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星瑤 杜玉


【摘要】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統一國家,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發展是凝聚歷史沉韻的寶貴財富。近年來民族文創產品蓬勃發展,成為傳播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其具有工藝性強、文化含量高、兼具實用性和收藏性等特點。本次研究立足于科技化背景下的文創產品設計創新,以宣傳特色民族文化為目的,基于arduino控制技術,開發出一系列可編程立體拼圖民族文創產品。產品體現趣味性和文化性,培養用戶獨立思考和動手能力,增強人們對于民族文化的興趣和理解,引發對相關產品及產業未來發展的探討。
【關鍵詞】 民族文創產品;立體拼圖;圖形化編程
【中圖分類號】TB47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17-0068-02
基金項目:大連大學 2020 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02011258146)。
一、民族文創產品市場現狀
民族文創產品并不是單純的商品,它通常蘊含著當地的民俗特色,是少數民族的獨特的文化載體。在對國內幾個知名民俗景區的走訪調查中發現,目前市面上的多數民族文化衍生產品還停留在原始的初級設計水準,審美、樣式、功能和品質都不能滿足現代消費需求,許多問題和不足亟待改進。
(一)品種單一,同質化嚴重
考察發現,市面上多數傳統旅游文創產品同質化嚴重,品種單一、毫無特色可言:最常見的少數民族人物玩偶,基本都有著同樣的呆板表情和發型,身著類似的服飾;許多民族風情布藝和首飾,圖案和紋理也大同小異,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各種小型紀念品也呈現出“爛大街”的款式。商品缺乏特色,品味單調,把玩性差,導致其無法體現紀念意義及收藏價值,難以激起消費者們的購買欲望。要想改變現狀,需要在設計中增強旅游文創產品的文化性、故事性、創新性、情感性,提升旅游文創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給用戶帶來文化敘事情境的體驗。
(二)制作粗糙,缺乏工藝性
多數民族文創產品還停留在初級的外觀設計水平,工藝粗糙,審美落伍。為適應批量化機器生產和控制成本,產品多質量較差,售價低廉,造型死板,缺乏活力和感情色彩,很難讓消費者們產生共鳴。這種情況導致了設計和銷售兩者的惡性循環,使產品長期處于低端廉價的品質水準,失去了文創產品本該具備的靈性和文化內涵,發揚和傳播少數民族文化的效率也大大降低。
(三)缺乏實用性和趣味性
文化創新產品要全面突出文化藝術以及文化傳承的創新點,從而使得文創產品能夠具有獨特的創新性質,同時還應兼具功能性和實用性,兼具互動性和趣味性。調研發現有的民族文創產品多數不具有實用功能(或僅有簡單的功能,例如充當行李牌),多數僅為一個擺件。且現有產品在便攜性和材質的選擇上也存在諸多問題,有的體積過于龐大難以攜帶,有的采用水晶玻璃或陶瓷等易碎材料,讓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加之實用功能和趣味性的缺乏,在旅行新鮮感淡化后,很容易被束之高閣乃至丟棄。
二、可編程立體拼圖民族文創產品開發的設計探討
(一)產品開發的可行性
立體拼圖可鍛煉手眼協調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具有便于攜帶的特點。其加工技術簡單,選題范圍廣泛,兼容各民族文化特點,完全可將拼圖與民族元素相結合,形成具有顯著民族特色的立體拼圖產品。
可編程技術采用圖形化的方式,可應用Arduino開發板、電機控制模塊、電機、LED、聲音模塊等完成簡單的部件操控運動。而立體拼圖可以實現部件設計和組裝方式的多樣性,使可編程技術與拼圖的結合成為可能,可通過單片機等控制實現拼圖局部運動的功能,豐富立體拼圖展示效果。可編程技術在三維環境下制作產品元件并驗證運動效果,讓產品具有可操作性,而各民族文化具有豐富的文化特色,完全能將可編程技術與民族元素相結合,讓民族文化表現力更為豐富,民族特色更為顯著。
(二)基于單片機技術的聲光電運動拼圖產品開發
在對現有相關產品的實現技術進行調研后,設計小組發現arduino控制技術可有效地運用于產品開發,產品主要包括Arduino開發板、電機控制板和聲音模塊。在設計過程中,可使用Creo、Rhino等三維輔助設計軟件完成立體拼圖內部機構的建模及運動仿真;使用Photoshop、CorelDRAW等二維輔助設計軟件完成產品的外觀造型設計、拼圖立體圖、平面展開圖和包裝設計;使用激光雕刻技術完成模型和樣品的制作,并在生成實體后進行運行效果測試和微調。
設計小組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對目標市場的接受度和認可度進行了調研,并對在產品中融入可持續設計理念展開探討,發現環保木片材質受到用戶認可,且匹配精密切割和組裝需求,其精確度可以保證零件緊密嵌合,使用簡單、組裝方便,成本低廉。產品體現綠色設計原則,貫徹綠色制造理念,精致的手工藝文化融合趣味的組裝過程,活化手、眼與腦部的協調能力,用戶可以體會物理運作原理與設計巧思,參與性強,容易獲得親手打造作品的成就感。
(三)特色民族元素的融合
民族文創產品的設計創意要反映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化的體現與象征。其設計要充分發掘各民族文化底蘊下的優勢特點,從細節入手,體現煙火氣息,貼近真實的民俗生活。實踐中可以從具有民族特色的衣食住行中提煉元素,也可以著眼于民俗文化節日和特色風情活動。以民族元素為主題的產品開發,能讓消費者在實地體驗民族風情后留念和玩味,通過互動產生情感交流,加深對民族文化的理解。
三、可編程立體拼圖民族文創產品開發的設計方案舉例
設計既可以針對單一少數民族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方案給出,展現地方特色,也可以推出多民族系列化的成套產品,讓各民族文化為大眾所熟知,起到宣傳和保護民族傳統文化的作用。本次設計小組以瑤族文化為切入點,給出了可編程立體拼圖文創產品的初步設計開發構想。
在材質的選擇上,產品選用 2mm 厚度的環保板材,關節部分和核心傳動采用 3mm板材以提升材料強度。環保板材輕便、光滑、易拼插,有較好的強度和韌性,容易進行表面涂裝且外觀效果質樸,與傳統文化和民俗風格相匹配,材料成本合理,加工難度較低。
在造型的設計上,小組結合瑤族鮮明的民族特色,將其特有的圖騰、紋樣和裝飾融入拼圖設計(見圖1)。
在加工方式的選擇上,產品通過計算機輔助設計,在三維數字化環境下完成造型設計、結構設計和內部機構設計,之后采用激光雕刻技術完成實物模型制作,實現實物拼接和產品互動。產品外包裝采用硬紙板折疊成型,表面噴繪民族風情圖案,實現富有傳統韻味和地方特色的視覺表達(見圖2)。
在互動方式上,產品引導用戶完成簡單的編程游戲,實現娛樂性交互。硬件選用面向新手友好的STC單片機模塊,軟件為用戶提供匹配的編程教程,給用戶提供可擴展、可選擇的學習空間。通過單片機的程序編寫,產品可以實現包括物理移動、動作執行、聲光效果變換等多種功能,完成主人指令,讓用戶打造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交互文創產品。
綜上所述,本次設計是對民族文創產品的智慧化創新,旨在探索科技化背景下文創旅游產品的發展新思路,力求在保留民族文化意趣的同時提升其整體設計水準,豐富產品形式,使其融合時代特征,匹配現代審美和使用需求,幫助實現特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承。設計方案還屬于初期探索階段,這里僅提供一個可行的思路,長期的規劃和研發還有很多具體內容有待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韋艷麗,周璇,趙志楊.旅游文創產品敘事性設計研究[J].設計,2021,34(1):8-10.
[2]李穎.基于地域文化的特色旅游文創產品設計研究[J].藝術品鑒,2018.
[3]張芷盈.立體拼圖拼出日本玩具新星[J].中外玩具制造,2020(08):44-45.
[4]肖楠,張鐵成,周詩琳.基于單片機控制的交互式3D拼圖設計[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6):35+158.
[5]陳繼.愛國主義教育背景下的教學玩具設計應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7.
[6]王增,韋紫高,郭鑫,張銘.互動式兒童玩具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5,36(04):76-79+104.
[7]張澄.樂立方刮起立體拼圖風[J].中外玩具制造,2010(12):57.
作者簡介:
杜玉,通訊作者,女,漢族,遼寧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工業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