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倩 王伊蕾 姜嘉楠
高校乒乓球運動隊教學中,心理素質的單獨練習往往容易被忽略。業余乒乓球大學生運動員參賽機會和經驗少,心理素質未得到系統性練習和大賽的磨練。筆者通過將心理素質作為單獨的專項練習,用于乒乓球運動隊的教學中,經過優化和多樣性的練習方法,對學生的賽前、賽中和賽后的心理素質及比賽經驗的提高效果顯著。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浙大寧波理工學院2016-2019年的32名業余高校乒乓球運動隊學生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對比分析法
通過三年的心理素質專項練習的摸索,對比學生該練習方法前后在賽前、賽中和賽后的心理狀態及比賽經驗之差異。
1.2.2訪談法
筆者以乒乓球教練員身份,對該校業余乒乓球運動隊教學過程,進行三年的應用研究和定期訪談,總結了心理素質專項練習對業余高校乒乓球教學的有效性。
2 心理素質專項練習法
在競技體育比賽中,除了技戰術、身體素質的較量,心理素質的重要性不容小覷。隨著乒乓球比賽由21分制改為11分制,增加了觀賞性的同時,更加大了比賽的偶然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心理素質的好壞是決定年輕運動員比賽勝負的重要因素。在這樣的情況下,心理素質的強化對于比賽經驗不足、意志品質和競爭意識較弱的業余高校運動員來說已是刻不容緩。
2.1增強意志品質
有意識地安排運動員在條件惡劣的環境中堅持練習和比賽,利用外部客觀條件的“不足”,如燈光、器材、氣溫、噪音等影響下,依然堅持完成練習任務;在練習比賽中有意安排其不愿練、不敢打的計劃和對手,越是不適應,越是不容逃避。也可安排一些比分落后或關鍵球的比賽,潛移默化地培養其沉著冷靜、敢打敢拼、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
2.2運用自我暗示
業余高校乒乓球運動員參賽機會少,造成其在比賽場面大、賽場人較多的情況下,被緊張的賽場氣氛帶入其中,無論是在賽前準備階段還是比賽開始以后,都無法使自己放松心態。適度的緊張有利于技戰術的發揮,而過度的緊張只能阻礙競技水平的發揮。所以在平時練習比賽、交流比賽中應著重練習隊員的自我暗示能力,要求其從積極、輕松的一面不停地暗示自己,如“輸贏無所謂,發揮出水平就好”、“緊張也沒用,放松能打得更好”等,不斷給自己打氣,增加自信心。
心理素質、比賽經驗則是通過專門的心理素質練習和每一次比賽經歷和總結而來。對于賽前焦慮的情況有了明顯改善,說明心理訓練已見成效,通過有意識要求運動員進行自我暗示和放松,達到賽前調整到最佳狀態的效果。運動員在比賽中能夠快速興奮并進入比賽狀態,得益于每次練習開始便先進行三局兩勝制比賽,久而久之適應了這種節奏;賽后馬上總結并將總結的問題帶入接下來的單球教學,既挖掘了其主動思考、總結的能力,又為下一步的練習找到切入點。以賽代練的練習方法鍛煉了運動員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品質,因交流賽、對抗賽等比賽多為團體賽制,個人輸贏關系到整個團隊的輸贏,且勝負刺激較大,給隊員的壓力也相應加大,在這種情況下,對其心態和比賽經驗都是一種鍛煉。
2.3以賽代練模擬強化心理
比賽是檢驗教學成果的唯一途徑,是制定教學計劃的重要依據,是多種教學方法中實戰性最強的一種教學方法。無論何種形式或規模的比賽,都可通過以賽代練模擬強化心理,積累比賽經驗。
目前針對業余高校乒乓球運動員而舉辦的正式比賽較少,大多都是高水平、專業隊運動員的各類賽事;而業余運動員本身對比賽的經驗、技巧和意識相對較差,需要大量的比賽來鍛煉其比賽能力。在交流比賽中,運動員練習的是如何將自己平時多球、單球、多球單練所練習的技戰術運用出來。通過賽后組織隊員進行總結,為下一個月的教學計劃提供思路。
3 教學結果對比
通過三年對心理素質的專項練習,將所有隊員每學期的賽前、賽中和賽后的心理狀態和比賽經驗進行觀察、記錄和總結,并對所有隊員進行訪談,得出以下結果對比:
3.1 賽前結果對比
心理素質專項練習前,表現為易緊張、焦慮,怕輸;經過科學的心理素質專項練習后,表現為略緊張,但能主動進行自我暗示及放松調整。
3.2 賽中心理結果對比
心理素質專項練習前,表現為進入狀態慢、關鍵時刻手軟、動腦少;經過單獨的心理素質專項練習后,表現為進入狀態快,興奮快;關鍵時刻、堅定、善思。
3.3 賽后心理結果對比
心理素質專項練習前,表現為只關注輸贏,少總結原因、發現問題;經過科學的心理素質專項練習后,表現為及時總結,善于思考。
4 結論
4.1心理素質專項練習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得到有效應用,并在比賽中發揮作用。
4.2 在高校乒乓球運動隊教學中,心理素質練習有必要作為一種專門的練習內容進行系統的、全面的訓練。
通訊作者:姜嘉楠
(作者單位:1.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啟新學院;2、杭州醫學院體育部;3.遼寧科技大學體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