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各種綜藝節目出現在大學生的生活中,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觀與行為,本文通過對大學生有關綜藝節目進行問卷調查,及文獻資料參考,對目前綜藝節目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導向與限制作用做分析探究。
關鍵詞:大學生;綜藝;價值觀;影響;
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提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高度發展,我國電視行業與網絡行業取得了較大的成果,越來越多的綜藝節目活躍在熒幕上,它們功能齊全,主要有娛樂、競技、教育等作用,類型繁多,主要有競技類、文化類、真人秀、相親類等。當代的大學生,是社會的新生力量,對事物的接受與學習能力相較于其他人而言更加敏銳與快速。此時,作為主要傳播信息媒介的綜藝節目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及其行為產生了較大的多方面的影響。
一、調查方法與結果
本次調查采用的是通過微信,QQ等平臺向廣大在讀大學生發放隨機問卷調查,被調查人中以女生居多,達到74.79%,男生為25.21%。藝術類專業占比較多,為40.98%,體育類專業為10.68%,文科類專業為30.05%,理科類專業為18.29%。
(一)在問卷中,對于綜藝觀看頻率,47.06%的學生表示沒有固定時間,只要有好看的就看,且傾向于在周末及工作日的晚上觀看節目。
(二)對于綜藝節目的類型選擇,42.02%的同學表示喜歡觀看娛樂類綜藝,如《快樂大本營》,《王牌對王牌》,34.45%的同學喜愛看文化類節目,如《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另外有21.85%的同學喜愛看競技類節目,如《一站到底》《最強大腦》等。
(三)對于綜藝節目的效果與影響,大部分的同學認為能給自己帶來積極影響,如調節情緒,提高生活的熱情,幫助樹立人生目標等等。
二、基于調查結果的研究分析
當代大學生,處于人生的黃金階段,對任何事物都抱有著探索與求知的欲望,他們在接受新事物時的表現也更加明顯。在這個時期,外界事物容易對學生的價值觀產生影響。綜藝節目作為信息傳播的媒介,在傳遞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就以各綜藝節目為例,探討綜藝節目給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帶來的導向與限制作用。
(一)當代綜藝節目給大學生價值觀帶來的積極影響及導向作用
1.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中華民族經歷了數千年的歷史文化變遷,孕育和沉淀了厚重的文化。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認同感,是新時代大學生的責任,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不可少的方式與過程。近年來,大量的文綜類節目如雨后春筍般進入大眾的視野,它們立足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營造了一個公共知識空間,在保留原有綜藝類節目的模式的情況下,滿足了大眾追求高層次文化的心理,緩解了許多大學生除專業之外的其他知識匱乏的現象。從《中國詩詞大會》這檔節目來說,它以鮮明表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的詩詞為載體,以別開生面的競賽形式對傳統文化意蘊進行了深度挖掘,節目風格通俗易懂而又充滿親和力,在調動社會大眾對激烈比賽進行關注的同時也極大地提升了觀眾對傳統文化的興趣,體現了知識性與娛樂性的結合。從《國家寶藏》這檔欄目來說,它推成出新,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使得原本冰冷的寶物變得富有生機與情感,調動了大眾的積極性。這些文綜類節目通過多種知識傳播方式,在滿足娛樂性的同時也喚醒了觀眾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增強了文化認同感,助推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
2.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升社會能力
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新興力量, 在一定程度上,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影響著未來社會的發展,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培養上進的精神追求,提升社會實踐能力是目前的重要任務。中國大部分的綜藝節目都向觀眾傳遞著“正能量”, 可以使觀眾在歡樂中接受熏陶, 構建正確的價值觀念,形成正確的行為能力。如央視《星光大道》《開門大吉》等平民節目,節目中的參與人并非包裝華麗的明星,而是社會各階層中不起眼的小角色或邊緣人,他們所呈現的身邊小故事,都表現著一種與命運抗爭,為理想拼搏的精神,是堅持,奮斗,責任,勇敢的生動詮釋。節目中有農民、基層工人、殘障兒童等, 他們通過表演或訴說,讓更多人了解他們的生活, 通過這樣的人文關懷和行動,使得綜藝節目發揮著傳播弘揚社會正能量、幫扶救助弱勢群體的社會作用。另外如《我是歌手》《聲臨其境》等明星真人秀節目,機制特別,參與競選的雖然都是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明星,但也要同普通選秀的選手一樣,通過激烈的斗爭才能獲勝,欄目組將明星平民化,更加貼近平常人的生活。選手們為了不被淘汰所表現出來的高度認真負責的態度,能夠激發大學生們的生活熱情,拒絕低迷消沉,為培養大學生積極進取的態度樹立榜樣。欄目組還播放出了明星在私下的競演準備過程,明星們互相學習與鼓勵,雖然競爭激烈,但還是相互禮讓,虛心求教,這為大學生之間形成一個合理的競爭關系提供了啟示。
綜藝節目也能夠起到提升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的作用,學生們能夠從各種節目中學到待人處事之道,增加人際交往的能力,產生積極的人生追求,更好地適應社會。
3.調節情緒,放松身心
綜藝活動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娛樂性,可以說娛樂性是影響收視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也是廣大學生傾向于這類節目的重要原因。在節目中,主持人的調侃、優美的燈光轉換、明星做游戲時的搞笑表演,臺上臺下的互動等,都會使得學生們在觀看時緩解壓力,轉移負面消極的情緒,調節身心,達到一個較好的放松效果。
(二)當代綜藝節目給大學生價值觀帶來的消極影響及限制作用
雖然大部分的綜藝節目取到了正面的導向作用,但仍不乏有一些粗制濫造,扭曲價值觀的綜藝節目的存在。
1.節目以流量明星博眼球,導致錯誤的價值觀
目前,許多的綜藝節目,為了獲得高收視率不惜重金聘請許多所謂的“流量小生”,他們中有些是因出演某影視劇而一炮而紅的明星,或是通過做主播,通過講解偶然間的網絡用語而成名的網紅,他們或許顏值高,綜藝能力強,但在個人品行上參差不齊,許多節目的質量亟待提高。在節目中常常有不合適宜的惡意搞笑等尺度過大并非健康的娛樂內容,這會對受眾群體產生錯誤引導,另外在游戲過程中,部分嘉賓為了達到目的, 采取不正當的競爭手段,加上浮夸的表演, 都不利于正確價值觀念的樹立, 這對年輕一代的負面影響是及其嚴重的。欄目組這種過度追求娛樂化與利益至上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2.大量的廣告植入,造成不良消費觀念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人們從網絡中,電視上接受新興事物成為了一種常態。節目組利用大眾的習慣行為,與廣告商達成合作,在綜藝節目播放期間,特別是關鍵情節階段或是不經意間插入廣告,使其產品得到宣揚,自己得到廣告商的利益回饋。如前幾年大火的真人秀節目《極限挑戰》,節目的每一期都會設置有關天貓產品的任務,嘉賓通過各式各樣的植入產品,如手機,布偶等進行游戲,獲得成功。諸如此類的綜藝節目還有許多。大學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 受綜藝節目瘋狂的廣告植入,也會盲目跟風,進行攀比炫耀,超出自己的經濟水平,甚至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這些錯誤的消費觀念與行為,會危害大學生的健康,敗壞社會風氣。
3.節目內容老套無創新,缺乏真實性
經過調查發現,有一部分大學生對現今娛樂節目的內容感到不滿意,認為其內容劇情老套,缺乏創新。從大部分綜藝節目的內容和模式來看,他們普遍存在一種“同質化”現象,各個節目之間相似度太高,拿明星真人秀來說,一般都以戶外競技為主。以《奔跑吧兄弟》和《挑戰者聯盟》為例,兩者極其相似,都為同一團隊打造,但先播出的《奔跑吧兄弟》獲得了極高的收視率,而后播出的《挑戰者聯盟》則收視率不高,這是因為同樣的形式使得大眾產生了審美疲勞。雖然節目組投入了大量的財力與精力,但缺乏創新,導致反響平平。另外,綜藝節目缺乏真實性的現象也層出不窮,為了獲得較好的綜藝效果,通常都會要求主角按照劇本進行,如《變形記》就以其真實性遭到非議。過度雷同,缺乏創新性,弄虛作假等現象,都會對大學生價值觀起到錯誤的引導作用,會讓大學生對比賽機制模糊不清。
三、總結
我國綜藝節目不論如何發展,其宗旨都是應把大學生的生活行為方式和觀念引導到健康積極的方向上來,去除不良綜藝的弊端。這就需要政府監管部門的嚴格審批,提高入門標準。節目本身需要在宣揚正確積極的價值觀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發展,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作為收視群體的大學生, 需要善于思考與分辨,接受綜藝節目中所宣揚的優秀的正能量的思想教育,去除其不恰當消極的價值觀,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只有這樣,綜藝節目才能為我們所用,為我們所好,真正成為能夠促進身心發展的產品而不是消費我們的時間與精力。
參考文獻:
[1]王麗娟.央視綜藝節目引導主流價值觀的方法[J].科學大眾 (科學教育),2019(02):187.
[2]李曉盼.探析文化類節目的社會功能與價值觀引導---以閱讀類節目為例[J].東南傳播,2018(08):132-134.
[3]傅居正,張潔.從電視文化節目的熱播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中國成語大會》為例[J].新聞戰線,2015(04):64-65.
[4]賴明苒,唐鈺靈,鐘清青,李欣蕾.新時代我國綜藝節目對大學生價值觀引領的作用及限度研究——以上海海洋大學為例[J].科教導刊(下旬),2019(04):188-189.
[5]黃于悅.明星真人秀節目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構建的影響[J].新聞世界,2015(05):234-235.
[6]陳麗莉,許如雪.綜藝節目主旋律化對大學生知行層面的傳播研究[J].記者搖籃,2019(05):90-91.
作者簡介:盧子夜(1999.03.31),女,漢族,浙江湖州。本科,杭州師范大學,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