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芳 汪欣 劉蓮花



摘要:目的? 探討血清G17、HP和胃蛋白酶原在胃功能篩查中的相關性。方法:選擇2020年9722例胃功能體檢者進行分析,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結果:該研究中顯示所有結果與性別均無明顯關系;HP抗體的陽性率為27.1%,HP陽性組與HP陰性組比較顯示G17、PGⅠ、PGⅡ、PGR均有顯著差異;PGR的陽性率為7.9%,PGR陽性組與PGR陰性比較顯示PGⅠ、PGⅡ、G17均有顯著差異;G17的陽性率為53.2%,G17陽性組與G17陰性組比較顯示PGⅠ、PGⅡ、PGR均在顯著差異。結論:健康體檢人群中G17、HP、胃蛋白酶原的結果與胃功能評分檢查有密切的關系,有助于早期的胃癌篩查。
關鍵詞:胃功能;體檢人群;篩查
【中圖分類號】R5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1)05-046-02
胃泌素17(G17)是由胃竇部合成及分泌的一種激素,有研究指出[1]G17與胃竇部慢性萎縮性胃炎密切相關;幽門螺旋桿菌(HP)是可以定植于酸性胃環境的微生物之一,胃黏膜感染HP后,發生以中性粒細浸潤為主的慢性活動性炎癥反應,長期持續感染導致胃黏膜萎縮,引起慢性胃炎,在少數感染者中發展者為消化性潰瘍、萎縮性胃炎甚至胃癌。胃蛋白酶原(PG)是胃蛋白酶的無活性前體,是胃分泌功能的一種特殊生物學標志,分為PGⅠ,PGⅡ和PGⅠ/PGⅡ比值(PGR),血清PG濃度的變化能反映胃黏膜病變的性質和程度[2]。本研究收集2020年9722名體檢者的體檢指標,分析性別、G17、HP、PG與胃功能疾病的相關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來自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到上工匯門診部體檢中心和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院進行體檢人員共計9722例。
1.2、方法 所有受檢者均采用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3ml,2小時內采集并用3500r/min離心5min分離出血清。使用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免疫比濁法進行PG檢測,使用新產業生物公司提供的化學發光試劑檢測G17,使用上海凱創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金標試劑進行HP檢測。相關檢測均嚴格按照儀器試劑操作規程進行。
1.3、統計學處理 應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數據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共計完成HP抗體檢測9722人次,其中陽性2625例,陽性率為27.0%;其中男性檢出陽性1445例,陽性率為26.9%,女性檢出陽性1180例,陽性率為27.1%,兩者均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HP的陽性率與性別無關。同時從表1分析可見,HP陽性組與HP陰性組兩兩比較發現G17 、PGⅠ、PGⅡ、PGR均有顯著差異(P<0.05)。
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共計完成G17檢測9722人次,其參考范圍為1.7-7.6pmol/l,低于參考范圍4472例,陽性率為46.0%;高于參考范圍702例,陽性率為7.2%;兩者合計陽性率為53.2%;從表2可見,G17陽性組與G17陰性組兩兩比較發現PGⅠ、PGⅡ、PGR均有顯著差異(P<0.05)。
本文檢測了9722例樣本,其中男5360例,女4362例。男性PGR陽性423例,陽性率為7.9%;女性PGR陽性335例,陽性率為7.7%;兩者無顯著差異。表3可見,PGR陽性組與PGR陰性組兩兩比較發現PGⅠ、PGⅡ、G17均有顯著差異(P<0.05)。
3、討論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近年來的數據顯示,胃癌在腫瘤相關死因中占第三位[3、4、5]。胃癌的發病還存在明顯的地域、性別和年齡差別,在男女性別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性,有關數據顯示男女發病率之比大約為2:1[6]。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細菌,且對生長的條件要求苛刻,是目前所知能夠 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種類[7]。HP感染可導致各種慢性胃炎,最終引起慢性萎縮性胃炎從而發展成胃癌,許多學者將HP感染作為胃癌的I級致癌因素。從表1所示,HP抗體的陽性率為27.1%,與性別無關。HP陽性組與HP陰性組比較顯示G17、PGⅠ、PGⅡ、PGR均有顯著差異(P<0.05),說明HP是影響G17和胃蛋白酶原的因素之一。
目前,胃部疾病呈高發態勢,萎縮性胃竇炎作為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好發于30歲以上的人群且與胃癌的發生有密切相關性[8]。有研究表明,血清PG檢測可用于篩查慢性萎縮性胃炎人群,并且與患者的胃黏膜萎縮程度呈正相關[9]。
PG是胃黏膜消化腺分泌的一種消化酶前體,無活性,在胃內鹽酸作用下,或者在酸性條件下,通過自身催化,從N端水解42個氨基酸殘基后轉變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根據胃蛋白酶原生化性質和免疫原性將其分為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兩種亞群[2]。PGⅠ主要由胃底的主細胞和頸黏液細胞分泌,而PGⅡ除由上述兩種細胞分泌外。還可由幽門腺、賁門腺和十二指腸的Brunner腺分泌。另外,前列腺和胰腺也產生少量PGⅡ[3、4]。正常情況下,胃黏膜產生的胃蛋白酶原大部分進入胃腔,約1%透過胃黏膜毛細血管進入血循環。因此,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濃度可反映胃黏膜的分泌水平。不同的胃蛋白酶原的水平也可反映不同部位胃黏膜的形態和功能,胃黏膜不同部位的病變和嚴重程度,包括胃黏膜萎縮、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及惡變均與血清PGⅠ、PGⅡ含量、PGR變化相關[5]。表3顯示PGR的陽性率為7.9%,與性別無關。PGR陽性組與PGR陰性比較顯示PGⅠ、PGⅡ、G17均有顯著差異(P<0.05),說明PGR與G17的變化成正相關性。
G17是由胃竇部細胞分泌的一種激素,當胃竇部出現萎縮性胃炎時可出現分泌量的改變,并與萎縮的嚴重程度相關[10]。表2顯示G17的陽性率為53.2%,與性別無關。G17陽性組與G17陰性組比較顯示PGⅠ、PGⅡ、PGR均在顯著差異(P<0.05),說明G17與胃蛋白酶原的變化成正相關性。
中國早期胃癌篩查流程專家共識意見[11](2017,上海)提出的胃癌篩查評分系統中的變量是年齡、性別及HP抗體、PGR、G17的結果進行評分。本研究結果顯示性別無明顯差異,但 HP抗體、PGR、G17的結果均有顯著差異,因此建議胃功能的檢查評分有助于早期的胃癌篩查。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內鏡學專業委員會.中國早期胃癌篩查及內鏡診治共識意見(2014年4月,長沙)[J].胃腸病學,2014,19(7):408-427。
[2].黃雪梅.聯合檢測胃腸疾病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1和胃蛋白酶原2水平的臨床意義[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5,12(4):93-94。
[3].Ferlay J,Soerjomtaram I,Dikshit R,et al.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sources,methods and major patterns in GLOBOCAN 2012[J].Int J Cancer,2015,136(5):E359-E386。
[4].余佩武,羅華星.腹腔鏡胃癌手術規范化實施的策略與技術[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5,14(3):179-182。
[5].胡林,李昌榮,李紅浪.胃全系膜切除在胃癌根治性手術中的應用進展[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5,14(3):250-252。
[6].鄭朝旭,鄭榮壽,張思維,等.中國2010年胃癌發病與死亡分析[J].中國腫瘤,2014,23(10):795-800。
[7].房殿春.重視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癌的線粒體機制研究[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06,15(1):1-2。
[8].黃林飛,盧玉娟,潘晟,等.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基質金屬蛋白酶-2在胃癌中的表達及其與胃癌侵襲性的關系[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4.31(8):1816-1818。
[9].張玲霞,莊坤,張瀝,等.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與萎縮性胃炎關系的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14,43(3):279-282。
[10].Nejadi-Kelarijani F,Roshandel G,Semnani S,et al.Diagnostic values of serum levels of pepsinogens and gastrin-17 for screening gastritis and gastric cancer in a high risk area in northem Iran [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4,15(17):7433-7436。
[11].中國早期胃癌篩查流程專家共識意見(2017,上海).中華消化雜志,2018,38(2):15-20。
通迅作者:汪欣,主任技師,從事醫學檢驗工作27年。
1、福州市上工匯門診部,福建福州? 350003; 2、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院檢驗科,福建福州? 350003;3、福建康復產業研究院,福建福州 3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