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姣
摘要:文章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產婦產生焦慮抑郁情緒的現狀,探討臨床護理及管理模式,為產婦維持情緒穩定打下基礎。方法是本文檢索近5年的相關文獻,對產婦發生焦慮抑郁情緒的現狀、形成原因、臨床特征及干預措施進行歸納和總結。結論是產婦只有早期了解調節情緒的重要性,關注健康知識,保持良好心態,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才能維持健康狀態,較少不良情緒的發生,平安度過圍產期。
關鍵詞:產婦;焦慮抑郁;護理干預
產后抑郁癥不僅嚴重損害了一個產婦的整體精神和社會生活條件質量,而且它還會嚴重損害一個產婦的整體家庭心理功能和她的社會經濟功能,甚至它還會嚴重影響產婦嬰幼兒的健康生長發育,最終它的影響關系到我國人口素質的不斷提高。
一、產婦產生焦慮抑郁情緒的現狀
產婦抑郁引起的焦慮、抑郁、煩躁等臨床狀態在分娩前后尤為明顯。產前焦慮、抑郁和煩躁主要來源于產婦對胎兒自然流產的恐懼、胎兒分娩時的疼痛、對新生兒自然分娩的恐慌和恐懼,以及對復雜的社會生活環境和母親重要作用的難以適應。社會自我支持和自我保護效能水平越高,產后抑郁發生率越低。雖然產前抑郁和產后抑郁有著密切的關系,但分娩前長期抑郁和焦慮的孕婦在分娩后可能面臨更高的抑郁復發風險。結果表明,93.3%的高齡孕婦在分娩前仍有抑郁和焦慮癥狀,分娩后仍會有明顯的抑郁癥狀。如果產前心理準備不足,可能會嚴重增加產后出現抑郁癥狀的可能風險。
因此,為了有效克服分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系列妊娠恐懼,孕婦在孕期有必要進行更專業的心理保健。做好這一時期孕婦的心理保健工作,不僅直接關系到孕婦的身心健康,而且對孕婦克服自然分娩時的心理障礙和產后的自我康復能力也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產婦產生焦慮抑郁情緒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的因素
產后由于夫妻關系緊張,家庭成員在經濟、家務、夫妻精神等方面往往不能及時給予夫妻有力的支持。此外,由于新生兒的年齡和性別,女性容易出現情緒困擾和抑郁。擔心不能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夫妻對母親不感興趣,不夠尊重,不關注女性的痛苦感受。老年人的思想和行為:性別歧視是母親對嬰兒性別的進一步關注。如果寶寶的性別不是家里老人想要的,就會用不滿意的語言和家庭行為來表達,母親沉重的心理負擔會增加她的抑郁。
(二)嬰兒健康狀況
嬰兒母親的健康和生理是每個孕婦和嬰兒家庭關心的最緊迫的心理問題之一。每一個好的孕婦,每一個嬰兒家庭,都非常希望每一個新生兒都健康聰明。一旦嬰兒出生過程中出現任何生理上的脫節甚至異常問題,都有可能對整個嬰兒和母親的健康生理造成嚴重的心理威脅,對母親的健康生理和嬰兒心理的嚴重性構成嚴重的心理挑戰。當然,如果每個新生兒的身心健康指標都正常,其他家庭的老人,無論是孕婦還是孕婦,都會為這種健康感到高興,不會輕易產生不良的情緒和心理緊張。但當一個新生兒的身心健康指標明顯不同時,會給很多孕婦的父母帶來沉重的家庭心理壓力負擔。嚴重時甚至可能直接誘發胎兒抑郁。
三、產婦產生焦慮抑郁情緒的管理與護理
(一)飲食指導
孕婦容易焦慮抑郁,孕期最重要的干預手段是孕期護理指導。懷孕后,孕婦需要及時做好飲食指導和孕期保健工作,提高孕期注意程度,充分介紹和傳遞孕期飲食和保健的基本知識,嚴格要求孕婦定期接受孕期項目的健康檢查,使其學會在孕期正確使用各種監測和孕育胎兒的方法,引導其形成正確的孕期生活和飲食習慣,并指導她們結合孕周的具體情況在孕期進行適當的孕育運動,使得孕產婦的生理體質功能得到極大增強。
(二)創造良好的后產氛圍
女性生完孩子后,護理人員還需要耐心地與母親溝通,了解她們的實際需求,給予她們有針對性地幫助,耐心地指導她們的母乳喂養方法和母嬰護理方法。同時,讓產婦知道,良好的情緒有利于乳汁分泌,子宮收縮,消除產后惡露,使產婦感到幸福。產后疼痛的產婦應使用止痛藥。給予正確的護理干預。
(三)加強產后的隨訪工作
減少產后抑郁的發生率和危害。婦幼醫院應立即與家庭和社區建立熱線,以了解母親的健康狀況,解決疾病。此外,婦兒醫院可以定期在社區進行講座、示范和宣傳,給予女性強大的身體和情感支持,從而有效降低產后抑郁癥的發病率。
(四)產后護理孕期干預
孕婦容易焦慮抑郁,孕期最重要的干預手段是孕期護理指導。懷孕后,孕婦需要及時做好飲食指導和孕期保健工作,提高孕期注意程度,充分介紹和傳遞孕期飲食和保健的基本知識,嚴格要求孕婦定期接受孕期項目的健康檢查,使其學會在孕期正確使用各種監測和孕育胎兒的方法,引導其形成正確的孕期生活和飲食習慣,并指導她們結合孕周的具體情況在孕期進行適當的孕育運動,孕產婦的生理功能大大增強。女性生完孩子后,需要給予丈夫和家人更多的理解和關心,消除他們的芥蒂。同時,讓產婦知道,良好的情緒有利于乳汁分泌,子宮收縮,消除產后惡露,使產婦感到幸福。產后疼痛的產婦應使用止痛藥。給予正確的護理干預。
結論
一般來說,孕婦產后出血大多是由產婦子宮收縮不利所致,而子宮收縮不利則是由產婦心理條件不好,體內分泌過多兒茶酚胺。因此,為了預防上述風險,我們必須在護理過程中增加適當的心理護理,使孕婦能夠安全度過這段困難時期。因此,要想提高產婦生產質量,必須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這類疾病的護理局限是母親焦慮抑郁的表現不明顯,只有在發病后才能發現。同時,沒有針對性的藥物治療,只能進行預防和咨詢,導致公共衛生安全問題亟待解決。
參考文獻:
[1]孫彥春,張盼盼.新鄉市初產婦產后焦慮與抑郁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職業衛生與病傷,2019,34(2):129-132.
[2]陳文曦,吳潔.869名產婦的產后心理狀態及相關因素分析[J].安徽醫藥,2020,12(25):13-16.
[3]宋淑婧,楊麗潔,張迎.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婦心理狀態及產后出血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8(6):24-27.
[4]孫彥春,張盼盼.新鄉市初產婦產后焦慮與抑郁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職業衛生與病傷,2019,34(02):129-132.
[5]葉程,邵方.產婦發生焦慮抑郁情緒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0):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