006):147.
[4]劉捷凌, 陳魯玉. 單孔胸腔鏡肺大泡切除術的護理干預分析[J].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19, 42(01):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