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純



摘要:煤礦用全液壓錨桿錨索鉆車因其具備工作壓力高、動力頭輸出扭矩大和回轉速度無級可調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煤礦井下開采工作面。但其鉆架的可靠性一直是其工作中的薄弱環節。本文基于ANSYSWorkbench平臺,對CMM2-20型煤礦用全液壓錨桿錨索鉆車的鉆架進行可靠性分析。對鉆車鉆架進行靜力學分析,通過有限元分析結果找出鉆架上應力集中的部件。仿真結果為礦用全液壓鉆車鉆架結構設計優化提供了理論依據,對于保障井下作業人員的安全具有實際的工程意義。
關鍵詞:鉆車鉆架;有限元分析;結構優化;井下作業
中圖分類號:TH123?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1)06-0066-02
0? 引言
煤礦頂板事故是導致井下作業人員傷亡的主要事故類型之一[1]。為降低頂板事故發生概率、保證煤礦井下施工安全,錨桿支護技術水平和錨桿鉆機的性能需要不斷提高。錨桿鉆機是推廣錨桿支護的基礎其性能對支護的速度、質量、作業條件和勞動強度等起決定作用。安全、高效、耐用、環保、靈活和輕便的錨桿鉆機最受市場歡迎,是錨桿鉆機的研究方向[2]。
本文針對CMM2-20型煤礦用全液壓錨桿錨索鉆車鉆架為研究對象,通過建立鉆架的三維模型,模擬實際鉆架在作業面的工作情況,采用有限元法對鉆架進行靜力學分析、模態分析,找出應力集中部件,得到鉆架的固有頻率和關鍵位置的幅頻特性,分析鉆架使用壽命,為提高鉆架結構的穩定性提供依據。
1? 錨桿鉆車鉆架建模
CMM2-20型錨桿鉆機鉆架結構如圖1所示,鉆架主要由支撐油缸、鉆架底座、推進油缸、一級推進體、回轉器、頂部支撐組成。支撐油缸是一級油缸,由它來推動頂部支撐,提供支撐壓力;推進油缸是二級油缸,可推動一級推進體和回轉器向鉆進方向移動;回轉器通過鏈條與推進油缸連接,獲得移動的動力,并且自身提供鉆桿轉動的動力。
2? 鉆架靜力學有限元分析
在ANSYSWorkbench14.5 aticStructural模塊中導入模型,導入模型后系統自動生成接觸,本模型經系統分析共有51個接觸對。
設置相關度“Relevance”數值為80[3],得到了細致又均勻的網格化模型,共83397個節點,41456個單元,網格最小邊長為5mm,如圖2鉆架有限元網格劃分圖。
載荷施加的大小和方向均按照受力分析的結果,載荷包括鉆桿作用在回轉器上面的力F1=18.5kN和圍巖壁作用在頂部支撐的力F2=18kN。約束主要是固定約束,將其設置在鉆架體上的5個螺栓孔處,因為該螺栓孔用于鉆架與鉆臂的連接,如圖3所示。
本節對CMM2-20型全液壓錨桿鉆機在最遠位置為其最危險的位置,本文僅對鉆架最遠位置進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其靜力分析的結果如圖4所示。
由鉆架推進行程最遠位置應力分析結果可知,當鉆架推進行程到最遠位置時,位移變形量最大為10.687mm,位于右帶夾持機構頂端;應力最大值為151.28MPa,彈性變形量最大值為7.6×10-4,它們位于一級焊接推進體底座內側靠近鉆架體的地方。
通過鉆架的靜力學分析結果可知,當鉆架推進行程位于起始位置時,鉆架的位移變形量最大;當鉆架推進行程到達中間位置時,所受應力最大;當鉆架推進行程最大時,鉆架體的變形較為均勻,位移變形量最小,所受應力分布也較均勻,應力數值在中間。在整個推進行程中,鉆架的右端夾持機構的位移變形量,相較于其它零件的位移變形量一直都是最大的。鉆架在整個推進過程中應力最大值為151.28MPa,該位置材料為結構鋼Q235,許用應力為235MPa,安全系數取1.55,滿足鉆架在推進過程中的強度需求,鉆架可靠性較高。本節靜力學分析結果找到鉆架在推進行程中應力集中最嚴重的位置,和相應的應力值大小,驗證了鉆架結構強度的可靠性。對鉆車鉆架進行靜力學分析,通過有限元分析結果找出鉆架上應力集中的部件。仿真結果為礦用全液壓鉆車鉆架結構設計優化提供了理論依據,對于保障井下作業人員的安全具有實際的工程意義。
3? 鉆架模態分析
模態分析模型的創建與靜力學分析模型創建過程基本一致。將在SolidWorks中繪制的模型保存為Parasolid(*.x_t)格式,在ANSYS軟件model模塊中將其導入,對其進行網格劃分,設置相關度“Relevance”數值為80,得到與圖2一樣的網格化鉆架模型。約束與載荷的設置和靜力學分析中的設置相同,兩個外力分別為鉆桿作用在回轉器上面的力F1、圍巖壁作用在頂部支撐的力F2,5個位于鉆架體螺栓孔的固定約束。也可以在靜力學分析的基礎上,直接添加model模塊,可自動生成模態分析模型,只需設置所求振動階數即可。本節對CMM2-20型全液壓錨桿鉆機鉆架推進的最遠位置進行30階模態分析。
鉆架推進行程在最遠位置時,其最低固頻率為14.774Hz,最高固有頻率為244.91Hz,振型包括彎曲、扭轉和兩者同時出現的三種情況。出現彎曲振型的頻率有14.774Hz、27.737Hz、35.745Hz、37.046Hz、108.29Hz、129.49Hz、132.1Hz、141.01Hz、153.61Hz、156.21Hz、157.33Hz、160.45Hz、172.22Hz、174.48Hz、174.63Hz、179.19Hz、181.29Hz、196.61Hz、198.86Hz、206.31Hz、218.47Hz、236.22Hz、244.91Hz,其對應的最大變形處有右帶夾持機構、一級推進焊接架、支撐油缸活塞桿、鉆架體、鏈條、支撐油缸導油管。出現扭轉振型的頻率有74.203Hz、75.297Hz、100.85Hz,其對應的最大變形處分別是右帶夾持機構和鉆架體。出現彎曲扭轉疊加振型的頻率有134.54Hz、205.25Hz、210.42Hz、217.25Hz,其對應的最大變形處均是一級推進焊接架。根據以上對鉆架推進行程的30階模態分析實驗結果可知,鉆架的整個推進過程在10.227Hz到244.91Hz頻率段之間極易出現共振情況,鉆架每個零件都有可能產生共振,而且振型有橫向振動、縱向振動、扭轉以及疊加的情況。鉆架在推進行程的三個位置時,均在171.2Hz到174.48Hz之間出現支撐油缸導油管振幅最大的情況,且振幅最大值達到38.233mm。本鉆架回轉器的轉速為560r/min,即頻率為9.3Hz,完全避開了鉆架的固有頻率,可避免在鉆孔時發生共振,確保了鉆架的可靠性。
4? 結束語
本文基于ANSYSWorkbench平臺,對CMM2-20型煤礦用全液壓錨桿錨索鉆車的鉆架進行可靠性分析。對鉆車鉆架進行靜力學分析與模態分析,通過有限元分析結果找出鉆架上應力集中的部件,得到鉆架的固有頻率和關鍵位置的幅頻特性。仿真結果為礦用全液壓鉆車鉆架結構設計優化提供了理論依據,對于保障井下作業人員的安全具有實際的工程意義。
參考文獻:
[1]程磊,楊朝偉,景國勛.2014 年我國煤礦事故統計與規律分析[J].安全與環境學報,2016,16(04):384-389.
[2]李磊.非圓齒輪式液壓錨桿鉆機的設計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2008.
[3]李兵,何正嘉,陳雪峰.ANSYS Workbench 設計、仿真與優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