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要:目的:探討社區護士開展產后訪視護理對產褥期產婦及新生兒的價值。方法:選取2020年02月-2021年02月產褥期產婦及新生兒各6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不采用產后訪視護理,觀察組采用社區護士開展產后訪視護理,觀察兩組產婦的產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及新生兒不良反應發率。結果:觀察組產婦產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及新生兒不良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結論:對產褥期產婦及生新生兒護理中,采取社區護士開展產后訪視的護理方式,能夠降低產婦及新生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關鍵詞:社區護士;產后訪視護理;產褥期;新生兒;干預。
產褥期即俗稱的坐月子,在醫學教科書上稱之為產褥期,是指女性在分娩后,產婦身體、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復原的一段時間,傳統的“坐月子”只是產褥期的前30天,現在醫學上一般需6-8周,也就是42-56天,在這段時間內,產婦身體及新生兒抵抗力較低,如果照顧不當容易發生不良事件。所以產婦應該以休息為主,尤其是產后15天內,應臥床休息,做好產褥期保健,調養身體,促進全身器官尤其是生殖器官的盡快恢復。近年來,社區護士都會對產婦及新生兒進行訪視護理,在臨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患者資料
選取2020年02月-2021年02月產褥期產婦及新生兒各6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產婦34例,年齡為25-33歲,平均年齡(27.54±2.46)歲,不開展產后訪視護理。觀察組患者34例,年齡為22-34歲,平均年齡(27.21±2.35)歲,開展產后訪視護理。兩組產婦及新生兒的基本資料相比較,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P值>0.05。
2.操作方法
對照組未采用產后訪視護理,觀察組采用產后訪視護理。
2.1觀察:
(1)社區護士要了解產婦及新生兒住院記錄,住院期間是否屬于高危產婦。
(2)觀察產婦休息環境,確保產婦休息環境整潔。
(3)觀察產婦的精神狀態及心理健康情況,由產婦自己填寫愛丁堡產后抑郁調查表。
(4)觀察新生兒狀態,新生兒面色和皮膚顏色、有無黃疸、并鑒別其為生理性還是病理性、后者則需送醫院治療。
2.2詢問:
(1)詢問既往史、產期與分娩情況。
(2)詢問母乳喂養情況、了解目前精神、睡眠、飲食、大小便等情況。
(3)詢問新生兒出生情況、出生方式有無窒息史、出生時的體重、有無接種卡介苗、乙肝疫苗以及哺乳、睡眠、大小便情況。
2.3檢查:
(1)測體溫、血壓。
(2)檢查兩乳頭有無皸裂乳房有無紅腫了解哺乳情況、乳汁分泌量、乳腺管是否通暢有無便秘等。
(3)觀察子宮復舊及惡露觀察會陰傷口、剖腹產腹部傷口等若發現異常應給予及時指導。
(4)稱小兒體重、觀察生理性下降的程度,檢查臍帶殘端是否脫落、有無滲液、發現感染及時處理。
2.4指導:
(1)宣傳產褥期衛生知識。
(2)對產婦進行休息環境、飲食、心理健康等方面進行指導。
(3)健康育兒指導
3.觀察指標
(1)產婦不良反應發生率。
(2)新生兒不良反應發生率。
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版本的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時,文中以P<0.05表示時。
二、結果
1.產婦不良反應發生率
對照組產婦34例,發生乳房脹痛6例,尿潴留1例,感染2例,抑郁0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6.47,觀察組產婦乳房脹痛2例,尿潴留0例,感染1例,抑郁0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82%,兩組數據對比,組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新生兒不良反應發生率
對照組新生兒34例,發生感染1例,黃疸9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9.41%,觀察組新生兒34例,發生感染0例,黃疸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5.88%,兩組數據對比,組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結論
在懷孕期間,孕婦承擔了供給胎兒生長發育所需的各種營養的重任,因此孕婦的各個器官都發生了生理性適應變化。子宮的肌細胞肥大、變長,心臟發生移位,負擔增大,血流速度加快,肺通氣量增加40%,鼻、咽、氣管黏膜出現水腫、充血。腎臟增大,輸尿管增粗,肌張力減低,腸胃、內分泌、骨、關節、皮膚、韌帶等都發生了一系列的生理性適應變化,這些生理性的變化,在產后都要逐漸恢復。分娩后產婦的心理也會發生較大變化。這些變化都要在產后坐月子的這段時間恢復。傳統的坐月子大多是進行生理上的調養,然而現代的觀點不但需要生理上的調適,也注重心理精神方面的調適,所以產褥期的訪視護理顯得十分重要。
社區產后訪視護理是婦幼保健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孕產婦系統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產前、產時保健服務的延續。能夠及時的早期發現、診斷、治療、預防產婦兒童常見病。
綜上所述,開展社區護士產后隨訪護理工作,能夠有效地降低產婦及新生兒不良反應發生率,對產后母嬰的健康起到了較為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麗聰.產后訪視護理對產褥期產婦和新生兒的影響分析[J].家庭保健,2020,000(013):189.
[2]劉文慧.產后訪視護理對產褥期產婦和新生兒影響的療效評價[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20,007(004):92.
[3]齊玲玲,王鳳艷.產后訪視護理對產褥期產婦和新生兒的影響[J].養生保健指南,2020,000(001):71.
[4]李雅文.產后訪視護理對產褥期產婦和新生兒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v.13(32):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