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志春
摘要:小學作文是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寫好作文,提高作文質量,教師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多多指導學生的寫作技巧,重視學生的閱讀,通過大量積累素材,讓學生能夠有話題可寫,進而提升作文質量,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作文;語文教育;作文質量;寫作技巧
引言
寫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直是重點,教師和學生對作文都十分重視。當前,許多學生存在不知道寫什么以及跑題的問題,導致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學生的寫作經驗少。所以教師要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寫作上的各類問題,提高寫作能力。
一、注重閱讀積累,建立積累本并定期檢查。
小學階段的學生生活閱歷少,理解和感悟能力差,寫作素材匱乏,因此大量閱讀并積累優美詞句、寫作素材尤為重要,這些是學生寫作靈感的來源,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大有裨益。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積累本,將喜歡的優美詞句以及故事素材抄錄下來,做到閱讀有痕跡,否則非常容易忘記。教師不僅要督促學生抄錄,更要抽時間定期檢查,對學生的積累情況進行匯總和批改,為制定下一步的學習計劃做準備。這種讀書、記錄、批改的循環模式能夠促使學生的閱讀量不斷增加,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和寫作素材。對于學生而言,課本僅能起到基礎的輔助作用,想提高寫作能力,僅僅依靠課本上的知識遠遠不夠,必須大量閱讀,學習寫作經驗和積累素材。
教師在選擇閱讀文本時,要選擇積極向上的,具有一定文化價值的。例如,《藍花》《鐘聲》《青鳥飛過》《城南舊事》《昆蟲記》《小王子》等。閱讀這類書籍,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讓他們認識到大千世界的精彩,引導學生發散思維,拓展寫作思路。教師要督促學生在閱讀書籍時積累詞句,并概括書籍內容,確保讀書效率。讀得越多,看得越多,素材就會越來越多,這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和學生都要沉住氣,要記住量的積累才能催生質的變化。
二、利用微課資源指導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
微課資源作為一種數字化資源,能為教師提供大量的教學視頻,并且在課件資源、測試練習、教師總結反思等方面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微課資源有明顯的針對性,以突破重難點為目標,而作文作為學生鍛煉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情感分享能力的陣地,更加需要利用微課資源提高教學質量,從而對癥下藥,解決學生作文中的問題,讓學生獲得高分。微課不需要太長時間,要有目的性、針對性和專業性,時長只需十幾分鐘就夠了。時間過長會讓學生產生疲憊心理,達不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短小精悍的微課反而會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對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探索。知識不在于多少,在于是否精煉、準確,誰能在有效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知識,誰才是真正的贏家。作文教學中,在詞語運用、素材選擇、標點運用等方面采用微課的形式,可以事半功倍。
例如,《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春天的特征及變化,因此在設計微課時,不需要過多擴充其他內容,從春季的面貌變化延伸至四季即可。講完這節課,教師可引導學生寫一篇有關春夏秋冬的文章,或者寫自己最喜歡哪個季節,寫明緣由,這樣又給學生增加了一次寫作機會。學生通過觀看微課,對四季的變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再及時寫作,學生的靈感會如巖漿般噴薄而出。可見,教師要把握時機,將微課和寫作訓練結合起來,讓學生寫出佳作。
三、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重于表達實感。
生活與寫作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學會觀察和感悟生活,才能將對生活的感受更好地描述出來,進而寫出高質量的文章。這就需要語文教師要將語文寫作教學工作做到位,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學會體會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尋找寫作的素材和靈感,才能將生活和寫作結合在一起,進而通過觀察生活促進寫作質量,實現二者融合。例如,教師在講解《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這篇作文時,可能將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寫在文章中,會讓作文情節不夠豐富,影響寫作質量。因此對于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注意觀察,分析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并鼓勵學生進行口語表達,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生活事件的感受和體會。
四、結合現代化科技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
小學高年級的作文要比低年級的作文難得多,但是這個年紀的學生心智和思維都沒有完全成型,導致寫出來的作文大多是形式化和模式化。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避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僅不會帶來任何提升,有可能還會影響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結合新型的因素和現代化科學技術等,充分利用音頻、視頻等輔助教學手段,將抽象的寫作技巧變成形象直觀的樣子,更利于學生接受和理解,對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思維有很大作用。
例如,教師在講解口語交際中的“暢想未來”時,可以先向學生播放一段嫦娥奔月、牛郎織女等想象的故事視頻,吸引學生對未來和星球的向往。教師在播放視頻時,還需要通過生動的語言,將學生帶入到想象成真的幻境中,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和想象,克服羞澀的心理,讓學生擁有自信心,通過語言的烘托為學生展開教學情境。接下來,教師在成功激發學生的想象后,引導學生回到課本內容中,讓學生在閱讀中對未來產生疑惑,通過教師的鼓勵,讓學生大膽地對未來的生活自由設想和想象。緊接著教師向學生明確寫作目標和要求后,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在小組中自由探討和想象,人人參與到這個環節中,每組選出最具想象力的同學進行全班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適當點撥和指導,要求學生自由發揮寫出提綱,確保每個學生的大綱與要求符合后,讓學生豐富內容,寫出具有創造性的好文章。
結語
總之,寫作對于學生的交際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寫作培養,特別是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該年級的學生在寫作中比較喜歡“參考”優秀作文,主要是由于學生自身寫作能力不夠,沒有素材可寫。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更要重視對其寫作技巧的培養,鼓勵學生積累素材,學生才能寫出高質量的作文。
參考文獻:
[1] 文玉愛.淺談小學中高年級作文教學 [J]. 教育,2016(03):19.
[2] 楊志祥.小學高年級作文的教學策略初探[J].學苑掇英,2020.
云南省昭通市綏江縣僑通希望小學 657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