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雯

摘要: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老年患者在應用靜脈留置針的過程中,給予優質護理的實際效果。采用的方法:在我院某一時期收治的所有接受靜脈留置針的老年患者中,選擇100例作為本次實驗對象。按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成兩個小組,分別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人數相同。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措施,研究組患者接受優質護理措施。比較兩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從兩組患者的數據對比中,能夠清楚發現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效果要優于對照組,無論是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還是并發癥發生情況均好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結論:老年患者屬于特殊人群,身體素質較差,在接受靜脈留置針治療的時候,常有并發癥狀出現,對其進行優質護理,能夠避免和減少并發癥,同時有效提升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因此可以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老年患者;靜脈留置針;應用;護理
靜脈留置針具有無需反復穿刺、應用安全、操作簡單等優勢,且固定效果較好,能夠較大程度減輕患者的痛苦以及醫護人員的護理工作量,但是,留置針一旦出現操作不合理情況,極易誘發感染、靜脈炎等并發癥。多數老年患者因血管彈性差、脆性大,且易滑動,特別是因心功能不全、肥胖等外周靜脈條件較差。由此,老年患者接受靜脈留置針更容易出現并發癥狀,本文便分析了優質護理對老年留置針患者的影響,現將實驗過程和結果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我院某一時期收治的所有接受靜脈留置針的老年患者中,選擇100例作為本次實驗對象,靜脈穿刺部位分別為:手背靜脈、前臂上1/2靜脈、前臂下1/2靜脈、上肢上臂靜脈。按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成兩個小組,分別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人數相同。對照組50例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別為24例、26例,年齡區間為61-92歲;研究組50例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別為27例、23例,年齡區間為62-9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措施,方法如下:①選擇健側上肢前臂中部或下部1/3處血管作為穿刺血管,采用密閉式靜脈留置針穿刺。②右手持針,左手固定穿刺點,15°-30°角進針,送入套管,后沿血管走行置入軟管。③松開止血帶,拔針芯,固定敷料,采用5mL注射器抽取0.9%氯化鈉5mL脈沖正壓封管,將封管液向留置針推注1mL,后拔出一半頭皮針,脈沖式推注液體,剩余1mL時,關閉小開關。④置管后,需嚴密監測患者的導管情況,發現穿刺部位紅腫等現象,需立即處理,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研究組患者接受優質護理措施,方法如下:(1)輸液前:①護理人員需根據患者的血管情況選擇導管型號,在確保輸液暢通的基礎上,盡可能選擇小型號導管穿刺,減小創傷,預防靜脈炎。②觀察導管有無粘連、是否過期,確保無異常后,將空氣排至過濾器內。③嚴格消毒穿刺部位皮膚,消毒面積需超過固定敷貼的面積。④為預防穿刺針脫落,應于采用敷貼固定后,繼續采用彈力網繃帶包扎。⑤護理人員需確保輸液廳環境清潔、溫暖。此外,同樣需準備休息區域,確保患者發生低血糖暈厥等風險后,可及時休息,確保輸液安全。(2)輸液中:①為減輕患者的恐懼感,提升其依從性,確保一次穿刺成功,護理人員需于穿刺期間,對患者進行鼓勵與安慰,并通過與之交談的方式轉移注意力,減輕痛苦。②護理人員需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常見的靜脈留置針風險,使其能夠從穿刺部位清潔度等方面入手,對各類風險進行預防與觀察。③輸液期間,需嚴格控制各藥物的輸注速度,合理安排給藥順序,預防堵管。(3)輸液后:①輸液后,需采用脈沖正壓封管。②使用靜脈留置針期間,需嚴密監測患者的血糖,避免血糖異常升高,以防增加感染等風險。③靜脈輸液期間,患者同樣需嚴格控制飲食,限制碳水化合物攝入。(4)并發癥預防護理:嚴格無菌技術操作,提高護士技術水平,在老年患者靜脈留置輸液時要指導患者適當進行活動,以減少靜脈炎的發生,使用肝素封管,留置時間低于4d,一旦患者發生靜脈炎并發癥應立即拔除留置針并重新更換留置針穿刺部位,加強巡視或使用芒硝外敷預防靜脈炎,并在臨床工作中加強患者宣教、合理選擇適宜血管、妥善固定留置針、以此降低老年患者靜脈留置針的非計劃拔管率。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并發癥發生情況。
1.4統計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方差)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較
研究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為94.00%(47/50),對照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為82.00%(41/50),由此可見,研究組患者情況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留置針并發癥發生率為4.00%,對照組為14.00%,對照組數據高于研究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詳見表1。
3.討論
靜脈留置針的在老年患者中的應用,極大地方便了醫務人員和患者,減少因反復穿刺給患者帶來痛苦,保護血管,是治療的重要手段,已成為臨床用藥和緊急搶救的輸液途徑。選擇靜脈應是健側上肢粗、直、彈性較好的血管。在操作及封管時應規范化,并對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合理選擇靜脈,改進穿刺方法、固定、封管方法,合理安排輸液順序,使用過程中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方法提高留置效果,延長留置時間,提高患者滿意度。總之,在確保老年患者安全舒適的前提下,如何延長留置時間,減輕護士的工作量及如何更加科學合理的使用靜脈留置針仍是護理同行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從兩組患者的數據對比中,能夠清楚發現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效果要優于對照組,無論是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還是并發癥發生情況均好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
總而言之,老年患者屬于特殊人群,身體素質較差,在接受靜脈留置針治療的時候,常有并發癥狀出現,對其進行優質護理,能夠避免和減少并發癥,同時有效提升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因此可以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黃秋紅,盧佩蘭,劉文婷.早期護理干預在老年患者靜脈留置針致靜脈炎中的預防護理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30):82-83.
[2]曾婷.改進后靜脈留置針固定法在老年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25(1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