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時代醫學模式的不斷轉變,人們對于醫療健康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社會對醫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為了積極響應國家創新創業的號召,推動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本文旨在分析醫學生創新創業現狀,探究醫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引領有效融合的模式,充分發揮“課程思政”在醫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上的作用,從而達到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目的。
關鍵詞:課程思政;醫學生;創新創業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指出,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升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推進高等綜合教育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2018年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關于加強醫教協同實施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中指出要深化拔尖創新醫學人才培養改革,將培養醫學生的創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因此,醫學院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已然成為其提升核心競爭力的迫切需求同時也是推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如何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結合起來,幫助醫學生提升創業積極性、調動創新活力、激發創造潛力成為醫學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
1 ?醫學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分析
1.1創新創業意識不強,創業意向偏低
創新創業意識是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源動力,由于受專業領域的局限性以及學習任務繁重的背景下,醫學生相對其他專業的學生來說,創新創業意識不強,普遍認為發明專利就是創新,開診所、辦中醫館、開口腔醫院就是創業,但這樣的創業投資大風險大,所以更期望在未來有一份穩定體面的工作而不是去嘗試創業。且大部分醫學生幾乎沒有主動去了解政府出臺的相關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法規。
1.2創新創業課程偏理論,缺乏實踐平臺
目前,各醫學院校雖都已經開設了職業生涯規劃和創新創業指導課。課堂上所講的創新創業理論太寬泛,并不很適合醫學生,而實踐平臺又是十分單一的專業技能操作平臺,也沒有將學校、醫院、社會多方資源有效整合,導致醫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缺乏。
1.3教師的創新創業素質有待提升,專業化水平較低
有一些教師仍然將重點放在本專業的一畝三分地,存在重比賽、輕實踐、輕思想的現象,忽略了對學生創新創業思維的培養。同時由于專業教師本身創新創業能力參差不齊,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落后,在指導學生過程中一遇到頻頸就無法突破,從而無法順利地推進創新創業工作的開展。
2 ?醫學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
2.1國家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需要
創新創業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能培養學生的學習、組織協調、環境適應、社會交際、實踐操作等多方面的能力,而這些也正是一名優秀的醫務工作者所必需具備的基本素養。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當中所提出的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就對醫學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構建成熟完善有效的醫學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機制迫在眉睫。
2.2醫學院校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
創新是醫學的生命力,也是醫學生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當下,醫療行業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了瓶頸期,要突破,就必須引進更多先進的醫療技術和培養更多具有創新能力的醫療人員。作為未來醫學人才的醫學生,必須具備相應的創新能力才能推進醫學事業的發展。醫學院要主動落實我國創新創業戰略部署,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從而增強醫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2.3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必要措施
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穩就意味著收入穩、民生穩。為了緩解就業難就業壓力大的問題,醫學院校必須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新創業教育,增強學生對醫療衛生事業的認識,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準確洞察市場行情抓住創業機會。
3 ?“課程思政”背景下醫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對策
3.1營造“雙創氛圍”,強化醫學生創新創業意識
一是,舉辦技能大賽,通過臨床技能大賽、公共衛生應急技能大賽、護理技能大賽等培養醫學生的創新意識;二是,建立科研項目平臺,以科研為依托,成立指導老師帶隊的人體解剖、生物化學等興趣小組,利用假期深入實驗室,提升實際動手能力的同時研究出科研成果,再通過大力宣傳創新創業成功的案例和舉辦一系列創新創業講座,指導學生積極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從而培養創新創業意識,提升創新創業能力;三是依托學校的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把有潛力的項目入住校級的創新創業孵化平臺,為學生創業者降低成本,化解創業風險,成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搖籃。
3.2寓德于專業課,引領醫學生創新創業方向
課程思政真正的目的是助推專業課老師在傳授醫學知識、臨床技能的同時挖掘出知識點當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形成健康的創業動機、培育優良的創業品質。醫療衛生事業不僅事關患者個人更關乎其整個家庭的命運,專業課教師不僅要把專業知識傳授好,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愛崗敬業、尊重科學、廉潔行醫、敬畏生命,具備全心全意為人民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服務的責任心。醫療衛生事業創新的目的就是為了人類健康保駕護航,故醫學類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必須圍繞一切為了人類健康的宗旨。
3.3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培養醫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
一是,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中。通過政策的解讀和案例構筑醫學生的創業夢、點燃醫學生的創業激情;通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引領醫學生的創新創業方向;通過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固化醫學生的創新創業意志;通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錘煉醫學生的創新創業品德。二是,思政課老師加強自身創新創業理論知識與實踐學習,提升自己的創新創業素質,并到市場上了解第一手創新創業動態與需求并靈活運用到教學中,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
3.4優化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加強師資培養
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應緊密圍繞“培養創新思維,增強創業能力”這一中心,按照三個階段,即創業通識類課程、創業專業類課程和創業實戰課程進行分類教學,組織舉辦與積極參與各類創新創業競賽來進行建設。并從各專業挑選有經驗有成果的教師,對他們加強培訓,努力打造一支專業化的教師團隊并建立導師人才庫。同時,積極聘請成功的創業校友、知名專家、醫藥公司的管理者作為座客教授,為學生開展專題培訓。為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蔣麗君.以競賽為載體推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10):71-75.
[2]陶慧.高校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協同創新研究——就“三螺旋”理論視角[J].現代商貿工業,2018(2):42-46
[3]傅榮,為創新而教:一場從未來起跑的教育革命[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9.1.
基金項目:2020年7月16日長沙醫學院教學改革項目——基于 4S 理念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方案設計研究(長醫教【2020】31號-40)
基金項目:2018年9月17日湖南省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工程項目——輔導員專業素質的三維培養(18MS17)
作者簡介:李琴(1983—),女,漢族,湖南邵陽人,碩士研究生,長沙醫學院人文傳媒學院,黨總支副書記,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