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清
摘 要:本文針對目前小學階段,部分學生過分依賴老師解決色彩能力的現象,以及具體教學內容實際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接受能力等進行學生色彩表達能力的培養。主要闡述了以學生涂色盲從,提出了有效進行色彩教學的相關措施,從而使色彩教學更扎實、更有效。
關鍵詞:小學生;色彩;表達
色彩的世界總是這么令人神往,我們會因為色彩的刺激而高呼雀躍,這也是其他形式所無法超越的。和旋律一樣,色彩是獨特的;每一種色彩都是美麗、神奇的。美術課中有很多色彩課,需要領會色彩的含義,以及色彩的表達,這對孩子們來說尤為重要。
一、學生涂色的盲從
對學生而言,色彩是一種因人而異的藝術表現形式。學生在創作涂色時,對顏色的把控并不是那么到位。每個孩子對色彩都有自己以身俱來的認識和理解。
(一)背景
美術新課程強調美術學科的視覺性,它是有別于音樂學科以聽覺感知為主的課程;美術恰恰是利用我們的視覺器官來感知世界的絢麗與神奇。在繪畫作業中,學生的色彩表現體現了他們對視覺、對色彩表現的強烈個體差別。
(二)學生現狀
小學生的生活世界較為豐富,世界給他們的感覺便是多姿多彩的,但他們經驗還有待積累。在常態課中,學生常會困惑地問老師:“老師,可以用這個顏色嗎?”“這個顏色對嗎?”等諸如此類的問題。
(三)課程現狀
美術新課程實施后,美術課程中常滲透色彩表現方面的技巧。但縱觀整個新課程美術教材,發現對于色彩的階段性目標及教學任務還不夠具體、明晰。
二、色彩美術學習增添新的生機
(一)了解色彩
對于很多學生來說,色彩一直是困擾他們創作的難題。線描稿完成,上色開始,手忙腳亂,全然失去了感覺。我們主要要注意一下兩點:
(1)色彩不需要太多
色彩太多,會讓人感到雜亂無章。我們只需要減少用色,就能表現出完全不同的色彩感覺。通過根據概念來限定色彩,并且作畫中只用那些色彩,那么,就可以按照預先的設想來完成作品。
(2)世上沒有不合適的色彩
每種顏色都很漂亮,都有屬于自己的感覺、故事和所符合的創作理念。孩子們覺得某一副作品的色彩非常平淡,并不是因為某個色彩的原因,而是因為色彩的搭配使人產生這種感覺。因此,不要在作畫的過程中選擇色彩,而要在作畫之前確定色彩的基調。
(二)色彩表達的準則
(1)色彩的情感化
作畫時,不單純讓形象看上去漂亮就行,還需要有表現情緒的色彩。如,想要表現活潑、熱情的感覺,就可以選擇暖色調的色彩。想要尋找符合創作理念的色彩,就要從尋找想要的感覺開始。同時,還需要拋棄對固有的選擇顏色的習慣,如皮膚用肉色、藍天用藍色,甚至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這僅僅是主觀的虛假的色彩而已。
在平時創作中,學生還是用眼中常見的色彩去填充畫面形象,所以作品都變得不出彩。作畫時,必須從人物或者動物所能激發的所有情感著手,帶著有情感的色彩去思考。
(2)色彩的聯想化
表達抽象的事物從來都是學生遇到的一大難題,所以,僅僅停留在色彩的基本表達上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通過色彩思考相應的感覺、氣氛等。再對這種色彩中聯想到的事物進行再思考,從而就能用具體的形象表達抽象的感覺了。并且遵循這樣的規律:抽象的感覺——選定色彩——具象的事物。
考慮是第一次表現抽象詞匯,所以課上展示了范作,讓學生細細體會色彩表達的不同感覺。學生的作品盡管表達還不夠準確和有新意,但已經逐漸有了這樣的意識。
(3)色彩的立體化
準確用色,就是學會拋棄對色彩的單一性認識。很多學生眼中的藍色,只是進行了簡單的歸類。但是,我們需要解決的是“這種藍色有什么感覺?那種藍色又有什么感覺?”,要對顏色進行一一區分,這樣才有助于培養對色彩表達的能力。
(三)回歸色彩本體,提煉主題
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利用色彩的象征性,來引導學生把畫作與主題聯系起來。當色彩的表現與作品的主題一致時,就能產生共鳴,那么作品很成功。
提煉主題是有一定難度,我首先進行了適當引導。課上,讓學生主要針對三原色(紅、黃、藍)進行主題的表現,每人自主選取其中的一種顏色進行自我主題的選擇和表現。
短短的20分鐘時間里,他們無一不完成。無論是哪一幅作品,我都欣喜,愛不釋手;心里滿滿的幸福感油然而生。這張作業就是他們對色彩感受的表達。
三、結語
學生用色的熟練度、選擇性、自信度大大提高。無論是技法,還是構思,總能看到很多同學的點滴進步。可見,學生也樂于接受和認同這樣的階段訓練模式。準確表達畫面的主題的用色,有助于主題的表現。
蘇珊·塞萬提斯曾說過:“色與光是人類靈魂的要義,也是我調色板上的精髓……色彩能夠緩和心情,愉悅內心。”色彩的教學有助于學生情感的準確表達,小學美術教師應通過有效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探究色彩、學習美術的興趣,更好地解決他們有關色彩的諸多問題,并以此發展他們的個性,提高他們的審美素養和能力,為新課標下的美術學習增添新的生機和活力。
參考文獻:
1.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2.(美)理查德·梅爾:《玩轉色彩——50個探索色彩原理的平面實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
3. (韓)李正賢:《不一樣的配色設計》,中國青年出版社,2013年7月第1版。
4. (日)木瓜制造/原田玲仁:《每天懂一點色彩心理學》,湖南文藝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