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啟富
摘 要:隨著我國現代化經濟的高速發展,對于各種資源的應用與開發需求也逐漸提高。森林資源是我國發展中重要的資源之一,我國幅員遼闊,擁有著各種各樣的資源,而森林資源無疑開發與應用的重點。國家對于森林的質量非常重視,因為森林質量關系著生態環境的發展與林下經濟發展帶來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森林質量;林下經濟;提升與發展
我國為了保證生態文明建設的快速發展,就推出了保護生態環境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使得在各行各業在發展中都秉持著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進行經濟發展。林下經濟的發展是我國林木業發展中的重中之重,為了讓林下經濟的發展能夠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就需要保證森林的質量,在堅持低碳綠色的環保理念中將森林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和利用。
一、森林質量的提升與林下經濟發展的關系
森林資源是我國優勢發展資源之一,我國的國土總面積是在世界各國面積排行中占據著前三位的,而且經緯跨度都比較大,所處的氣候帶也有很多,所以我國的各種自然資源種類眾多,而且數量比較龐大,尤其是森林資源,不僅面積廣闊,而且種類比較繁多。為了充分發揮出我國森林資源在我國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就需要提高森林質量,提升森林在生態環境發展中帶來的作用,使得林下經濟也能在科學合理的森林資源開發中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森林質量的提升不僅會讓森林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加強,使得在森林生活成長的各種生物能有著棲息之地,促進深森林生態循環系統的正常運行,也能讓已經遭到破壞的自然環境被森林的修復作用下逐漸有所改善,而且森林的質量提高后,森林中木質材料的使用率也就會增加,而且在進行生產加工時就不會因為質量問題造成材料資源的浪費,而是充分發揮出每一處木質材料的作用,使得經濟效益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森林質量的提高不僅會讓森林生態環境得到有效的保護,也能促進林下經濟的高速發展[1]。
二、在提高森林質量和發展林下經濟中存在的問題
(一)林木品種繁雜,產品量少,質量參差不齊
我國目前的森林中,所種植的林木品種比較繁雜,各種各樣能夠在該地域中生長的林木都會出現,而且一般都是相對普通的林木品種,其利用價值并不高,這樣的森林發展不僅質量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且對于林下經濟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阻力。不能對森林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規劃,也就不能提高森林資源的開發與應用作用,對于森林生態系統的高效運作也不能帶來有效的保障。我國的林木種植多是在山地中的,由于山地環境差異比較大,受地勢海拔等影響,使得林木的生長環境中濕度和溫差都有著明顯的變化,使得林木的品種是多樣的。而且林下經濟的發展一部分是人為栽種,一部分就是自然成長的,所以在發展中品種多樣,沒有形成規模化,而且質量不高,也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利用。
(二)低產低效林多,優質林分少,林下經濟科技含量不高
我國的林下經濟發展在目前的發展規劃中并沒有有效的采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只是沿襲著傳統的林下經濟發展方式進行。隨著現代社經濟的發展,環境遭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壞,一些自然災害或者人為災害也頻繁發生,使得生態環境系統的平衡發展被打破,處于自然生長的森林中,也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沒有科學合理的林下經濟發展規化,森林的質量也就相對較低,從而提高森林質量成為目前林下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林木種植者對于先進的種植技術并沒有重視起來,從而在林木種植時依舊采用的是傳統的自然生長方式,使得森林中林木的品質和質量都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而林木的產量也相對較低[2]。
(三)一般用材多, 珍貴用材少,林下經濟產業鏈不健全
林下經濟的高效發展離不開種植人員的科學合理規劃,而當前的林木種植者的先進種植意識并沒有形成,所以在進行林木種植時,沒有對林木品種進行認真挑選,使得森林中一般用材比較多,而珍貴的用材比較少,而且種植人員對于森林資源的開發與應用并沒有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在林木種植時只是粗略的進行栽種,并不會加強日后的栽培管理,那么在繁多的林木生長中,林木吸收的營養就會不均衡,使得一些珍貴的木材得不到沖分的養分,在成長中質量就得不到有效的保證。林木種植人員對于林下經濟發展的認識不全面,也就對于林木經濟不會引起高度重視,使得林下經濟產業鏈并不健全,也不能有效的發展。
三、針對提高森林質量和發展林下經濟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的有效措施
(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規劃林木品種的栽種區域,提高質量
為了提高森林質量,有效的利用和開發森林資源,國家就需要加強對森林資源的開發科利用提出相關的管理政策,提高林木種植人員對森林質量的重視,使得林下經濟發展提供政策支持。森林中林木品種要多樣化,但是要將不同品種的林木種植區域依照林木的生長特性和種植環境進行合理的規劃,使得林木的生長能夠形成一定的規模,使得林木的生長能夠在適當的環境中吸收更多的營養成分,這樣對于森林中生態環境體統的平衡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不僅提高了森林對于被破壞的自然環境的修復,也提高了森林質量,為林下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帶來了積極深遠的影響[3]。
(二)有序開展低效林改造工作,引進先進的林木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
林下經濟的發展與森林質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現代先進科學技術在森林的林木種植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夠有效的提高森林質量,促進林下經濟的高效發展。所以我國積極的研究開發林木種植的新技術并且將林木種植管理的方式進行總結規劃,使得在進行林木種植時有科學合理的規劃管理依據還有現代化先進技術的支持,從而提高了森林的質量,同時將林下經濟的發展帶動起來,形成科學合理的森林資源的開發和應用的發展趨勢。森林質量的提高使得以森林環境為主的各種生物的生存發展空間的環境質量得到有效的保證,而森林中的生態系統也趨于平衡的發展,林木管理人員在對森林資源進行開發利用時也就能夠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從而達到興林富民的效果。
(三)大力發揚林下經濟,傳播其種植意義,提高珍貴用材的種植意識
林下經濟的高效發展需要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也需要森林中林木種植管理人員對森林質量提高的重視,要讓森林中林木種植管理人員了解到種植珍貴用材的重要性,使得他們能夠從種植珍貴林木中獲得更高的經濟收入,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在得到更多的經濟效益成果中,林木種植管理人員也就會提高種植意識,更新種植觀念積極的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采用科學的管理方式進行林木的規劃種植,使得森林中林木按照品種進行分區域種植,并且形成一定的規模,而且林木的品種也是比較珍貴的比較多,在林木生長期間,管理人員也對林木的生長進行密切的關注,使得林木生長中的營養比較充足,而林木的生長情況也比較快速,從而提高了森林的質量,也為林下經濟的高效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4]。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森林資源的合理開發與應用對于我國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提高森林質量是有效的發展林下經濟的有效途徑,只有將森林質量提高,處于森林發展中的生物才能夠擁有成長棲息之地,在森林生態系統的循環中就可以發揮出其自身的優勢,維持生態的平衡發展,也會提高森林木質材料的使用成效,為林下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淦家發,孫蕓.科學發展林下經濟的對策研究[J].中國高新科技,2020,No.79(19):141-142.
[2]駱家恒.山區林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探討[J].南方農業,2019,13(32):72-73.
[3]楊紀,馮金輝,李微.黑龍江省地方林業林下經濟發展調查與分析[J].經濟師,2020,(3):143-144.
[4]李傳悅.伊春林區現代林業經濟發展模式探討[J].林業勘查設計,2020,v.49;No.195(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